文化名片
海原“花儿”打开对外一扇窗
海原县地处宁夏中部干旱带,人杰地灵、文化底蕴深厚,具有古朴浓郁的民族风情和鲜明的地域特色,由此孕育出声名远播的宁夏“花儿”发祥地和传承地,并被外界誉为“花儿”故乡。2006年,海原“花儿”被确定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花儿’本是心上的话,不唱由不得咱。”海原“花儿”作为一种民间歌唱艺术,情韵悠长、高亢婉转、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演唱形式多样、灵活自由。这种朴实鲜明的民俗特点,使海原“花儿”更具时代感,形象贴切、生动感人。
海原“花儿”具有短小精悍、灵活多变、粗犷豪放等特色,题材迥异、别具风格,多以四句式为主,伴以三五句式、六七句式、折断腰式、冗长的叙事体裁式,最能表达和抒发人们的心声和情感。“当我在惆怅、思念等情绪下,唱上几句‘花儿’,心里一下子就亮堂了。”自治区级“花儿”传承人妥燕说。
曾在全国两会期间,海原县“花儿”小分队在北京演出20余场次,受到代表委员们的好评。海原“花儿”传承人黄亚将“花儿”唱到了山西卫视《歌从黄河来》、中央电视台《星光大道》《黄金100秒》《开门大吉》《越战越勇》等节目和2023年央视春节联欢晚会上。“花儿”传承人撒丽娜与摇滚歌手合作,将海原“花儿”与现代音乐元素融合,作品受到网友追捧……
近年来,海原县全力打造“花儿”故乡文化名片,建立海原县文化馆“花儿”传承点,成立海原县花儿艺术演艺有限公司,有效推动海原“花儿”的传承发扬。先后创作大型“花儿”歌舞剧《“花儿”故乡》《海风吹绿黄土地》《大山的女儿》《花香新时代》等,创作编排“花儿”表演唱《接公婆》、“花儿”对唱《情投意合一对儿》《吆骡子》《“花儿”漫塞上》等精品节目,不断提升海原“花儿”文化影响力和美誉度。
海原县培养“花儿”非遗传承人100余人,涌现出以妥燕、李海军、王洪蕊、黄亚、张娜为代表的优秀“花儿”传承人34名。他们用婉转唱腔把“花儿”漫出了海原县、唱到了北京、漫到了国外。《“花儿”飞出山窝窝》《“花儿”故乡》《大山的女儿》《花香新时代》等舞台剧多次获奖,并走出国门进行文化交流演出,海原“花儿”成为对外交往的一张亮丽文化名片。
文化探析
非遗活起来 文化火起来
保护传承非遗 赓续历史文脉
海原“花儿”演唱形式多样、灵活自由,唱词更倾向于古体文学的含蓄与意境画面的结合,曲调特征鲜明、自成体系。近年来,海原县整理出版《“花儿”故乡——海原》《奇遗之乡——海原》外宣书籍,录制了“花儿”专辑,出版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丛书《海原民间“花儿”》和《民间歌曲资料》,建立了“花儿”艺术资料库,为提升“花儿”文化品牌影响力开辟新思路。
海原县花儿艺术演艺有限公司着力打造“花儿”艺术品牌,编排出《七朵花》《山窝窝飞出幸福歌》《“花儿”飘香》等一批脍炙人口的佳作,并广泛开展文化下乡、广场文化活动,让“花儿”在传承中流韵焕彩,点亮基层群众文化夜空。“从小就在马汉东老师教唱中对‘花儿’有了认识,并且多次代表宁夏外出演出,经常性开展‘花儿’进校园、‘花儿’讲座和‘花儿’传唱、打造直播间传唱‘花儿’等活动,传承海原‘花儿’, 赓续历史文脉。”关桥乡脱场村党支部书记、“花儿”传承人田玉荣说。
光影闪动下的简陋舞台,手下摆动的提线人物,伴随着铿锵有力的秦韵唱腔,皮影戏走向海原百姓大舞台。海原县魏氏皮影戏第四代传承人魏岳成成立皮影文化大院、皮影戏剧团,推广皮影体验活动,足迹遍布周边乡镇和市县,深受广大群众喜爱。“如今政府搭建了非遗展演展示、非遗进校园等平台,魏氏皮影传承后继有人。”他说,发扬好这门老手艺,就是保留前人的智慧和跨越时光的传承。
在每年的社火展演、村晚舞台、校园非遗课、非遗宣传展示中,处处可见“花儿”联唱《家乡的“花儿”》《曹氏武术表演》、秦腔曲目《花亭相会》、方棋大赛……近年来,海原县累计开展40余场皮影戏展演、34场“花儿”大赛,举办秦腔、“花儿”等演唱比赛百余场。来海原县游玩,非遗民俗文化展演是游客不可错过的打卡必选项。
