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里的盐池县城,鸟声萦绕,绿树婆娑,生机勃勃。
“感党恩实现梦想,靠双手摆脱贫困。今年第3家饮食店开张,与先前的经营方式有所不同,营业房是自己购置的。”从昔日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到如今的自主创业者,6月1日,花马池镇红沟梁村村民孙清艳说起全面小康的成色眼里写满了幸福。
2005年,孙清艳嫁到了红沟梁村,婚房是土坯房,四处漏风,下大雨时,屋里“水帘洞”;吃水要到1公里外用驴车拉。而今,全家搬进县城,住楼房,轿车代步,生活殷实富足,苦日子已成过往。
2021年,全区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孙清艳身为脱贫群众代表,所分享的脱贫经历,折射出“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脱贫攻坚精神,人的命运因此而改变,人的幸福因此而成就。
自治区第十二次党代会以来的五年,是我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胜利、美丽新宁夏建设开创历史性局面的五年,是贯彻新理念、融入新格局的大平台,乘风追赶、创新发展的五年。
我区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要求,牢固树立和践行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强健设施“体格”、构筑开放通道、重塑产业格局、提质民生福祉,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激情开局……
美丽新宁夏建设在全区人民群众万众一心、砥砺奋进中迈出重大步伐,打胜了脱贫攻坚战,西海固撕掉了“苦瘠甲天下”的标签,历史性地告别绝对贫困;跑赢了严峻复杂的外部环境,经济发展主要指标逆势上扬;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五位一体”同向发力,综合实力大幅提升
今年5月8日,位于盐池县高沙窝工业集中区的正泰集团公司6GW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园内一派繁荣景象。当天上午,全区第二批重大项目集中开工现场推进会举行,总投资3308亿元的886个重大项目在全区五市及宁东的23个分会场同时按下“启动键”,掀起高质量发展的热潮。
同一时段,吴忠市红寺堡区弘德村,正是大棚瓜果集中上市的时候,一片繁忙景象。2020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里视察时强调,乡亲们搬迁后,更好的生活还在后头。希望大家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发挥自身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用自己的双手创造更加美好的新生活。
两年来,村里流转土地建起了酿酒葡萄、黄花菜、设施农业等现代高效农业园区,依靠闽宁协作还开办了多个协作企业,并通过闽宁劳务协作向福建输送劳动力。村党支部书记任军表示,去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超过1.2万元,比上一年增长17%。
党的十八大提出“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
党的十九大提出“从现在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
时间不等人!
着眼补齐短板,宁夏作出系统部署——
始终以政治建设为统领,把党的领导贯穿政府工作全过程各方面;始终贯彻新发展理念,大力稳增长、调结构、换动能;始终紧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精准施策、持续用力、久久为功……
在广袤的宁夏大地上,全面小康的一张张蓝图成为现实。
不断跳动的数字、持续刷新的纪录,见证宁夏虽小,找准激活点,小体量也能展现大作为的奋进步伐——
2020年,宁夏最后一个贫困县西吉县顺利摘帽,剩余1.88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全区历史性告别了绝对贫困、区域性整体贫困。
2021年全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4000亿元大关、达4522.3亿元,同比增长6.7%,两年平均增长5.3%,高于全国0.2个百分点。
越来越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展现生活变迁——
2021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904元、增长8.4%,其中城镇38291元、农村15337元,分别增长7.2%和10.4%;推动脱贫攻坚成果巩固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移民收入增幅快于农民收入;城镇新增就业8.2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81.3万人,均超额完成全年任务……
抚今追昔,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途中,宁夏勇立潮头、踔厉风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跃上大台阶,彰显了奋勇争先的宁夏力量。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宁夏工人文化宫内,“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党的建设主题展览吸引大量参观者。
“今昔对比看变化、知史感恩共产党”展区,讲解员的声音饱含深情——
“西海固过去有‘苦瘠甲天下’之称,群众大多家无隔夜粮、身无御寒衣。1982年以来,中央投入大量扶贫资金,支持宁夏实施‘三西’农业建设、‘双百’扶贫计划、千村扶贫整村推进工程,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帮助宁夏历史性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成功翻越脱贫路上的‘六盘山’,在宁夏大地上书写了中国减贫奇迹的精彩篇章!”
