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10时,海原县第五届文化旅游节系列活动暨田拐红梅杏采摘节,在该县史店乡田拐村万亩红梅杏基地开幕。
蒙蒙细雨挡不住当地群众和县域内外游客参与活动的热情,也掩饰不住红梅杏丰收带给当地村民的喜悦。红梅杏采摘、农夫市集直播带货等系列活动,吸引着消费者和企业、社会主体等体验乡村旅游,助推“农业+旅游”融合发展。
一早,田拐村101岁老人田百选就让孙子田志江陪他来到活动现场观看开幕演出。田百选家种有20多亩红梅杏,对于这个产业的发展,他连连竖起大拇指点赞:“杏儿丰收了,大家赚钱了。”
个大饱满的红梅杏,让人垂涎三尺。开幕仅一个小时,村民高进梅现场就卖出260箱红梅杏,收入1.56万元。
田拐村位于海原县南华山东麓,过去发展缓慢。从2015年起,海原县利用两年时间,对田拐村万亩撂荒地进行山坡改梯田。随后以政府公开招标、企业进行种植、管护、包成活的模式建成红梅杏基地。3年后,政府将茁壮成长的万亩红梅杏交到田拐村农户手里。2020年挂果第一年,全村农户总收入500余万元。第二年收入达700万元。
近年来,海原县致力于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培育消费新热点,发展消费新业态。壮大休闲农业产业,以红梅杏特色经济引领史店乡经济发展,同时不断满足群众旅游新需求,为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县打造亮丽名片。
坐上发展快车的田拐村群众并不“坐等增收”,而是积极行动创新发展。他们以自己的杏园入股村集体合作社,由合作社进行统一技术指导、统一配方施肥等科学种植和规范管理,使红梅杏产值翻番。
“今年我们的红梅杏收获了600吨,不仅销往周边地区,还销售到了甘肃、陕西、河北、山西、福建等地。收入达到1200万元,几乎是去年收入的两倍。”田拐村党支部书记杨彦俊说,这几年,乡亲们看到了红梅杏产业发展的前景,他们的参与度越来越高。
60岁的村民田志斌把自家的20多亩红梅杏入股合作社后,又在基地务工,负责林间管护、看护蓄水池、管道维修等工作,加上合作社分红,年收入6万元左右,像他这样在家门口打工的村民有300余人。红梅杏产业不仅有经济效益还有生态效益,“最明显的感觉是,红梅杏不但让大伙儿的腰包鼓了,也把生态改变了,现在山也更绿了。”田志斌说。
林间小道曲径通幽,网红木桥造型别致、瞭望塔视野开阔……如今,漫步田拐村,美丽村庄如诗如画,幸福田拐渐行渐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