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64-0001 宁夏日报报业集团出版






         下一篇

灵武市:勇毅奋进交出高质量发展亮眼答卷

现代养殖基地强势崛起。

羊绒产业破茧重生。

设施温棚让灵武长枣上市时间提前5个月。

太阳能板生产车间。

村民变身纺织工人。

风景怡人的兴唐苑。

“以创新的思维谋发展,以改革的举措破难题”是灵武市“十三五”以来坚持的实践路径和“制胜法宝”。回望5年,灵武市坚持稳中求进,坚持改革创新,坚持求真务实,坚持苦干实干,把产业发展的主攻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加快构建“1535”生态经济体系,经济社会发展沿着正确航向乘风破浪、行稳致远。

强基补链 高效推动产业优化升级

看到灵武市奶牛养殖规模不断扩大,作为最早入驻白土岗养殖基地的奶牛养殖户,马兴云心里百感交集。

“10年前,我们两口子起早贪黑养十几头牛特别辛苦。现在1个挤奶台一天可以挤3500头牛,1台饲喂车每天可以喂2000头牛。”6月1日,马兴云告诉记者,如今他拥有4家奶牛养殖场,奶牛存栏量超过2万头。

灵武市立足“黄金奶源带”区位优势,全面发力打造现代化养殖基地,随着蒙牛集团百亿集群项目落户,带热了灵武市奶产业市场,奶牛养殖规模不断扩大。目前,养殖基地入驻奶牛养殖企业60家,奶牛存栏14.14万头,日产鲜奶近2000吨,每月产值2亿元左右。

2019年12月,灵武市羊绒产业破茧重生。浙江新澳纺织股份有限公司收购原宁夏中银绒业股份有限公司羊绒纱线板块,成立宁夏新澳羊绒有限公司。“收购以后我们进行了产业升级,实现由初加工向深加工、初级产品向高端产品、松散型经营向集群发展的转变。” 宁夏新澳羊绒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华介绍,2021年,该企业生产纱线1576吨,实现出口产品交货值2500万美元。

灵武市充分发挥新澳羊绒、舜昌亚麻等现代纺织产业龙头企业“链主”作用,加强与宁东基地合作,积极对接高性能芳纶、氨纶等纺织产业原材料,同时加快推进3万锭亚麻湿纺及4500万米面料印染、200万件羊绒针织衫等项目建设,打造多元布局、多链条并行的现代纺织聚集区。

灵武市充分利用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优势,加快推动现有产业结构由资源要素驱动向技术创新驱动、由粗放式发展向绿色高效发展转变,支持引导灵武市恒业有色金属冶化有限公司与风帆有限责任公司战略合作、扩能升级,积极促进宁夏云耀再生资源有限公司10万吨再生铜综合利用项目、宁夏晨宏科技有限公司年产20万吨再生铅资源化利用等项目释放产能、全面达产。同时大力推动新能源产业提质升级,加快推进宝丰2000MWp光伏发电项目、宁夏华电隆基灵武宁东四期200MW光伏复合项目、国能宁东第二发电有限公司西湖5.98MWp一期漂浮分布式光伏项目等60个新能源项目建设,积极引进中环绿电园区、北京五环绿能风电拆废循环处置综合利用新材料应用示范工厂等项目,立足宁东基地与吴忠市太阳山开发区产业协同发展,高标准规划建设灵武市新型材料产业基地。积极跟进对接成都美富特环保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业,力促一批新材料项目尽快落地建设。

稳业增收 交出民生福祉幸福答卷

每天早上8时,在宁夏新澳羊绒有限公司车间,查小兵换上干净工作服,给班组开个小会,大家各自就位开始一天的工作。

从收入不稳定的打零工者,到每个月有7000元收入的中层管理者,查小兵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感谢政府对我们这些农民工的培训,我才能像今天这样掌握一门技术,成为一名产业工人。”查小兵坦言,因为有稳定收入,这几年通过努力他把妻儿接到县城生活,还在灵武市买了新房子。

通过产业带动就业、就业促进产业的模式,不少像查小兵一样的村民变身产业工人,走上了致富增收的道路,羊绒企业解决了“招工难”“用工荒”的难题,实现了产业发展与民生就业互促共赢。

“原先这片厂房一直闲置,基本没有利用价值。”东塔镇东塔村党支部书记余爱民告诉记者,两年前村里把闲置厂房建成冷库后,外地来收长枣的客商一下子多了起来,村集体有了收入,老百姓在家门口打工,收入也成倍增加。目前,东塔镇辖区有灵武长枣种植面积13200亩,有1260户枣农,每年可解决劳动力1万多人次,带动村民增收794万元。

