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64-0001 宁夏日报报业集团出版






        

吴忠

在感恩奋进中迈向新征程

吴忠市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鱼米之乡,塞上江南。

重点项目建设方兴未艾。

各工业园区形成新的集聚效应和增长动力。

红寺堡区柳泉乡永新村的变迁,把乡村振兴写在幸福的日子里。

吴忠仪表“智能工厂”,折射装备制造产业转型发展。

生态建设让大美罗山绿意盎然。

涝河桥烈士陵园,承载着红色记忆、光辉历程。

利通区五里坡奶牛生态养殖基地享誉西北。

各类活动接续开展,拉动消费持续升温。

葡萄酒产业成为吴忠市的一张“紫色名片”。

吴忠社区“邻居节”饱含浓浓民族团结情。

塞上江南,风光如画。习近平总书记2020年视察宁夏时,在吴忠市红寺堡区红寺堡镇弘德村、黄河吴忠滨河大道古城湾砌护段、利通区金花园社区留下了足迹。

饱含深情的殷殷嘱托,激发起吴忠人民感恩奋进的强大力量。吴忠市奏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强音,将民生愿景变成幸福实景。

这5年,始终坚持发展第一要务,综合实力明显提升。

这5年,始终坚持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经济结构不断优化。

这5年,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环境质量显著改善。

这5年,始终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脱贫攻坚全面胜利。

这5年,始终坚持区域联动统筹推进,城乡面貌日新月异。

这5年,始终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发展动能稳步增强。

这5年,始终坚持综合治理法治保障,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这5年,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民生福祉持续增进。

这5年,始终坚持依法行政廉洁从政,自身建设得到加强。

先后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四连冠”、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市等称号,连续8年获得自治区效能目标管理考核优秀等次。

朝着高质量发展目标加速迈进

技术创新推动奶业振兴,产业振兴推动乡村振兴。5月28日,在宁夏伊利乳业有限责任公司现代化乳制品生产线上,一盒盒包装精美的安慕希酸奶依次下线。坐落在吴忠市金积工业园区的这座“数字化工厂”里,设计、采购、生产、物流、销售全链条都应用了数字化技术。该公司还将创新技术应用到养殖端、生产端、物流端等产业链各个环节,通过技术联结与产业链合作伙伴共享,为奶业发展提效升级。

宁夏伊利乳业有限责任公司建成了日产能力4700吨的全球最大单体液态奶生产基地,年产值超100亿元,将奶业振兴与乡村振兴有机融合,形成直接带动6万人就业、间接带动全产业链40万人的就业规模,为乡村振兴持续加速。

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吴忠市形成了上下游贯通的全产业链,成为高端乳制品的原料奶基地、名副其实的“黄金奶源地”。

吴忠市先后引进培育伊利、夏进等生鲜乳加工企业6家。推进奶牛养殖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产业化发展,支持奶牛养殖融资贷款近30亿元,争取国家和自治区资金2亿元、市本级投资1500万元,用于奶产业基地建设。形成了五里坡、孙家滩和牛首山三大奶牛养殖核心区,奶牛存栏近30万头。奶牛每年头均单产牛奶9.3吨,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吨,生鲜乳质量主要指标高于欧盟标准。

培育粪污处理社会化服务组织11家,规模化牧场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98.5%。种植黑麦草、苜蓿、青贮玉米等优质饲草151万亩,全市现有饲草加工企业19家,年加工饲草148万吨。继续培育引进宁夏伊康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天康生物等饲料加工企业,确保优质饲料有效供给。

建成宁夏金宇浩兴奶业研究院(有限公司)和宁夏沃野牧丰农牧股份有限公司2家奶牛良种研究繁育中心,稳定运行后每年可批量生产胚胎3万枚,解决胚胎、种牛国产自供问题。宁夏民族职业技术学院设立奶业学院,逐步解决专业技术人员培养问题。推进5G+智慧牧场建设,奶产业标准化、信息化水平走在全国前列。