“今昔对比看变化、知史感恩共产党”展区从交通、水利、电力、教育、医疗、文化、社保、脱贫、农业、工业10个方面,用图文并茂、视频呈现的形式,生动展现了发生在宁夏大地上的沧桑巨变。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社会生产力的巨大解放和进步,是发展方式的重大变革。宁夏奋力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坚决淘汰落后产能、改造提升传统动能、培育壮大新动能。2021年,全区清洁能源、新型材料等新兴产业保持两位数增长,制造业比重达63.6%。制定碳达峰实施方案,启动能耗“双控”三年行动,压减“两高”项目39个,减少能耗1725万吨标准煤,预计单位GDP能耗下降5%左右,扭转了“十三五”以来不降反升的局面。
春华秋实,不负耕耘,宁夏高质量发展步履铿锵。
实施“三大攻坚战”,让全面小康经得起时间检验
海原县关桥乡方堡村农民方建国没有想到,原本挂果率低的果树,在科技之手的点拨下,结出脱贫致富的“金果果”。凭借着俏销的香水梨,一家人过上了蒸蒸日上的好日子。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是人民幸福。
宁夏坚决扛牢政治责任,拿出“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气概,鼓起“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劲头,拿出真招实招硬招、下足绣花功夫攻坚克难。
脱贫攻坚贵在精准,重在精准。宁夏紧盯“两不愁三保障”精准施策,因地制宜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
深度贫困地区是脱贫攻坚的坚中之坚,也是最难啃的“硬骨头”。宁夏紧盯“五县一片”(西吉县、海原县、同心县、原州区、红寺堡区和中部干旱带西部片区)深度贫困地区,聚焦170个深度贫困村和特殊困难群体,大力实施健康扶贫、残疾人扶贫、老年人养老保障等十大扶贫工程,落实财政政策、金融政策等8项保障措施。认真落实“三个新增”要求,深度贫困村村均投入450万元,高于一般贫困村50%以上;落实土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跨省域调剂6300亩9亿元;向深度贫困村选派干部2068人、技术人员555名;组织区内100家企业结对帮扶107个深度贫困村。深度贫困地区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村全部脱贫出列、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贫困发生率从19.2%下降到零。
越是临近最终的胜利,越是艰苦卓绝的时刻。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脱贫攻坚收官之年遭遇疫情影响,时间紧、任务重。
决战时刻,须有关键之举、非常之力——3月9日,自治区党委常委会召开扩大会议,强调要坚决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坚决夺取脱贫攻坚最后胜利,统筹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圆满收官。
苦干实干,换来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80.3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9个贫困县(区)全部脱贫摘帽,1100个贫困村全部脱贫出列,成功翻越脱贫路上的“六盘山”,在宁夏大地上书写了中国减贫奇迹的精彩篇章。
2021年4月,全区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召开,会议强调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全区上下要锲而不舍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筑牢巩固“防线”,紧盯返贫“红线”,兜住民生“底线”,让脱贫基础更加稳固、群众收入更有保障、脱贫成效更可持续。要乘势而上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推动脱贫地区跑出致富“加速度”。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攻坚战,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
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态环境很关键。
攻坚,为了宁夏大地山更绿、水更清、空气更清新。
放眼全区,一份绿色答卷可圈可点:始终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宁夏坚决向污染宣战,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强化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污染防治攻坚战阶段性目标任务圆满完成。2017年至2021年,细颗粒物(PM_2.5)、可吸入颗粒物(PM_10)浓度分别下降30.8%、31.1%,优良天数比例上升2.4个百分点,重污染天数比例下降2.2个百分点。黄河干流宁夏段出境断面连续5年保持Ⅱ类水质。通过不懈努力,人民群众身边的蓝天白云、清水绿岸明显增多,生态环境获得感显著增强。
实现全面小康,安全发展至关重要。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迈过的关口。妥善应对经济领域可能出现的重大风险,完善金融安全防线和风险应急处置机制,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宁夏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提高防控能力,不断战胜全面小康前进道路上的各种艰难险阻。
时代是出卷人,人民是阅卷人。
在丰盛的餐桌上,在亮堂的居室中,在鼓起的腰包里,在脱贫群众绽放的笑脸上,全面小康成色十足。
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宁夏,是创新的宁夏、活力的宁夏、美丽的宁夏。
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宁夏,正意气风发,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阔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