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马芳慧
今年5月以来,泾源县人民检察院以“检护未来 法伴成长”主题宣传活动为依托,与妇联、教育等部门建立协作机制,做好未成年人法治教育工作,覆盖辖区6所中小学,辐射3000余名师生,通过游戏互动、谈心谈话、法治宣讲、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把单向灌输变为双向奔赴。
5月30日,泾源县检察院与妇联在泾源县泾河社区举办“爱心妈妈”结对关爱留守儿童活动,切实提升留守儿童法治素养与自我保护能力。检察干警为孩子们送上一节普法小课堂,通过案例以案释法,分享自护小妙招,重点聚焦身边的案例和实用方法,将强制报告规定的情形转化为身体伤害、性侵风险、环境危险等预警信号,呼吁每位“爱心妈妈”从“看到”到“行动”,成为留守儿童身边的“安全守护人”。
“如果遇到校园欺凌该怎么办?”在泾源县第一小学“崇法尚法 做有为少年”主题法治教育课上,检察干警话音未落,一名学生已举手回答:“要先保护自己再告诉老师!”现场,孩子们仔细聆听视频讲解、积极参与互动问答,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法律“小妙招”。检察干警以贴近学生生活的真实案例为切入点,解读违法犯罪等概念,阐述未成年人犯罪类型,教孩子们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这次讲座,我学到了不少法律知识,也增强了法律意识,我一定做一名知法、懂法、守法、护法的好少年。”一名学生坚定地说。
在泾源县职业技术学校,检察干警为该校全体女生带去“预防性侵 守护未来”女生专属普法课。课堂上,检察干警采用“讲解+互动”的形式,鼓励学生积极提问、参与讨论,帮助学生破除“熟人无害”“网络虚拟无风险”等认知误区。在互动环节,学生们踊跃发言,分享自己对防范性侵害的见解,检察干警一一回应、耐心解答,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法律知识的理解,现场氛围温馨活跃。
同时,为推动强制报告制度从“纸上条文”转化为守护未成年人的“坚固盾牌”,检察干警深入浅出地为参会教师讲解强制报告制度,并通过典型案例让在场教师直观、深刻地认识到落实强制报告制度对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重要性。
泾源县检察院负责人表示,该院将继续打好“推动法治副校长履职实质化”“深入开展法治进校园活动”“创新法治宣传教育”组合拳,不断推动检察机关法治宣传教育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持续加强与家庭、学校、社区和职能部门的紧密联动,形成全方位、多层次、无缝对接的未成年人保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