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于可升) “法官,他们说的这些事对着呢,我也会尽快想办法凑钱,但我在外地打工,没办法回去参加调解。”近日,当事人张某接到隆德县法院诉前调解工作人员的电话后,说明了自己的处境。
此前,在隆德县法院诉讼服务中心组织的诉前调解工作分析会梳理发现,近期收到张某作为被告的劳务合同纠纷多达10余件,并且该系列案事实清楚、争议不大、标的额较小。随案指导法官建议调解员联系张某,要求其到法院配合解决该系列案件。
电话中,调解员告知张某可以通过微信调解,更为灵活便捷,张某表示同意。
“我们十几人长期跟张某在宁夏隆德、甘肃静宁等地从事劳务,前期劳务费都是按期结算的,但后来张某资金周转出现问题,导致部分劳务费不能按时支付,再后来张某干脆不接电话了,我们只能求助法院,希望能讨回血汗钱。”老马等10余人向指导法官和调解员陈述着原委。调解员联系到张某后,向其阐明拖欠农民工工资的严重性,督促其积极履行应尽的义务。经过耐心劝导,张某认识到自身行为的不妥,承诺按照法官和调解员确定的期限如期履行还款义务。调解员随即添加张某的微信,将调解笔录、调解协议、民事裁定书等发送给张某,张某通过手机进行签名并接收民事裁定书。至此,该系列案件圆满结束。
“原本以为打官司非常麻烦,没想到通过诉前调解这么快就解决了。”老马等人拿到民事裁定书后感激地说。
今年以来,针对大量人员在外务工不便前来法院调处案件的实际情况,隆德县法院积极探索司法便民途径,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优势,促使大量纠纷通过人民法院调解平台和微信进行调解,让当事人充分感受到司法速度与温度,最大限度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实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