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来,银川市商务局始终锚定重点领域,持续抓好促进消费、商贸流通、现代物流、对外贸易和电子商务等重点工作,助力全市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
以奋进之姿、扎实举措,推动经济平稳运行,银川市商务局工作呈现出全新发展局面和良好发展势头。
促消费扩容提质 “组合拳”精准发力
克服疫情影响,银川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2017年的736.69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788.69亿元。
疫情之下,银川市商务局主动发力,立足当下、着眼长远,促消费政策“组合拳”稳稳用力,推动消费市场逐步回暖。通过组织开展“银川欢乐购物季”“同城百店消费促进月”“激情之夏消费促进季”“银川味道美食节”等大众消费促进活动,线上线下融合,释放消费潜力,带动消费增长。
新的消费增长极在改革创新中孕育壮大:引导大阅城中街、怀远夜市等特色商业街在规范中升级;漫葡小镇、枫林湾、唐徕老街坊通过改造提升,尽显银川文化底蕴;首店经济、首发效应形成消费聚集优势……2021年,银川市成功创建全国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城市、首批重要商品交易市场转型升级试点城市、首批一刻钟便民生活服务圈试点城市。王府井奥莱、北京华联百货、大润发、永辉超市、星巴克等知名商贸流通企业入驻,进一步完善了城市商业业态。以建发大阅城、悦海新天地、新华联广场、新华百货宁阳商业广场等为主的高端商业综合体先后投入运营,构筑了城市商业发展新格局。
银川市“稳增长促发展十条政策措施”进一步增强消费动能,促进消费持续恢复。为有效降低疫情对基本民生的影响,提升居民消费能力,银川市商务局积极协调各城市区,联合银联、美团、饿了么等平台,发放消费券5000余万元。支持全市中小微商户和骨干商贸流通企业积极开展线上线下联动促销活动,带动商品销售。将发展“首店经济”作为促进消费升级的重要抓手,自2020年以来,银川市商务局加大对品牌首店的支持力度,先后引进喜茶、乐高旗舰店、华为旗舰店、耐克品牌店、烧江南、火凤祥、寇莎名品、兰湘子等国际国内知名品牌首店99家。支持主要商圈、商业街等适当延长营业时间,开设深夜营业专区、“深夜食堂”等特色餐饮街区,允许有条件的酒吧街开展“外摆位”试点,并试点设置分时制步行街,让城市经济活力在夜晚迸发。
创新丰富业态模式 数字经济加快发展
一系列政策措施为产业发展打造更加便利的政策环境。自2018年始,银川市商务局加强生鲜超市、社区菜店、无人售卖等销售终端建设,构建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竞争有序的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鼓励农贸市场、生鲜超市引入高品质产品,拓展服务功能,打造社区一站式服务中心,为周边居民提供便利服务。推动产销对接,注重新模式的零售终端布点,进一步丰富和升级市场业态,通过扶持一批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零售新模式和新业态,实现服务优质化、个性化、便捷化。
持续推进农产品批发市场合理布局和健康发展,加大对专业商品交易市场改造力度,提升传统农贸市场的现代化、便民化服务水平。
完善追溯体系建设,确保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强化肉类、蔬菜和重要产品的追溯体系建设,完善运行奖惩机制,主城区“菜篮子”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大型生鲜超市肉菜流通追溯系统覆盖率达90%以上。加强对重点流通领域生活必需品市场监测,完善储备投放体系,保障人民群众基本生活需求。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银川市商务局协调新百物流、歆通物流等企业,切实保障疫情防护物资、生活必需品等物资的运输配送。动员协调3家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218家大中型连锁超市和社区蔬菜直销店坚持营业,组织110辆蔬菜销售流通车走进社区,开辟生活必需品保障供应绿色通道。及时审核兑付补助资金,建立蔬菜动态储备机制。2017年至2021年,银川市商务局累计投放储备调控肉3264吨、储备调控菜49261吨;2022年截至目前,累计投放储备调控肉436吨、储备调控菜9318吨。
近年来,银川市商务局大力推动发展新业态新模式,激发线上消费活力。坚持把打造银川电商直播公共服务基地作为适应群众消费新变化、抢抓直播电商新红利的有效抓手,通过电商直播公共服务小切口,带动产业发展,创造就业机会,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银川市电子商务网络零售交易额从2017年的130.62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185亿元,年均增长9.1%。
对外贸易提速发展 培育竞争新优势