如今,吴忠市农业特色产业规模化、品牌化、融合化发展步伐加快,奶产业综合产值突破260亿元,滩羊、葡萄酒、肉牛等产业发展喜人,品牌优势显现。

吴忠市经济实力稳步提升,5年里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4%,经济总量由全区五市第三跃居第二,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358亿元,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552亿元。经济结构不断优化,规上工业增加值占全区的比重由2016年的15.6%提高到20.6%,“9+1”重点特色产业增势强劲,新增产值过亿元工业企业30家,万元GDP能耗累计下降13.3%。

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5年提高12个百分点,“游在宁夏·吃在吴忠”影响力不断扩大。县域经济竞相发展,利通区经济总量达到全市30%以上,盐池县经济总量位列山区9县首位,红寺堡区、同心县经济总量实现翻番,青铜峡市经济发展企稳向好。

改革创新迸发活力和潜能

太阳山开发区里,“中国氨氢谷”的打造进程正如火如荼。

宁夏电投太阳山能源有限公司建设的吴忠太阳山热电联产项目,是自治区、吴忠市两级重点项目。为积极探索实践传统能源行业的深度脱碳,公司依托绿电园区试点,实现规模化光伏制氢、合成绿氨。绿氢和绿氨耦合园区内富集的煤、油化工企业,助力传统化工企业在释放产能的同时低碳发展,实现产业强链。利用在建的150t/h循环流化床锅炉,实现以绿氨载氢作为燃料比例送入锅炉燃烧,降低锅炉燃煤消耗量,减少碳排放,提高绿色能源利用率。

项目结合氨氢的可调节负荷特性,参与匹配大型风、光基地的消纳问题,推动各行业、各领域全面降低化石能源的消耗,对宁夏率先完成“30·60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在自治区发改委近日发布的《宁夏回族自治区氢能产业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中,明确提出要打造银川吴忠等多个氢能产业支撑点,吴忠市有效利用太阳能、风电资源,在太阳山开发区通过可再生能源制氢合成氨,组建氢氨产业联盟,打造“中国氢氨谷”。

同时,宁夏电投太阳山能源有限公司主动对接上海临港新区发改委,结合区域资源禀赋及各自优势,参与编写了《上海市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2-2035)》。上海市发改委在征求《关于支持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将宁夏吴忠等风光资源丰富的城市纳入示范合作城市。依托宁夏氨氢产业联盟、临港氨氢研究院,发展绿氢、氨气重整制氢产业,引导临港氢能产业基金、制氢装备企业与宁夏合作,将先进的制氢技术、装备、服务在西部城市推广,形成“西氢东用,东链西用”的跨区域合作新模式。

匠心筑梦,担当使命。6月2日,记者在吴忠仪表有限责任公司了解到,通过MES与DNC集成,实现了设备的在线监测;通过二维码等标识技术的应用,推行“一物一码,一序一标”制造过程标识管控,实现了产品零部件的溯源,这是吴忠仪表宁夏工业云创新服务平台的一个场景。

吴忠仪表有限责任公司是我国流程工业自动化控制中控制阀领域的龙头企业,彻底改变了高端工业控制阀全部依赖进口的局面,推动我国流程工业自动化控制阀向智能化、集成化、高参数化、大型化、高性能化方向发展。就球芯圆度比较,美国误差是±0.0005毫米,吴忠仪表达到了±0.0001毫米。

产业释放出新的活力,是科技创新、业态创新、模式创新、人才创新驱动的结果。目前,吴忠市已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51家、国家级科技型中小企业43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家,以及自治区创新型示范企业1家、自治区产业技术协同创新中心1家、自治区级技术创新中心48家、自治区科技小巨人49家、自治区农业高新技术企业9家、自治区科技型中小企业275家。

吴忠市改革开放持续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5年来,吴忠市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内陆开放型经济发展加快,仪表、机械、食品等产品出口20多个国家。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信用体系监测排名全区前列,累计减税降费37.1亿元。

书写新时代区域协调发展新篇章

6月6日,在吴忠城市东片区土地综合开发项目建设现场,各类建筑施工机械不停运转,施工人员正在紧张忙碌,这是促进区域协同发展的重大项目。吴忠高铁片区土地综合开发项目总占地面积847亩,总建筑面积125.43万平方米,开发周期6至8年,是一座集优质教育、宜居康养、高端商贸、精品产业于一体的未来之城。

