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64-0001 宁夏日报报业集团出版






上一篇         下一篇

以热爱践“四力”

——宁报集团“聚焦党代会 共话新发展”主题蹲点采访走笔

盛夏,用脚步丈量热爱的土地,每一帧、每一笔都是践行“四力”的生动注脚。

自6月27日起,宁夏日报报业集团派出6个全媒体蹲点报道小分队,先后深入银川、石嘴山、吴忠、固原、中卫市和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围绕“聚焦党代会 共话新发展”主题,通过通讯、特写、专访、一线调查、记者手记和海报、短视频等形式,生动反映各地贯彻落实自治区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的新举措新进展,广大干部群众坚持“实”字打底、“干”字为先,当务之急立说立行,长期任务久久为功,以钉钉子精神把工作做扎实、抓到位,确保党代会各项目标任务落地见效的实干精神。

在银川,蹲点小分队成员在2周多的时间里,深入科技研发基地、农村、社区等,与科技研发团队、村民、致富带头人、社区工作人员等深入交谈,谈变化、说感受、提建议,这是一次记者、编辑践行“四力”的锤炼,也是向基层汲取营养的现场学习。在永宁县闽宁镇,记者蹲点采访闽宁禾美扶贫车间负责人徐美佳,以一个人的成长经历展现出一群移民妇女的奋斗故事,展现了从山海相牵、真心帮扶的闽宁情,到新时代山海共促、共同富裕的新变化;在银川市第一家移民社区温棚,记者见证干部真帮、群众真学,共同奔赴美好生活的故事;在银川中关村双创园,记者探寻园区吸引众多高科技企业落户宁夏的原因,了解园区抢抓机遇,立足大数据应用、智能设备制造等领域发展的动力和未来;在西夏区兴泾镇十里铺村,看一个昔日贫困的移民村如何“长成”今日乡村旅游的品牌村……

7月5日,石嘴山蹲点小分队顶着32℃的高温,来到贺兰山腹地的大磴沟,山上绿意点点,山下树木成林。去年,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办公室对贺兰山生态环境整治和修复工作给予通报肯定:宁夏在贺兰山筑牢祖国生态安全屏障的战略决策和生动实践,也成为全国生态修复的十大典型案例之一,被自然资源部和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公布推广。石嘴山市生态保护林场管护员牛建银以亲身经历讲述贺兰山由黑变绿的喜人变化。小分队成员登上高高的山顶,钻进浓密的树林,用脚步丈量大地,接触最基层的群众,体会到石嘴山人改天换地的豪情壮志,用真情书写来自一线带着露珠、沾着泥土的稿件。

在吴忠市,蹲点小分队成员的脚步所及之处,是城市发展动力最澎湃的地方:昔日的利通区东塔乡白寺滩村,成为有稳定集体收入、具有西北地域特色的网红村,旧貌换新颜的背后是红色力量的“硬核支持”;年均降水量259毫米的中部干旱带核心区同心县“长出”一大片人工湿地,记者深入探寻旱塬变绿洲的秘密;荒山上建起智慧农业示范园,记者走访调研,看一只只小鸡如何让晓鸣禽业在红寺堡区建成全国最大的祖代种业基地的梦想落地生根;青铜峡市鸽子山片区,万亩葡萄地里孕育着紫色希望,葡萄酒文化旅游小镇建设正酣,产旅融合之路越走越宽……“每一次抵达采访现场,都会打起十二分精神,从细节中寻找深化主题报道的切口,用不一样的眼光记录奋进的宁夏故事。”蹲点小分队成员张国长说。

在固原市,蹲点小分队成员在西吉菜地蹲守一夜,记录铲菜工深夜作业的场景,从夜色深沉到晨光熹微,镜头记录着铲菜工奋斗的故事,也诠释着记者的初心和坚守;烈日当头,蹲点小分队成员不惧炎热,用文字和镜头记录固原避暑旅游的火爆,轻松的音乐、美丽的构图背后是他们汗水和跋涉的付出;固原遭遇特大暴雨,蹲点小组成员冒雨记录固原路政人员抢修水毁路面,让人不由心生敬意。

连日来,中卫小分队深入村镇社区、企业,看变化、听感受,捕捉新举措、新进展,黄河两岸处处显现着新面貌。在中卫工业园区,就像进入一个工业“社区”——“居民”是工厂,合作企业是“邻居”,在产业链上下游的“链接”下,实现原料和产品绿色循环,拓展合作新空间;在中宁县白马乡白马村,一个个绿皮红瓤的西瓜深受客户喜爱,富了村民、壮大了村集体经济;在海原县史店乡田拐村,红梅杏采摘、农夫市集直播带货等活动,吸引着游客体验乡村游,助推“农业+旅游”融合发展……基层热火朝天“干”的场景,激起了记者的共鸣,镜头快门频闪、亮点稿子频出,这是一次学习之旅、初心之旅,群众的笑脸和朴实的语言,让蹲点小分队成员深刻感受到了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脉搏和力量,也感受到了群众发自内心感恩社会主义好、共产党好的真情实感。

--> 2022-07-20 本报记者 徐佳敏 王玉平 张国长 谢 薇 房名名 杜晓星 何耐江 ——宁报集团“聚焦党代会 共话新发展”主题蹲点采访走笔 1 1 宁夏日报 content_25641.html 1 以热爱践“四力”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