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杨雅静) 5月27日,吴忠市中级人民法院立案庭副庭长、法治副校长姬晓娟与书记员闫文龙化身“法治辅导员”,走进吴忠市第四中学,通过情景模拟、案例互动等形式,为120余名师生带来一场沉浸式法治教育主题班会。
活动以“初中生李华的一天”为主线,围绕家庭暴力、校园欺凌、考试作弊、道路交通安全、消费者权益与食品安全等与青少年密切相关的法治案例,引导学生们将日常行为与法治精神相联结,在生活化情景中学习辨识行为边界、掌握维权技巧。学生们在法官指导下通过模拟食堂插队冲突、电动车违规载人事故、网络谣言传播等场景,交流学习未成年人保护法、治安管理处罚法、民法典等法律条文的具体应用。此次法治课突破传统单向宣讲模式并强化实践互动,通过“案例还原+法律解码”模式,将法律知识融入中学生日常生活细节,把法律条文转化为可感、可用、可践行的生活经验,推动法治教育从课堂延伸到生活,帮助学生理解“法律既是约束行为的红线,更是保护权益的盾牌”。
“原来法律始终在我们看得见或看不见的地方为我们的成长保驾护航。”“这次活动是一次前所未有的崭新体验,其中,法官讲解的冲突处理是我印象最深的部分,让我懂得了如何用法律保护自己,也明白了理性沟通的重要性。”学生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
据吴忠中院相关负责人介绍,该院将依托“法治副校长+”机制,推动法律知识教育常态化融入学校主题班会,为平安校园建设筑牢法治根基,为青少年健康成长注入更多法治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