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趁着烈日当空,彭阳县新集乡白林村村民李佰权从自家“粮库”里搬出麦子,倒在院子里的水泥地上晾晒。“今年产的麦子,够一家人吃五六年。”李佰权抓起一把饱满圆润的麦子“炫耀”道。
“之前种30多亩麦子勉强够一家人吃一年,如今种1亩麦子可以让一家人吃一年。”与土地打交道几十年,55岁的李佰权从没有想到麦子亩产能达到几百斤。今年,李佰权种的10亩麦子喜获丰收,亩均产量600斤。
李佰权选的麦种,是当地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引进的优良品种,产量高、抗病性强。播种时,农业技术专家到田间地头提供技术、施肥指导,协调大型机械深耕,让粮食产量水涨船高。
“原来种的是山坡旱地,现在种的是平坦梯田,雨水蓄在田里,保墒又增产。”李佰权说,除了良种和技术支撑外,高标准农田建设为粮食增产增收打下基础。今年,彭阳县推广种植12.8万亩优质冬小麦,总产量达到5800万斤。
彭阳县曾经一度是“山像和尚头,有沟无水流”的全国重点水土流失区。1983年彭阳建县之初,全县200多万亩农田中,平整的耕地不足3万亩,小麦亩产量一二百斤。
土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彭阳县统筹山水林田湖草路综合治理,把梯田建设作为蓄积天上水、发展生产、致富增收的主要措施,一代一代坚持几十年,实现水不下山、泥不出沟,变荒山秃岭为百万亩蓄水、聚粮梯田。
“昔日的跑土、跑水、跑肥的‘三跑田’变成保土、保水、保肥的‘三保田’,为粮食生产提供了生长沃土,冬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亩产量提高两倍多。”彭阳县农业综合开发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杨世红说。
彭阳县从基本农田建设中看到希望,围绕“农田”变“良田”,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2019年,彭阳县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以来,共建成高标准农田53.85万亩,占全县耕地面积的52.5%。
彭阳县把梯田建设与乡村振兴、退耕还林、机耕路、培肥地力、农业技术、产业结构调整等相结合,一体化推进,确保农田地平整、土肥沃、路相通,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
据彭阳县农业农村局统计,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粮食生产机械化率提高到90%以上,小麦、玉米、张杂谷、中药材等作物实现全程机械化种植,提升了农业生产区的集约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