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过去5年,一个个瞩目成果记录着前进的步伐,一串串亮眼数据记载着艰辛历程,也标注着中卫市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刻度。
中卫是年轻的城市,作为黄河入宁第一站,同时也是祖国西北重要的生态屏障,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中卫市必须展现上游精神、扛起上游责任,在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中走在前、当先锋、作表率。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按照自治区党委决策部署,中卫市委团结带
领全市各级党组织克难奋进,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县、乡、村领导班子换届圆满完成,干成了一系列重点突破、带动全局的要事。党史学习教育深入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不断深化,办好了一系列造福人民、群众满意的实事。
5年来,中卫市转型追赶、高质量发展迈出新步伐,综合实力再攀新高,脱贫攻坚决战决胜,生态建设力度空前,改革开放迸发活力,民生福祉增进增厚,顺利实现“十三五”规划目标,向全市人民交出一份写满奋斗的答卷。
党建引领 综合实力攀新高
在改革发展的生动实践中,中卫市以全会形式出台建设先行市等实施意见,确保中央和自治区精神在中卫市落地生根。同时,坚持用发展成效检验学习成果,激发广大党员干部的奋斗精神,一级带着一级干,展现出担当实干、比学赶超的昂扬姿态。
“今年一季度全市510个项目开工333个,143个第一批集中开工重大项目全部开工,93个自治区‘六个一百’重大项目开工率达到72%,顺利实现投资和项目建设‘开门红’。”日前,中卫市发展改革委规划与投资科科长秦春辉介绍。
中卫市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中卫市实现生产总值113.3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8.3%,位居全区五市第一位,高于全区增速3.1个百分点。
今年以来,中卫市科学统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聚焦项目攻坚突破、聚力稳定经济增长,主要指标增势良好,首季实现“开门红”。
“从2014年建设到现在,美利云中卫数据中心经历了中国IDC(互联网数据中心)行业发展的高速增长期。”美利云相关负责人介绍,该数据中心机柜租赁业务逐年稳步增长。
今年5月底,首届“东数西算”粤港澳大湾区(广东)算力产业大会在广东召开,美利云与华为数字能源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美利云和华为数字能源将通过多维度合作共同建设宁夏绿色低碳数据中心标杆,为宁夏数字经济腾飞作出贡献。”中卫市云计算和大数据发展局相关负责人出席此次大会并见证签约。
“中卫市云计算和大数据产业从无到有、从有到聚、从聚到兴,走出一条西部欠发达地区发展高精尖产业的嬗变之路,成为这座沙漠水城的新名片。”该负责人介绍,西部云基地目前已建成7个大型数据中心、在建6个数据中心,吸引亚马逊、美团等200余家云计算及配套企业落户。目前,中卫市已成为全国唯一的“双节点”城市,即国家(中卫)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之一。
产业是跨越发展的重要支撑。
中卫市重点培育形成云计算和大数据、交通和物流、文化和旅游、新能源和新材料、冶金制造和精细化工、功能农业“六个特色产业”。中宁枸杞品牌价值达到190亿元,“沙坡头苹果”荣登中国特色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华润、光明等企业战略性投资中卫市牛产业,新能源装机总量占全区三分之一,中化循环产业园、中车整机装备制造等项目有力拉动工业经济扩规提档。
“通过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三次产业结构由15.8:42.4:41.8优化为14.3:41:44.7。”中卫市主要负责人介绍。
“这里太美了,处处浸透着一种简约又古老的意境。这里是宁夏中卫黄河宿集,我住的地方叫南岸,名字带着一种蒹葭苍苍的水汽。”游客“小田不拦你”在黄河宿集小住后写下游记。
黄河大漠、戈壁绿洲、落日星空、果林芦苇,各种元素的奇妙“同框”,迷醉了众多游客。
近年来,中卫市大力发掘丰富的旅游资源,大漠、黄河、星空等文旅品牌知名度、影响力日渐提升,有力带动激发了全域旅游新活力。沙坡头区成功创建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黄河宿集、沙漠星星酒店、66号公路成为网红打卡地,旅游业接待人数累计3810万人次,实现收入284亿元。