经过5年的发展,吴忠市城乡一体化发展步伐加快,城市建成区拓展到13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升至55.8%。“十纵十横”城市路网全面建成,高铁连通吴忠市。市区东片区开发建设快速推进,市县一批重大设施建成运营,老旧小区改造成效明显,城乡生活垃圾分类治理、资源化利用水平不断提高。人居环境整治深入推进,建成美丽小城镇28个、美丽村庄208个。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对城市面貌、市民素质、文明程度提升效果明显,吴忠市的吸引力、集聚力不断增强。

吴忠市大力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推动县域优势互补、集群发展。将利通区建成全区重要的制造业、优质农产品供应及加工基地,各项经济指标走在全区前列;红寺堡区建成全国易地搬迁移民致富提升示范区;青铜峡市在产业转型升级上取得突破,进入全区县域经济第一梯队;盐池县打造滩羊、清洁能源、新型材料等产业集群,综合实力稳居全区山区九县之首,争创西部百强县;同心县重点发展清洁能源、羊绒加工、绿色食品等特色产业,综合实力位居山区县前列。

加快利青“一河两岸、双城一体”同城化发展步伐,推动资源要素集约集聚、产业发展协同互补、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生态环保联保联治,促进黄河两岸商贸休闲、文旅一体相互融合,打造黄河金岸靓丽生态城市。加快盐同红一体化发展步伐,以太阳山县级中心城镇建设为重点,推动惠安堡高铁片区和太阳山能源化工新城建设,辐射带动周边整体发展,形成主体功能明显、发展优势互补、良性联动循环的区域发展格局。加快中心城镇集聚发展步伐,重点打造金积—峡口—青铜峡镇、太阳山—惠安堡—韦州—下马关镇等集中带,使其成为带动区域发展的新引擎。

美丽家园天蓝地绿水清

大河气势宏阔,两岸风景秀美。5月26日,青铜峡市罗家河黄河边机器轰鸣,工程车来回穿梭,河道边工人正在施工。吴忠市水务局总工程师马学林说:“汛期在5月20日已经来临,我们正在罗家湖段加紧建设临时度汛工程,新建了2公里长、40米宽的大堤,上面布放了1万个混凝土四脚体以备抢险。”

治理黄河,重在保护,要在治理。从1998年起,吴忠市以黄河干流为主轴,实施河道堤防、河道控导、滩区治理、城市防洪等重点工程。按照城区河段防洪50年一遇、其他河段20年一遇的标准进行标准堤防建设,治理段总长31.95公里,涉及黄河右岸7处险工段、左岸7处险工段。新建坝垛151座、护岸10座。梅家湾险工段治理是黄河宁夏段二期防洪工程,2015年被国务院列入172项重点水利工程之一。

黄河宁夏段二期工程从不足5年一遇土堤,到率先在沿黄九省区中全境建成标准化堤防,从根本上改善了城区段河道堤防薄弱的状况,初步归顺了河道流路,控制了河势摆动,减少了洪凌灾害和河道塌岸损失。

“过去黄河岸边乱石密布,杂草丛生,每遇洪水两岸坍塌,危及村庄农田。24年来,吴忠市持续治理黄河,如今两岸水清、岸绿、景美,正变为生态景观线、文化展示线,沿途是一幅产业兴百姓富的图景。”马学林自豪地介绍。

利通区古城镇新华桥村党支部书记陈奇一家五代人住在黄河畔,见证了黄河百年的变迁。他说,经过这七八年对黄河的综合治理,那些消失的鱼儿、鸟儿又回来了,黄河泛滥冲刷几百亩农田的历史也结束了。新华桥村实施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后,村庄变美了,学农的大学生和在外从事种植的人也在本村承包温棚搞种植,每座温棚每年净收入三四万元。“美丽安澜的黄河为两岸群众生活、生产提供了优越的环境,群众的经济收入、精神面貌得到了很大提升。”陈奇说。

5年来,吴忠市生态建设成效显著,累计完成营造林156万亩,森林覆盖率、草原综合植被盖度分别达到18%、54.5%,湿地保护率达到60%以上。出台2022年罗山生态保护修复项目实施方案,分别在罗山东西两麓的同心县、红寺堡区开展生态保护修复项目建设。