海原县每年开展“非遗购物节”展示展销、非遗影像展、非遗进校园、文化遗产系列宣传等10余项活动,将胡湾舞狮、曹氏武术、高崖高跷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融入其中。通过抢救性保护、记忆性保护,让人们在了解非遗、喜欢非遗中充分享受非遗的文化魅力,让文化浸润的力量直抵人心。
截至目前,海原县拥有各级非遗代表性项目48项、传承人133名,国家级非遗扶贫就业工坊1个、自治区级和市级传承基地4个,海原县非遗展示馆1个。“我们采取政策扶持、教育培训、宣传推广和市场拓展等措施,帮助非遗传承人克服困难,实现传统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共同传承守护好本土文化遗产和精神家园。”该县文旅广电局副局长李兰说。
指尖致富路 非遗活经济
在海原县,大部分中老年妇女都会剪纸刺绣技艺,囊括了墙上挂的、床上铺的、身上穿的、头上枕的、脚下垫的、手中提的……海原刺绣剪纸历史悠久,文化特色鲜明,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被文化和旅游部命名为“中国民间剪纸之乡”。
从2015年开始,该县深入挖掘地方特色非遗文化,建立了刺绣剪纸非遗文化创业孵化基地、中卫市沙坡头水镇海原非遗馆,同时,整合全县12家合作组织成立公司和认证中心,并注册商标,大力开展刺绣剪纸技能培训等,积极培育非遗文化产业。
木雕、蛋雕、皮影戏等非遗项目在前店现场演示,剪纸、刺绣、泥哇呜等在后厂加工生产。走进海原县非遗传承基地,就像走进了时光隧道,与祖先的非遗智慧有了碰撞。该基地包含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西北民俗馆、非遗手工艺产品生产加工展示区及文化长廊等,已成为集收藏展示、交流合作、聚集示范、演出展览、研发孵化、教育培训、创新探索于一体的多功能非遗基地。
“我从事刺绣近30年,如今有了自己的公司,每年带动上百人就业,刺绣已成为我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将进一步开发文创产品,拓展文化产业致富新路子,带动更多人增收致富。”海原县千珍绣民族手工艺有限公司负责人乔亚茹说。
截至目前,海原县非遗传承基地吸纳刺绣剪纸合作社12家,辐射带动专业村24个,已形成生产、包装、展销为一体的“前店后厂”模式,实现产品设计研发个性化、产品包装一体化、产品生产订单化、产品工艺精品化。累计培训技能人才4200人,助力650户建档立卡户致富增收,年产值近千万元,带动当地创新“非遗+文创”模式,让非遗产业“活”起来。
保护利用并重 非遗文化升温
“我每年制作泥哇呜上千件,不仅赚钱了,而且登上了大大小小的舞台,这都是非遗保护带来的红利。”海原县泥哇呜非遗传承人马志龙说,非遗传承养心志、育情操,涵养昂扬奋发的精神气质,不断汲取文化自信的向上力量。
为扩大海原非遗知名度,该县多次邀请各类媒体对刺绣剪纸艺人进行专题采访,在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远方的家》等节目进行宣传报道。组织刺绣剪纸企业参加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广交会、首届长三角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等展示活动,提升海原剪纸刺绣知名度,不断开拓销售市场。
借助深厚的文化底蕴,海原县将文化资源转化为产业兴旺的动力,开辟“非遗+商业”“非遗+产业”创新发展新路径。搭上互联网的快车,制作发布“云游非遗 畅享海原”视频号,在线直播传统刺绣工艺、泥哇呜工艺制作,将刺绣产品融入日常用品,销往全国各地。
在传承和发扬传统非遗文化上不断创新,该县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优势,推广宣传非遗文化,推销非遗产品,展示非遗魅力。利用现代新媒体聚焦非遗传承人,助力非遗实现可观可赏可购可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实现非遗文化从“活起来”到“火起来”。