2021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04.7亿元,同比增长6.4%;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7%,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9.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2.3亿元,同比增长3.2%;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2.9亿元,同比增长9.6%;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32521元和13493元,同比增长6.7%和11.3%。
用心用情 民生福祉更殷实
培育形成以马铃薯、草畜、枸杞等为主的优势特色扶贫产业,培育产业扶贫示范村32个、扶贫龙头企业38家、扶贫专业合作社261家,全市194个贫困村集体经济收入年均达到5万元以上。
发展壮大形成劳务输出、交通运输、剪纸刺绣、特色餐饮“四大务工品牌”,组织劳务输出57.82万人次,累计实现收入13.16亿元;建成扶贫车间48家,带动务工就业3868人,开发各类公益性岗位9076个。
加强移民区后续扶持,完成“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3730户15531人。沙坡头区平整培肥土地8977亩,发展特色种植2.48万亩,引来光明牧业等企业发展规模化养殖,带动移民群众发展产业。
……
近年来,中卫市紧扣“两不愁三保障”,尽锐出战、精准施策、誓拔穷根。广大扶贫干部尤其是第一书记、工作队员成为党群干群关系的有力促进者,基层党组织成为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先锋队,3个集体、5名个人获得国家级表彰,华润“基础母牛+银行”扶贫模式入选“中国企业精准扶贫50佳案例”第一例。
中卫市大力培育扶贫支柱产业,确保每个贫困村都有主导产业、有项目基地、有带动企业、有扶贫车间,促进群众稳定增收。
累计减贫15.3万人,194个贫困村全部出列,海原县脱贫摘帽,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达到1.28万元,增长3.4倍,千百年来的绝对贫困问题历史性终结。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
沙坡头区宣和镇华和村村民田进才依靠好政策走上增收致富路,今年养了370只羊,仅养羊就能收入十几万元,家里还有10亩果园。“日子越过越富足了。”田进才满足地说。
中卫市聚焦夯实居民增收基础、提高工资性收入、降低增收难度等问题,着力发展重点产业,精心培育市场主体活力,持续推动就业创业,稳步提升社会保障水平,千方百计拓宽群众增收渠道。
中卫市始终坚持“小财政,大民生”。5年来,社会保障体系日趋完善,投入24.5亿元解决了7.4万名被征地农民和特岗教师养老保险等历史遗留问题。
累计投入672亿元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投入23.4亿元改善办学条件,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95所,“大班额”“大校额”问题有效解决,义务教育实现均衡发展目标。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坚决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遭遇战,发挥“互联网+医疗健康”优势助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突出“快、准、足、新、硬”严防死守做好农贸市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两项做法,被国务院通报表扬。
同时,完成中卫市人民医院扩建、中卫市中医医院迁建等工程,智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试点全区领先,入列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国家级示范市,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市。
统筹推进 碧水蓝天成寻常
规模以上工业发电量46.97亿度,同比下降3.3%。其中火力发电17.51亿度,同比下降28.5%;风力发电15.14亿度,同比增长5.7%;太阳能发电13.19亿度,同比增长53.3%;清洁能源占比62.7%……
这是中卫市今年一季度的一组企业能耗数据。几增几降的数据,正是中卫市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道路的最好见证,也是稳步推进能耗“双控”的坚实成果。
中卫市秉持生态环保理念,向低碳、循环、可持续发展道路迈进,促进产业结构优化。
