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社记者:自治区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提出加快建设乡村全面振兴样板区,推动乡村振兴走在西部前列。请具体介绍一下建设乡村全面振兴样板区的规划和实现路径。
张雨浦:谢谢这位记者的提问。
宁夏的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在全国具有特殊性和标志性意义。宁夏曾是全国脱贫攻坚主战场之一,西海固地区素有“苦瘠甲天下”之称,被联合国粮食开发署确定为“最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地区之一”。然而,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建立闽宁协作扶贫机制,探索易地搬迁扶贫模式,累计有123万贫困群众从“穷山沟”搬到“米粮川”,特别是总书记亲自命名的“闽宁村”发展成为闽宁镇,从“干沙滩”变成“金沙滩”,群众收入从1997年的500元跃升到1.6万多元、增长了32倍,获得全国脱贫攻坚楷模的称号,写出了一系列感人的“山海情”故事,探索出了一条脱贫致富的康庄大道,创造了世界减贫史上的奇迹。
全面脱贫之后,总书记仍然十分牵挂宁夏的各族人民群众,要求我们“要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抓好美丽乡村建设,促进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为了不辜负总书记的嘱托和厚望,自治区党代会确定了“加快建设乡村全面振兴样板区”的奋斗目标。今后,我们将按照党中央确定的乡村振兴战略“20字”总要求和“五大振兴”任务,突出抓好3个重点:
一是在“农业强”上争做样板。利用5年时间,以做强做优“六特”农业产业为重点,着力打造“中国葡萄酒之都”、“中国高端奶之乡”、“中国滩羊之乡”、“中国枸杞之乡”、全国优质牛肉生产基地和高品质冷凉蔬菜生产基地,建设高标准粮食产销平衡区,进而形成现代农业生产体系,建成“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走好农业产业振兴之路。
二是在“农村美”上争做样板。我们将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乡村建设行动”为载体,着力实施综合服务设施、农房质量安全、农村饮水安全、农村环境整治等一批重大工程。到2025年,实现90%以上的小城镇创建为美丽小城镇、特色小镇,95%以上的中心村创建为美丽村庄。同时,大力推进农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力打造“塞上乡村乐园”,走好美丽乡村建设之路。
三是在“农民富”上争做样板。我们将以加强农村党的建设为根本保障,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守好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加快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迈进。同时,不断深化拓展闽宁协作,重点实施“一区一镇十园百村万企”行动,在东西部协作中进一步探索新的经验。特别是要实施农民收入提升、移民致富提升行动和村集体经济振兴行动,确保农村居民收入增长高于城镇居民、脱贫群众收入增长高于农村居民,坚决走好全区农民致富之路。
中国日报社记者:习近平总书记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高度重视,请介绍一下宁夏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中做了哪些事情,今后有什么安排。
张雨浦:谢谢这位记者的提问。
习近平总书记赋予我们努力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使命任务,第一位的就是加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
“天下黄河富宁夏”,宁夏依黄河而生、因黄河而兴,是全国唯一全境属于黄河流域的省区。可以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也是宁夏的生命之河。因此,我们时刻牢记总书记“把保障黄河长治久安作为重中之重”的重要指示,在全国率先完成生态保护红线划定,率先实施“四水四定”方案,近10年先后投入1150多亿元生态环保资金,实现域内劣Ⅴ类水体和黑臭水体全面清零,黄河宁夏段连续5年保持“Ⅱ类进Ⅱ类出”。
今后5年,我们将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黄河大保护”为主线,统筹抓好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一是围绕“黄河安澜”,实施黄河堤防提升工程,实现防洪标准主要城市段100年一遇、其他河段50年一遇目标。二是围绕“黄河健康”,实施综合净水节水工程,确保黄河干流宁夏出境断面水质始终保持在Ⅱ类。三是围绕黄河可持续利用,重点实施宁夏人民期盼了半个多世纪的黑山峡水利枢纽工程,已经全面展开前期工作,建成后总库容114亿立方米、年可发电73亿千瓦时,对协调黄河水沙关系、防洪防凌、水资源配置、生态环境等具有重要保障作用。与此同时,我们将深入实施贺兰山、六盘山、罗山“三山修复”工程,开展“四尘”同治、“五水”共治、“六废”联治,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和全域治理整体战,争创贺兰山、六盘山国家公园,努力把宁夏建成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的“塞上江南”“黄河明珠”,筑牢祖国西北重要生态安全屏障,为保护母亲河作出宁夏贡献。
新华社记者: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时指出要坚持不懈推动高质量发展。请问宁夏在高质量发展方面有哪些优势和条件,如何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新突破。
张雨浦:这个问题我来回答。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高质量发展。宁夏与全国一样,高质量发展取得了一系列突出成就。围绕今后高质量发展,自治区党代会已作出了全面系统谋划。
从优势和条件看,最重要的,就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宁夏高质量发展高度重视、亲切关怀、把脉定向。总书记两次视察宁夏,明确赋予“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使命任务,并确定了“建设经济繁荣、民族团结、环境优美、人民富裕的美丽新宁夏”的奋斗目标,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强大动力。党中央先后制定了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深化东西部协作机制和支持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政策。近期,国务院又批复了支持宁夏建设先行区的实施方案,等等。这些政策措施叠加,为宁夏带来了历史机遇和强大支持。宁夏各族人民对总书记、对党中央深怀感恩之心。