中关村宁夏炬点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经多年发展,如今已拥有2万平方米的品牌服装生产基地,年产能达到300万件,从业人员达700余人,借助跨境电商平台,产品销往世界各地。借力“一带一路”发展契机,银川市商务局积极培育外贸自主品牌,推动自主品牌产品出口,交出了一份亮眼“成绩单”:2017年至2021年,全市累计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792.1亿元,其中实现出口582.88亿元,对“一带一路”国家累计实现出口191.03亿元。
为继续巩固提升羊绒及其制品、纺织服装、生物医药等劳动密集型产品优势,提升农产品精深加工能力和特色发展水平,银川市商务局持续加强对重点行业出口分类指导,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
与此同时,不断拓宽开放通道,增开银川至宁波、苏州、无锡等长三角城市的直飞航线航班,配合新开至卡塔尔多哈、韩国仁川的直达航线,协调推动银川—德黑兰国际货运班列常态化运行。截至2019年底,银川航空口岸先后开通19个国际(地区)通航城市航线,其中,定期直飞航线开通过银川至迪拜、曼谷、芭提雅、仁川、芽庄、甲米、香港、中国台北等8条航线。2021年夏航季已开通96个城市的130条航线,所有省会城市恢复直航。“13+1”陆海新通道专列在银川首发,中欧班列、卡车班列常态化运行,银川机场航权开放……带动银川市进出口贸易额稳步增长。数据显示,“一带一路”国际卡车班列自2020年11月开行以来,累计发运1595车,出口货值近20亿元,银川市已成为国家向西开放的重要窗口。
2019年12月15日,国务院批复同意在银川市设立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为银川市创新机制、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提供了重大机遇。2021年银川市实现跨境电商交易额22.3亿元,占银川市进出口总额的16.8%。
目前,银川市已初步形成银川综合保税区、银川公铁物流园、兴庆区跨境电商产业园、阅海湾中央商务区、中关村双创园5个跨境电商产业园,培育跨境电商企业305家。2022年1月至4月,银川市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37.33亿元,同比增长63.84%,占全区进出口总额的50.53%。
现代物流稳步发展 保通保畅不断推进
银川市商务局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产业,构建区域物流枢纽。编制出台《银川市物流产业发展规划》,进一步强化物流产业规划指导。推进“互联网+城乡配送”建设,切实降低企业物流成本,通过发展“冷链+生鲜宅配”等配送模式,方便偏远小区居民生活。积极引导新百连超、北京华联、华润万家等大型零售企业以购买或租赁的方式,采用托盘、仓储笼、周转筐等物流标准化设施开展仓储配送工作,提高物流作业效率,减少农产品流通损耗。完成银川综合保税区国际航空物流园、宁夏交通物流园、西夏国际公铁物流城重点物流园区建设运营,形成以物流园区为支撑、物流中心和配送中心互相衔接的综合物流节点体系,打造西北地区对外交流的“区域物流枢纽”。
依托中央冷链物流综合示范项目,通过以奖代补的方式带动社会投资超3亿元。成立1亿元冷链物流产业发展基金,支持宁夏小任果蔬、金河乳业等冷链物流项目57个,共新建、改造冷链设施面积13万多平方米,购置冷链配送车170多辆,布放冷链终端1400个。承建自治区级冷链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初步实现全市大中型冷库、40余辆冷藏车和290多组冷链快递一体柜的全程温控和监管,实现冷链物流管理的信息化、可视化。
制定《银川市物流市场和专业商品交易市场优化调整的工作方案》,启动物流园区和专业商品交易市场布局调整。积极引导宁谷物配、弘泽农业等企业开展农产品、调味品等“互联网+城乡配送”业务,引导九鼎物流、非常货递、新华物流等公司搭建线上智能配送服务平台,优化传统配送模式和线上线下资源。推广应用新能源城市配送车辆,鼓励小任果业等企业在批发市场建设配送中心、公用充电站等绿色货运配送设施设备,扎实推进城市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工程创建工作。
银川市社会物流总额由2017年的3269亿元增至2021年的4383亿元,年平均增速达到6.8%;物流业增加值由2017年的138.9亿元增至2021年的195.3亿元,比2017年增长40.6%,年均增速达到8.1%。2022年一季度,全市完成社会物流总额1195.5亿元,同比增长27.9%;全市物流相关行业实现增加值96.5亿元,同比增长13.5%。
“十四五”时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5年,也是银川市推动高质量发展、融入新发展格局,奋力实现跨越的关键5年,银川市商务局将以更加坚定的信念,更加明确的方向,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努力的工作,实现银川市确定的“12347”发展目标,为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示范市贡献力量,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