在宁夏铭岛铝业有限公司高精铝板、铝带生产车间,一条条自动化生产设备一字排开,一卷卷高精铝带经过热轧、冷轧、清洗切边等精细复杂的工序后成型。
“这条高精铝带生产线是全国较快、较先进的全自动生产线。这几年通过技术改造,每年节约标煤7.2万吨,减少铝液烧损3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近70吨,实现了节能减排和经济效益双丰收。”铭岛铝业总经理助理张宁说。
坚决淘汰落后产能是实现能源消费总量和消费强度“双控”的关键一仗。宁夏铭岛铝业有限公司正是中卫市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缩影。
同时,随着中卫市节能减排稳步推进,一个个新材料项目脱颖而出,一项项新能源项目落地开花。
中卫市全面落实自治区绿能开发、绿氢生产、绿色发展“三篇文章”,优化新能源产业布局,着力打造“两园两基地”,努力打造宁夏清洁能源制高点。
“截至目前,全市新能源装机容量达到822万千瓦,占全市发电装机总量的83%,占全区新能源装机总量的29%。新能源装机量位居全区第二,其中光伏440万千瓦,占全区光伏装机总量的32%。”中卫市发改委主任张俊华介绍。
今年,中卫市制订印发《中卫市能耗“双控”三年行动计划》等方案,加快实现能耗“双控”稳步推进,着力推动中卫市重点工业领域节能降碳和绿色转型。
绿水青山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不久前,中卫市生态环境局以协议出让的方式向宁夏瑞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出让氮氧化物指标2.144吨,标志着中卫市排污权交易正式开市,排污权改革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完成植树造林41.77万亩,占今年全区绿化总面积150万亩的27.8%,全市森林覆盖率增长1个百分点以上……
5年来,中卫市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努力建设天蓝地绿水美的美丽新中卫。
中卫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85%以上,森林覆盖率达到17%。沙坡头区、中宁县成功创建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海原县西华山和沙坡头区香山寺草原入选国家草原自然公园试点。
实施黄河流域中卫段综合治理,一批堤防建设、河道疏浚、滩区治理、城市防洪等工程建成投用,防洪能力提升至20年一遇,黄河成为造福中卫人民的幸福河。
以文化人 春风化雨润心田
沙漠与书房、黄河与墨香、星空与阅读,这该是怎样一种奇妙的“悦读”体验?今年6月8日,宁夏首家沙漠图书馆在中卫市大漠星河度假区开馆。该馆设计建设充分利用地域空间资源,藏书容量约4万册。
此次开馆的沙漠图书馆是中卫市深化文旅融合发展、传承黄河历史文脉、打造“书香中卫”品牌的又一次创新实践。
近年来,中卫市创新实施以“守护黄河根脉”为主题的传承黄河文化基因、延续中华历史文脉工程,不断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助力中卫先行市建设,赋能高质量发展。
打造“书香中卫”品牌是“守护黄河根脉”工程的重要内容之一。 今年以来,中卫市在公园广场、景区社区、学校机关等地累计建成图书馆及分馆、城市阅读书房、24小时微书房、共享阅读空间48个,构建覆盖城乡的阅读推广服务体系。尤其是在沙坡头景区、金沙岛、黄河宿集等特色旅游资源富集地建成的“悦读”服务点位,深受游客青睐。
中卫市高度重视文化事业发展,坚持以文化人、以文立标、以文惠民、以文兴业、以文聚力,人民群众幸福感大大提升。
“好日子就要唱出来!”5月下旬,中宁县在大战场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启动杞乡农民合唱团文艺展演活动,12支农民合唱团集体亮相,他们用朴实的声音唱响“共产党好,黄河水甜”的最美和声。
大战场农民合唱团在中央电视台亮过相,他们向全国观众演唱的是一首原创歌曲《逐梦大战场》。在党的好政策引领下,他们感恩奋进,用勤劳的双手在荒滩上建起新家园,实现了过上好日子的梦想。口袋鼓了,大家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越来越强烈。从自娱自乐,再到中宁县文化部门给予系统培训,这支80余人的农民合唱团名气日盛。
正如团员王小萍说的“我吃遍了‘五谷’,现在又吃上了‘六谷’”,《红彤彤的日子》等一首首原创歌曲都表达着移民群众对党的深深感恩和对美好新生活的向往。
为班级抱花,收入5分;帮助高丽,收入5分……中卫市第四小学全校1500余名学生人手一本“道德银行”。“能够帮助别人是件快乐的事。”“道德星级储户”侯诺金说。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近年来,中卫市着力构建覆盖全市、充满活力的志愿服务网络,建成3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40个文明实践所、511个文明实践站,开展志愿服务活动5000余场次,深化“小新帮办”“赶集行动”等品牌创建活动,组建“让爱留守”心理辅导等志愿服务队,涌现出中山社区日间照料等一批志愿服务品牌,组织各社会组织深入开展350余项志愿服务活动,通过推动志愿服务制度化、品牌化、常态化,以贴心的志愿服务让群众暖心、舒心。
