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64-0001 宁夏日报报业集团出版






上一篇        

六月麦黄香满塬

金黄色的麦田与玉米大豆田交织,勾勒出一幅美丽的田野画卷。

人工收割体会丰收的喜悦。

6月,冬小麦成熟了,粗壮的秸秆上顶着沉甸甸的穗头;金黄色的麦田一片连着一片,沿着山梁川塬铺陈,与深绿色的玉米大豆田交织,勾勒出一幅美丽的田野画卷。

宁夏,夏粮收割的第一镰,于6月20日从彭阳县城阳乡杨塬村挥起,由南向北递次展开。

收割、脱粒、装车,一台台收割机穿梭在田野中;收割、打捆、堆码,一个个挥舞的镰刀让田间地头动感飞扬。

人收、机收无缝对接,一派喜人的丰收景象。

闻着空气中的麦香,看着麦浪高低起伏,68岁的村民王文彪觉得浑身是劲。

只见他半蹲在麦地里,伸出左手揽住麦秆腰部,右手紧握镰刀顺势向根部快速挥出,接着向身体右侧使劲一带,麦子就这样被一把把割下来。

“夏季抢收麦子如龙口夺食,必须边黄边割,等不得。”在收割机对整块麦田收割之际,技痒难耐的庄稼人,早早将镰刀磨得锃亮,在机械无法到达的小块麦田里一展身手。

王文彪体力好、技术过硬,是杨塬村出了名的“农把式”和热心人,割完自家几亩麦子后,主动帮助左邻右舍收割。

“麦子黄了,看着喜人,不干几下,心痒痒难受。”王文彪笑着说。

杨塬村位于宁夏与甘肃交界处,地处台状高地上,四周陡峭,顶上平坦,素有固原“粮食基地”之称。 (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

当地群众坚守粮食种植传统,以冬小麦、玉米、马铃薯为主的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占全村耕地面积的90%以上。

“科学种田提高了土地产能,小麦亩均产量达到600斤。”杨塬村党支部书记李文德介绍。

今年风调雨顺,杨塬村1700亩冬小麦喜获丰收,预计总产量100万斤以上,常住户户均达到4600斤。

今年,固原市夏粮面积近43万亩,其中冬小麦面积36万多亩。

“冬小麦长势总体与往年同期相近,底墒是近几年最好的一年,未出现规模性的小麦锈病、白粉病、蚜虫等病虫害及倒伏现象,为实现夏粮丰收打下了基础。”固原市种子管理站站长王峰介绍。

夏粮生产是全年粮食生产的第一仗,固原市针对冬小麦不同生长期组织开展小麦田间管理工作。

冬小麦返青起身期,进行保苗促蘖,指导农户镇压划锄、增温保墒、促根长蘖;冬小麦拔节期,根据天气情况,肥水共济,促进穗数、粒数均衡发展;抽穗扬花期,因苗补肥补水,争取足够粒数,扩大库容量;灌浆期,做好“一喷三防”工作,预防“干热风”危害,促进光合产物积累增粒重。

步入收获期,固原市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全力以赴抓好“三夏”生产,成熟一块收获一块,确保粮食颗粒归仓。

“已调度小麦联合收割机200台,并同中石油、中石化合作,做好农机作业用油保障。发放跨区作业证50张,培训机手和操作人员800人次。”固原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主任王淑芳介绍。

与此同时,加强机收减损工作,将机收平均损失率控制在2%以内,确保能挽尽挽。

据调查,今年固原市大田冬小麦亩穗数、穗粒数、千粒重“产量三要素”均高于去年10个百分点以上,亩产量好于历史最好年份。

近年来,固原市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加强粮食耕、种、管、收全过程生产管理,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选育推广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宁冬系列冬小麦新品种、新技术,使全市冬小麦良种覆盖率达到95%以上,实现小麦优质高产,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 2022-06-21 1 1 宁夏日报 content_21822.html 1 六月麦黄香满塬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