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保护修复及开发过程中,我们立足于谋篇布局再下笔的原则,通过以‘政府组织、部门指导、地方调查、强强合作、专家领衔、公众参与’的手段开展规划编制,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多部门、多专业、多渠道合作的项目责任运作模式。”7月10日,记者专访福建省文物局局长傅柒生,听他解析福建三坊七巷等文化遗产、文物从“保下来”到“活起来”的文脉传承。
“三坊七巷历史悠久,文化璀璨,拥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15个点,其他各级文物保护单位15处,坊巷名人400余位,有林纾、陈衍、梁章钜等文学名家,也有林则徐、沈葆桢、严复、林旭、林觉民等很多对中国近代发展进程发挥了重要作用的著名人物。”傅柒生表示,谨遵“尊重历史、发掘文化”的发展理念,相关部门大力推动闽地特色非物质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一方面不断完善打造三坊七巷特色文化旅游品牌,将原有坊巷结构和现代元素有机融合;另一方面引入优质闽地非遗和传统民俗文化展示项目,充分利用街面空间,引入糖画、手工画扇、捏面人等街头民间艺术进行展示。目前,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举办海丝国际旅游节、海丝国际电影节、金砖五国会议、数字峰会分论坛、古厝论坛、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沉浸式展演等大型活动近百场,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
谈及福建省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的好做法,傅柒生表示,福建省启动实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推进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的文物保护修缮和环境提升工程,加强革命文物展示利用工作,打造了“古田会议丰碑、才溪调查模范、万里长征起点、红色交通生命线、风展红旗如画、三进下党作风”的革命文物品牌。去年,福建省公布革命文物名录(第一批),深入开展红军标语普查认定和红军标语数据库建设工作;指导中央苏区县集中和革命文物丰富的地市出台专门法规;在革命文物集中连片保护上,采用集中区域编制区域性保护利用规划的模式,将重要的国保革命文物连带省保、县保编制革命文物保护利用规划。
宁夏和福建历史渊源深厚悠久,两地的文化资源、文化遗产有很多共同的语言表达。“特别是丝绸之路——宁夏是陆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福建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通过丝绸之路的历史文化资源,把历史故事和现实串联起来,把宁夏福建的故事串联起来,是很有意义的。”谈及闽宁之间文物人的协作互动,傅柒生表示,闽宁两省区在丝绸之路和其他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过程中,开展了一系列的交流合作。在文物保护的具体实践中,两地开办闽宁文物高级研修班,培养了众多的文物保护人才。未来,还有很多空间和路径,让闽宁通过历史文化遗产协作融合,不断做强做好共建发展的优势和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