“我们将曹氏武术和胡湾舞狮融合在一起,使舞狮武术更有艺术感。今年我们代表宁夏参加全国社火大赛,获得二等奖。”曹氏武术自治区级代表性传承人曹建说,目前曹氏武术主要以家庭式方式传承,涉及家族三代人群,有队员20余名。经常受邀参加各种演出,知名度越来越高。
该县将非遗展演展示融入关桥梨花节、海原·盖牌“村BA”、农民丰收节等系列文旅活动中,营造出演非遗、观非遗、讲非遗、吃非遗、购非遗、做非遗、学非遗的良好氛围。用展演、展示、体验相结合的方式,让群众近距离体验非遗的魅力。通过“非遗+文旅”的方式为非遗保护注入新动力,今年全县乡村旅游接待游客24万余人次,带动文旅消费市场迅速升温。
文化点评
以初心守护 以匠心传承
随着时代变迁,不少非物质文化逐渐淡出人们的日常生活,从实用器成为观赏的艺术品。怎么让非物质文化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让传统老技艺焕发时代光彩?海原县走出一条非遗传承保护可持续发展之路。
海原县不但投资建起参展面积1.9万多平方米的非遗传承基地,里面非遗馆藏应有尽有。而且采取“前店后厂”模式,形成集非遗产品设计、包装、销售推广为一体的文化产业链,坚持在传承和发展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呈现出旺盛的生命力和活力。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既要从大处着眼改善文化生态环境,又要从细处着力做足‘绣花’功夫,充分挖掘非遗背后的文化内涵和时代价值,使历史文化与现代生活融为一体。”海原县文旅广电局局长周玉宁说。
海原县将逐步加大经费投入,继续深入基层挖掘、搜集、整理非遗代表性项目,建立完善各级保护名录体系,加大非遗保护宣传展示力度,使非遗保护项目内容更加丰富,涉及面更加广泛。“让非遗走出历史、走进当下,既不能一蹴而就,也不能一劳永逸,必须遵循非遗保护传承规律,以初心来守护,以匠心来传承,以敬畏之心来开发。”海原县文化馆副馆长陈瑜说。
文化自信
非遗文化记忆历久弥新
连日来,记者在海原县采访了大量的非遗传承人,提到前人留下来的老手艺,他们的脸上无不洋溢着自信和骄傲。”非遗的活态保护,就是让非遗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让非遗文化的精神内涵、审美趣味和文化记忆代代相传。“海原县魏氏皮影戏第四代传承人魏岳成说。
在海原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仅摆在博物馆里、陈列在展台上,更在传承人和民众生活实践中得到了活态的保护、传承和发展。在海原县,非遗保护如同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轻轻拂过历史的长河,不仅让古老的文化记忆得以延续,更为现代社会注入了无尽的生机与活力。
该县通过建立“花儿”传承点、剪纸坊、刺绣坊、皮影戏剧团、二毛皮加工制作厂房等措施,使非遗产业化、规模化,更有生命力。加大非遗进景区力度,促进非遗保护与旅游融合发展。不断增强全民保护非遗意识,提高非遗的社会认知度、群众知晓率。在海原县,保护和传承非遗文化正成为一种行动自觉。
以敬畏之心开发利用非遗,就是着重“解密”非遗的文化基因与精神密码,打开贯通历史与未来的新通道。“文化遗产是一座城市看不见的根基,坚持在传承和发展的基础上不断创新,让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大众视野,融入现代社会,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和活力,才能在文化和产业振兴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海原县文化馆馆长王新林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