革故鼎新 改革开放迸活力
日前,代办员潘晓娟和李佳专程将办好的企业项目投资备案证送到中国移动宁夏数据中心。足不出户拿到备案证,让中国移动宁夏公司中卫分公司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人员何宗辉感到又省事又省时,“园区管委会急企业所急、想企业所想,服务贴心又周到。”
中卫工业园区管委会落实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各项决策部署,建立《行政审批效能提升服务工作机制》,为每个企业安排一名代办员,实行“一对一”全程跟踪代办服务,企业注册、项目入园、备案、建设项目用地预审与选址、建设用地规划许可、建设工程规划许可、施工许可等全流程代办,推行企业“零跑路”服务,把生产经营、项目建设和安全环保的监管服务送到一线。
“我们今年投建28000吨绿色环保染料项目,所有证件都是专职代办员办的,大大加快了建设进度。”宁夏中盛新科技有限公司行政副总经理徐建国说。
近年来,中卫市深化“放管服”改革,为经济发展打造好软环境成为园区工作的主旋律之一。数据显示,中卫工业园区2020年产值228亿元,2021年产值达到332亿元,增长率为45.7%。
中卫市全面推行“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新模式,县级以上政务服务大厅一窗受理事项达84%以上。积极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市本级行政审批事项网上可办率达86%,74%的事项实现了“不见面”办理,政务服务事项审批时限、材料、环节分别压缩63%、30.5%和32.6%。
中卫市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开放,不断增强高质量发展动力活力,331项重点改革全面落实,党政机构、“放管服”、国资国企、农业农村等一批重大改革举措纵深推进。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改革等一批经验在全区推广。
深化农业农村改革,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土地承包经营权颁证率达到97.1%,沙坡头区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获国家通报表扬。
5月中旬,从新疆天池能源二号煤矿始发的电煤专列缓缓驶入中卫迎水桥站,标志着新疆电煤生产企业与宁夏火电企业市场化合作迈入厂矿直供合作阶段。此次由新疆天池能源有限责任公司与国能中卫热电公司合作的首发电煤专列,共搭载1060个集装箱,满载3300余吨新疆煤,货值2510万元。
“国能中卫热电是中卫地区电力和热力供应的重要单位,电煤专列开通保证了我们的燃料供应,同时也降低了燃料成本,为即将开通的二期运煤积累了经验。”国能中卫热电党委书记、董事长吕国强说。
中卫市口岸办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整列电煤运达中卫市,对下一步“疆煤进宁”完成能源保供任务具有重要意义。
中卫市立足自身交通物流及区域辐射带动优势,以加快建设先行市为总体目标,积极融入“一带一路”、西部陆海新通道等国内国际“双循环”。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创建陆海联运、空铁联运、中欧班列跨境服务等物流服务新模式,加快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为宁夏及周边地区政府、企业出海提供高效、便捷的物流解决方案。持续开行南向班列,打通出海大通道,夯实“南向开放”基础,让开放的大门更加敞开。
截至目前,全市外贸企业突破600家。5年来,进出口贸易总额累计达125亿元,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近900亿元。今年一季度,中卫市外贸进出口总值11.81亿元,同比增长74.91%。
“在对外开放方面,我们将继续推进区域合作落实落地,加强与四川、重庆等毗邻地区深度合作,深化与各口岸的协同协作,抓好国际国内班列常态化开行、外向型经济培育等重点工作,推动经济进一步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中卫市口岸办负责人表示。
机遇与挑战并存,梦想与艰辛同在。“中卫市将紧抓机遇、奋力前行,在新的‘赶考’路上交出无愧于新时代的中卫答卷。”中卫市主要负责人表示。
(本版图片均由中卫市委宣传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