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7月以来,银川气温持续走高,有几天还发飙到了37℃以上,西瓜自然成了人们解暑解渴的首选。西夏区镇北堡华西村老牛种了30亩西瓜正好开园,大家都夸种到点子上了。他也顿觉自己的忙乎更能派上了大用场了。
老牛种西瓜的田地就在新居民点楼房附近的公路旁,他就近搭了个四面开放、只有遮阳顶的临时棚棚子,就势摆开了卖西瓜的摊摊子。每天一大早的五六点钟,老牛就在瓜地里仔细地选好熟透的西瓜,小心翼翼地摘下来装在电动三轮车上,一车一车运到地头的瓜棚子里准备卖。但西瓜堆里也有因急着干活儿,不小心摘来的死蔓瓜,虽然瓤同样红得很,但吃起来就不那么爽脆香甜。
天刚蒙蒙亮太阳还没冒花子,就有人前来买瓜了。勤劳的华西村妇女每天起得特别早,她们要趁凉去摘周边正在成熟的鲜枸杞挣现钱。许多人路过西瓜摊儿,就顺便在电动摩托车或小汽车带上几个西瓜,以便休息间隙用来解渴。
“老牛,给我选几个”“老牛,再给我选几个”……但每天中午开始,前来买瓜的人是最多的。老牛在毒日头下挥汗如雨,总是乐呵呵地一边应承、一边选瓜、一边称秤、一边算钱。恨不得这时候把自己“四分头”,好让大家尽快美美地享用这熟透了的大西瓜。
老牛卖瓜,虽然不自卖自夸,但心细得很,总是将死蔓瓜放在一边,不卖给顾客。他说:“大家的钱都来得不容易,我要选熟透了的新鲜‘活瓜’,让他们一口吃下去甜到心头上呢。”
有时候一些人等不及的,也有不吭不哈自己选瓜的。一位小媳妇想买小一点的西瓜,她说家里人少,大西瓜一次吃不完,下次吃就不那么新鲜了。她看人多,牛大叔也忙不过来,就自己选了两个个头小的称秤扫码付款了。老牛回头目光扫了下身后的西瓜摊儿,当发现问题时又回头的瞬间,那位小媳妇已经把瓜放在电动车上奔出几十米远了,他就大声地呼唤让回来。
小媳妇疑惑地刹慢车子掉头返回来说:“牛大叔,款已经付了啊!”老牛说:“我知道,但你拿的是死蔓瓜,我给你挑好的。”老牛一五一十地道出了原委后,专心选了两个小而圆且熟透了的“活西瓜”。小媳妇半信半疑地说:“那打开一个小口口看一哈!”
老牛轻轻将切瓜的小刀搭在西瓜上,小心翼翼地想打开个小三角,只听“啪”的一声,整个瓜自己却蹦开了一条长口子,鲜汁奔泻而出。小媳妇服气地道谢:“这瓜熟得好得很啊!大叔一分钱一分货,不让人花冤枉钱。”
老牛虽然已近花甲之年,干起活来麻利得很。他说:我这身板儿,是劳动锻炼改为锻炼的结果。只要天天有事做就充实,每天做活后才吃饭香、睡觉香。正说着,一位和老牛年龄相仿的半搭子老汉老李来到瓜摊前。老牛找了个小板凳让先坐下来,又杀了个大西瓜,双手捧着一大牙子递过来。原来,他们是从小一起在西吉县一个村子长大的同学和发小,又先后搬迁到了华西村。
老牛一边忙乎一边与老李“款闲话”,他说:这几天忙得连饭都吃不上,只能干馒头就西瓜押饿气呢。在场许多买西瓜的人夸奖老牛卖西瓜秤称得准账算得快,老李说:“这老小伙子厉害着呢。当年初中毕业考固原师范,就差了一分半。要知道,40多年前能够考上中专的学生,放到现在都是能上985大学的材料。但我们那个时候家里都贫困,只能面对现实放弃继续上学的念头,赶紧奔波在谋生计的艰辛路上。”
“国家发展快得很啊!现在只要人勤快,就会有房有车有票子。”正在忙乎的老牛耳朵亮得很,他接过话茬又是一长串:“以前缺吃少穿的日子就不提了,现在咱们农民不比城里人差多少,住的是楼房、吃的是蔬菜是四季鲜、行走不是小汽车就是‘电奔子’,真格各个方面好得很啊!”
“西瓜多少钱一斤?”下午7点左右,又一大帮刚刚摘枸杞收工的妇女过来了。她们为了遮挡太阳光,从头到脚“全副武装”,老牛只能看到问话人露出的双目,赶紧应声道:“现场吃饱不要钱,要买上拿着走的就一斤一块钱。”他又麻利地杀开了几个大西瓜,让辛苦归来的大伙儿先吃了个肚儿圆。吃饱解渴后,有的要一个有的要两个三个,每个人都想让老牛亲自给她们挑选熟透了大西瓜。热情自信的老牛满足所有人的要求,一波一波打发走了许多人。
一位中年妇女吃足了切开的西瓜,一边抹嘴一边说:“我就要个大一点、圆一点、漂亮好看一点的,这阵子拿上就到父母亲家里看他们去呢。”老牛“啪啪啪”拍打一下这个瓜,又“嘭嘭嘭”敲敲那个瓜,精心瞄准了其中圆溜溜的一个,一边敲打一边侧着耳朵听,当确定它熟透了时,便放到秤盘子上称重量。
“16斤7两,你扫16块钱算了。”
“你一天到晚这么辛苦,种西瓜也不容易,多少就多少吧!”
中年妇女一副不占便宜的样子,潇洒利索地扫码付款后,骑着电动车走了。老牛看她恍恍惚惚的样子,下意识地看了一下手机里付款码,仿佛发生了什么紧急事儿一样,赶紧骑上旁边自己的电动三轮车,边追边喊边加速,总算在不远处追上了她。
“老牛,啥事吗?”中年妇女不解地问。
“16块7角钱,你却扫了167块钱,多付的现在退给你,我也不认识你,改天就找不到你了。”
中年妇女掏出手机打开一看,脸上的谜团舒展了,恭敬地笑了起来,用欣赏的目光扫视着眼前这位朴实的大男人。
快要下山的太阳,依依不舍地挂在贺兰山的山畔上,余晖散漫在华西村来来往往忙碌的人群间。老牛用手臂揩了把脸上的汗水,又返回到瓜棚前,他还要忙乎好几个小时,才能收摊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