二是具有良好的发展条件。①宁夏有丰富的矿产资源优势,特别是煤炭远景储量2000亿吨、全国第6,现年产能超过1亿吨。近10年,宁夏大力发展煤炭深加工,在“煤头电尾”方面,火力发电能力达1500多亿千瓦时,已建成“宁电入鲁”“宁电入浙”两条大通道,今年将开工“宁电入湘”项目。在宁夏投资兴业,电力供应稳定且有价格优势,有利于降低企业成本。在“煤头化尾”方面,煤制油年产能超过400万吨、芳纶年产能4500吨,均居全国第一,已经建成了全国最大的煤制油和煤基烯烃生产加工基地。②宁夏有丰富的绿能资源优势,我们是全国首个国家新能源综合示范区,风光水等新能源装机已达2840万千瓦、全国第三,绿氢产能7700吨/年、全国最大。围绕新能源新材料,已形成完整的风光电储全产业链及配套制造体系,仅单晶硅棒产能已近100GW、约占全球1/5,正在全力打造“中国新硅都”。③宁夏有独特的地理气候优势,利用这个优势,大力发展葡萄酒产业,已建成116个特色酒庄,年产量1.3亿瓶、国内产区排名第一,正在向总书记提出的“中国葡萄酒当惊世界殊”的奋斗目标迈进。大力发展枸杞产业,产量占全国55%,深加工产品已外销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基本形成了“世界枸杞看宁夏”格局。大力发展乳制品产业,奶牛存栏全国第六,生鲜乳产量全国第五,乳蛋白率、乳脂率等几十种指标位列全国前茅。④宁夏有丰富的文旅资源优势,被列为中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之一的水洞沟遗址、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的引黄古灌区,被称为“中国长城博物馆”的历代长城遗址、中国十大石窟之一的须弥山石窟、“东方金字塔”的西夏陵都独具特色,特别是红军长征最后会师地将台堡等红色基地,以及贺兰山岩画、沙漠旅游等景区已成著名文旅品牌。以上这些产业,是支撑宁夏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条件。
三是具有良好的发展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的10年,宁夏地区生产总值、地方财政收入、城乡居民收入普遍翻了一番,年均增长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特别是今年上半年,深入贯彻总书记“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重要指示要求,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第一时间出台“1+N”稳保促系列政策措施,迅速启动并全力打好“七大战役”,深入实施“大干40天、奋战200日”行动,全力以赴稳经济、保增长、促发展,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3%,增速全国第一,且量与质齐升,为历史最好水平。
下一步,我们将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正确方向,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寻找绿色增长点,着力打造绿色增长极,奋力走出一条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之路。
一是以产业转型引领高质量发展。按照总书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要求,以“六新六特六优”为重点,力争到2025年形成2个3000亿级产业、6个1000亿级产业、3个500亿级产业。
二是以科技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以建成“全国东西部科技合作引领区”为目标,力争到2025年R&D投入强度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各类人才总量突破100万人,国家高新技术及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2300家以上,科技创新平台达到700家以上,充分发挥创新第一动力作用。
三是以数字经济赋能高质量发展。宁夏是全国唯一的“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国家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双中心省区。我们将加快实施数字宁夏战略,力争今后5年数字经济占GDP总量达到30%以上,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
四是以优良环境服务高质量发展。宁夏已率先建成了贯通区市县乡村五级的政务服务“一张网”,所有企业开办实现1日办结,12项营商环境指标获全国标杆称号。我们将用好“中阿博览会”“中国(宁夏)国际葡萄酒文化旅游博览会”等国际国内平台,加快打造一流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好服务保障。
宁夏广播电视台记者:近年来,宁夏持续加大财政投入,用心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为老百姓解决了不少急难愁盼问题,请介绍一下在办好民生实事方面还有哪些具体举措。
张雨浦:这个问题我来回答。
“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对这项工作,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近10年来,将75%以上财力用于民生事业,累计支出9300多亿元,办成了一批利民惠民的实事好事。
今后5年,我们将从宁夏民生工作实际出发,重点实施居民收入、移民致富、教育质量、健康水平、文明素养、城乡面貌“六大提升行动”,让广大人民群众生活得更有质量、更加幸福。
一是让群众实现更加充分的就业。就业是民生的根本。全面推进就业创业服务提升工程,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劳务品牌促进就业“三项计划”,力争5年内城镇再新增就业37万人以上,让每一个有就业意愿的宁夏人都能通过辛勤劳动获得自身发展的机会。
二是让群众享有更加满意的教育。宁夏是全国首个“互联网+教育”示范区,教育信息化发展排名进入全国前6位。今后,我们将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力争2025年学前教育毛入园率、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分别达到95%、97%、95%。今后5年力争财政投入1000亿元以上,持续保证年均投入占GDP4%以上。
三是让群众获得更加优质的医疗健康服务。我们将着力推进“以医疗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加快全国“互联网+医疗健康”示范区和“三大体系”建设,实施一批重点卫生健康项目,优化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力争5年内主要健康指标、人均预期寿命等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四是让群众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归根结底是要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对宁夏来讲,就是要在兜牢兜实兜好社会保障网的基础上,重点缩小“三个差距”,提升“三个水平”。 一是着力缩小城乡差距,提升协调发展水平。促进城乡要素双向流动,确保农村居民收入增长高于城镇居民、脱贫群众收入增长高于农村居民。二是着力缩小山川差距,提升协同发展水平。坚持山川发展整体推进,力争5年内实现山区9县与引黄灌区13县均衡发展。三是着力缩小收入差距,提升共同发展水平。大力实施居民收入提升行动,力争2025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为全区各族人民共同富裕奠定坚实可靠的物质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