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健康事关家庭幸福和民族未来。当前,我国儿童健康促进工作成效如何?还存在哪些问题?下一步怎样精准发力?
21日,国务院关于儿童健康促进工作情况的报告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五次会议审议。报告显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儿童健康工作投入力度持续加大,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儿童健康水平整体明显提高,《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的儿童健康相关目标均如期实现。
儿童处在生长发育时期,保障儿童用药一直备受社会关注。报告介绍,我国印发《关于保障儿童用药的若干意见》,先后发布3批共105个鼓励研发申报儿童药品,通过“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投入5.74亿元,支持儿童药品研发和临床研究。加强儿童用药重点监测,鼓励儿童药品集中生产基地建设。
针对儿童健康科研投入方面,报告显示,国家科技计划部署儿童生长发育与疾病防治相关经费由“十二五”时期的7561万元,增长到“十四五”时期的1.26亿元。
在儿童药品纳入医保方面,报告透露,儿童专用药和适用药占国家医保目录内药品种类的20.13%,经谈判新进入目录的34个独家儿童用药品平均降价55.6%。
孩子的茁壮成长,需要在改善儿童营养方面下功夫。报告指出,我国印发《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年)》,开展相关重大行动。2011年以来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中央财政累计安排补助资金1968亿元,每年惠及约3800万学生。2012年以来持续开展贫困地区儿童营养改善项目,受益儿童1365万。
孩子身心健康是父母的期盼,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同样不容忽视。报告显示,我国将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纳入健康中国行动统筹推进,强化学校心理健康工作人员配备,推动精神卫生服务网络建设。以抑郁症、孤独症为重点,探索防治适宜技术和干预模式。
报告还透露,全国1379家妇幼保健机构开展儿童心理保健服务,318个地市设有精神专科医院,2756个区县能够开展精神卫生专科服务,初步缓解了基层儿童心理服务短缺问题。
然而,儿童健康促进工作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报告也指出了一些需要引起重视的问题。比如,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仍处高位,超重问题不容忽视,脊柱侧弯、孤独症患病增多;“隔代养育”现象普遍;儿童医疗服务人才短缺且工作负担重;儿童用药、儿童心理健康、儿童伤害防控等方面还存在制度短板。
守护好儿童健康就是守护好全民健康的基础。未来,儿童健康促进工作该如何精准发力?
完善儿童用药监测预警机制,持续推动儿童药品集中生产基地建设,扩大品种覆盖,深化供应链协作,努力推动实现一批儿童国产药品上市;支持开展10个左右儿科类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推进优质资源下沉;把好生育关、养育关、发育关、教育关、疾病防治关,加强儿童健康全程服务;结合推进公共服务补短板、强弱项、提质量,促进公共资源向儿童适度倾斜……报告紧扣儿童健康关切“实招”频出。
报告鲜明指出:“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强化大卫生大健康理念,依法行政、强化保障、创新机制、强基固本,不断推进儿童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
(新华社北京6月21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