吴忠市环境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优良天数比例连续5年稳定在84%以上。黄河吴忠段水质稳定在地表水Ⅱ类,城市黑臭水体全面消除。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深入推进,耕地保护工作连续6年获全区一等奖。创成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全区首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

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在绿水青山中创造金山银山,人民群众共享最普惠的绿色公共产品。

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

6月3日,走进利通区东塔寺乡白寺滩村,一幅乡村美景展现在眼前。白寺滩村立足优势,做大做优做强特色产业,推进农业与文旅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先后打造了碧玉广场景观、民俗农居庭院景观、露地田园农事景观、苦水河湿地滨河景观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形成集观光采摘、农事体验、民宿旅游为一体的产业链,把乡村旅游与美丽乡村建设互相衔接。整治提升人居环境,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优化公共服务,使乡村净起来、绿起来、美起来,乡村生活更加便捷、乡村旅游更有品质。

在古城镇新华桥村,农业生产、精深加工、休闲观光紧密结合在一起,实现产业融合发展。建立健全多元利益联结机制,充分调动农民参与发展乡村旅游、特色产业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农业更有活力、更有前景,让农民更有赚头、更有奔头。

盐同红3个贫困县高标准脱贫摘帽,217个贫困村全部出列,18.9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近年来,吴忠市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推乡村振兴再发力。打好持续帮扶、产业发展、就业创业、社会融入组合拳,让脱贫成果质量更高、成色更足、效果更好。建立后续帮扶机制,筑牢防止返贫底线;夯实产业发展基础,推进产业帮扶向产业振兴转变;强化后续扶持,着力推进移民致富提升。

5年来,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长7.5%、10.3%,财政支出80%以上投向民生。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职业教育特色明显,新建中小学校和幼儿园99所,新增基础教育学位3.2万个。“健康吴忠”扎实推进,医疗卫生体系不断完善,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取得重大成果,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文化体育事业取得长足进步,创成第三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黄河金岸(吴忠)国际马拉松蝉联全国“金牌赛事”,高标准承办了自治区第十五届运动会,在全国第十一届残运会暨第八届特奥会上获得8金7银4铜的优异成绩。覆盖城乡的就业创业、社保医保、救助救济、养老服务等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公共服务总体满意度进一步提升,人民生活更加殷实,与全国全区同步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

民族团结“金种子”生根开花

1936年,中国共产党在同心县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回族自治政权——豫海县回民自治政府,这是我们党对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最初实践,为吴忠市播下了民族团结的“金种子”。

同心县河西镇石坝村5组村民马彦平和1组村民王风贵虽为回汉两家,但在30多年的交往中,相互帮助、互相关照,结下了没有血缘的“干亲”。不同民族的村民结“干亲”,在石坝村不是稀罕事。

吴忠市各族群众团结和睦的历史源远流长,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深深融入汉、回、满、蒙等36个民族的基因和血液。吴忠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坚持用中华文化浸润民族团结,深入开展“百场万人”大宣讲、民族团结教育“十进”等活动,深化民族认知、民族互助等“五项特色教育”,以有形有感有效的方式,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群众日常生活,系牢精神纽带。

38年来坚持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月”活动,连续17年组织“邻居节”等;连续12年拓展提升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探索形成了在全国独具特色的“585”创建模式,民族团结工作走在全区乃至全国前列;在依法治理民族事务中打牢法治基础,民族团结之花常开长盛。

在全区率先创成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是全区唯一个全域创成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县、区)的地级市;2020年成功入选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首批试点市;“55124”村级治理模式被农业农村部确定为20个乡村治理典型案例之一;涌现了吉财慈善协会、兰花热心小组等典型,志愿“红马甲”成为吴忠市最靓丽的风景。吴忠市登记注册志愿者30.82万人,占常住人口的 22.3%。

大美罗山草木葳蕤,黄河两岸生机迸发。吴忠市广大人民正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擘画的蓝图苦干实干,在塞上大地描绘出一幅幅绚丽多彩的画卷,如春潮奔涌,气象日新!

--> 2022-06-12 本报记者 张国长 实习生 彭斌 文/图 吴忠 1 1 宁夏日报 content_19734.html 1 在感恩奋进中迈向新征程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