“灵武设施长枣可在4月份上市,比露地的提前5个月,拉长了灵武长枣的供应销售链,是目前全国上市最早的设施枣子。灵武长枣品牌价值已达19.5亿元。” 灵武市林业果树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副主任王贵云介绍,2021年年底,灵武长枣基地面积达6.83万亩,涉及枣农8000多户3万余人。同时,引进直播带货团队,大力推广灵武长枣等地理标志产品,与好想你健康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签署食品加工销售合作协议,在全国多个大中城市建立了350多个灵武长枣配货中心和直销窗口,通过直播带货带动长枣销售市场效果显著。

近年来,灵武市坚持把群众就业增收作为民生之本,依托现代纺织业、绿色食品加工业等特色产业,积极搭建企业用工与群众务工对接平台,组织农村劳动力“点对点”进厂务工就业,“面对面”提供技能培训,以产业兴带动百业旺,越来越多的群众走上了增收致富路。

据了解,灵武市财政支出的80%以上用于民生事业,累计投入资金151亿元。外出务工人员意外伤害保险、公立医院免收普通门诊挂号费、校车免费接送、被征地农民参加养老保险等暖心惠民措施落实落地,解决了一大批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

建管并重 精心绘就城乡美丽图景

走进灵武市区,街道干净整洁,店铺林立;漫步于乡村,满目苍翠,空气清新。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灵武市统筹推进污染防治攻坚、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城市功能品质提升等行动,擦亮了天蓝地绿水美的生态底色。

“去年新班子成员上任后,村里变化太大了,最明显的就是沟渠里的垃圾不见了,污浊不堪的水变清澈了。”崇兴镇韩渠村老党员杨国堂说。

韩渠村村容村貌的变化只是灵武市城乡变化的一个缩影。该市紧紧围绕能源、交通、水利、市政和公共事业等重点领域,建成了多个打基础、利长远、增后劲的重大项目,交通路网不断优化,城乡基础设施、市政功能日趋完善,镇村颜值显著提升。全市建成临河镇等美丽小城镇6个、杜木桥村等美丽村庄23个,改造提升农村公路150余公里,实现农村生活环境大幅改善,农民生活品质全面提升。

灵武市持续推进“北扩西移、南部改造、东西连接、城市提升”行动,唐韵街区改造、枣博园提升、古城遗址恢复等市政工程全部竣工,道路雨污分流改造达30公里,城市建成区扩展至20平方公里,城镇化率提高到69.6%,入选2021年“全国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县(市)”。

农旅融合 让诗和远方“浪漫相约”

进入6月,灵武市的千亩泾灵生态田园小镇里,“莎妃”蜜瓜、番茄、芦笋、吊瓜等果蔬陆续上市。在这里农户管理果蔬、游客徜徉农田,构成了一幅别具特色的农旅融合图。

现代农业的蓬勃发展和居民旅游需求的日益增长,也促进了灵武市休闲采摘、观光体验等乡村文化旅游新业态的发展。

为了实现乡村美、人民富的目标,崇兴镇中北村充分挖掘百年桑树林的特色资源,建设了桑葚观光园区,举办了首届桑葚文化大集。青石小道阡陌纵横,墙体彩绘栩栩如生,来往

游客穿梭其间,中北村走出了集种植、采摘、观光旅游为一体的现代田园经济新路子。

田园变景区,资源变资产。“我们将全力打造精品旅游景区,重点突出灵州古城、黄河金岸、生态沙漠、水洞沟5A级旅游景区提升、水洞沟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创建、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宁夏段)明长城横城至花马池(银川段)文化旅游廊道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灵武市段)、宁夏长城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馆项目建设,并实施‘旅游+现代农业’战略,大力发展家庭农场、休闲农(渔、枣)庄、观光牧场、乡村民宿等多种形式的休闲农业,培育田园综合体及特色小镇,打造乡乡有特色、村村有美景的幸福乡村,合力打响‘唐韵古城·奇秀灵武’全域旅游品牌。”灵武市文化旅游广电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21年,灵武市旅游接待215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亿元,成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增长极。

--> 2022-06-10 本报记者 张晓慧 文/图 1 1 宁夏日报 content_19618.html 1 灵武市:勇毅奋进交出高质量发展亮眼答卷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