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贺兰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决扛起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示范县重任,在乡村全面振兴样板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建设上开拓创新。望得见青山、看得见绿水的美好愿景,正在贺兰县大地一步步变成现实。
■ 擦亮黄河生态保护高质量发展底色
仲夏时节,万物丰茂。
立岗镇永兴村保护黄河生态志愿服务队再次整装出发。村“两委”班子成员、网格员、志愿者身穿红马甲,化身保护黄河流域生态的“使者”,沿着黄河堤岸开展生态保护志愿服务活动。
“过去,黄河水面上时不时飘着垃圾,鸟类很少。通过这几年的保护治理,鸟类多了。我是吃黄河水长大的,要让保护黄河的意识一代代传承下去。”56岁的老党员何光荣是永兴村人,他见证了环境治理下黄河生态发生的可喜变化。当村级保护黄河志愿服务队成立时,何光荣第一个报名参加。
和何光荣一样,新上任的驻村第一书记姜召会也是保护黄河生态大军中的一员。“我们队伍虽小,能量却不小。截至目前,我们村志愿服务队巡护黄河70余次,捡拾白色固体垃圾1000余公斤,驱离在黄河禁渔期垂钓人员10余次,驱离在重点防火区域活动人员20余人次。”
今年6月,贺兰县首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主题宣传实践月活动”启动仪式上,组织开展了“节水循环·立体种养”稻田放殖和“低碳环保·你我同行”健步行活动。通过动员全民广泛参与,厚植生态文明建设群众基础,引导全社会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形成崇尚生态文明新风尚。
“我们深入开展黄河流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农村污水处理设施持续完善。推广农业节水技术,河(湖)长制全域覆盖。水源地保护纵深推进,人工湿地生态效益显著。全县地表水国控断面水质达标率100%,6条重点入黄排水沟水质均达到自治区考核标准。”银川市生态环境局贺兰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以大地为“宣纸”、用秧苗做“颜料”,一幅秀美的田园图景在宁夏稻渔空间乡村生态观光园铺陈开来。园区将现代农业和旅游业结合,节水高效的“稻蟹立体种养”模式引领群众端起“绿饭碗”、吃上“生态饭”、鼓起“钱袋子”。得益于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10年前的盐碱地摇身一变成了鱼跃稻香、景美客来的生态观光景区。
“稻渔空间围绕‘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服务’的产业化经营方式,形成种植、水产、加工、电商、休闲农业、社会化服务等互相提升的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模式,实现一田多用、促农增收的农田新风景。”宁夏稻渔空间乡村生态观光园负责人赵凯表示,稻渔立体生态种养可以节省黄河水40%左右,园区将继续探索节水农业发展方式,让水稻、水产获得更大效益。
在新百商业广场项目建设现场,工人们挥汗如雨。“项目总投资6.4亿元,目前地下室负二层主体结构已建成1.8万平方米,负一层地下室工程主体结构完成1.6万平方米,地下室外墙防水施工已完成70%。”该项目现场负责人董涛介绍,项目预计明年7月建成投入使用,将创造千余个就业机会。同时,绿化率高达30%,将进一步美化城市环境,提升贺兰县的城市形象。
2022年,贺兰县谋划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项目172个,总投资216.6亿元,年度计划投资75.3亿元。黄河堤防安全标准区项目3个,年度计划投资0.9亿元;生态保护修复示范区项目23个,年度计划投资3.7亿元;环境污染防治率先区项目17个,年度计划投资6.3亿元;经济转型发展创新区项目116个,年度计划投资61.9亿元;黄河文化传承彰显区项目13个,年度计划投资2.6亿元。
■ 用实干作答乡村振兴大文章
这几天,立岗镇永兴稻谷产销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吴英平有些忙,他打造的全区首家花田香蟹主题公园里,宁夏虾蟹集散中心正在加紧建设。
花田香蟹主题公园以黄河文化为背景,以稻蟹共生为特色,建成后将是我区黄河流域一道亮丽的风景。近年来,吴英平在稻蟹立体种养上积极探索,在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他采用宽沟深槽稻蟹立体种养技术,每亩稻田效益可达1200元。在吴英平的带动下,全镇采取这一种养模式的水稻面积已达1.7万亩,经济效益显著。
“目前每亩稻田蟹产量只有三四十斤,而安徽、江苏稻蟹立体种养蟹的亩产量是二三百斤。因此,提高稻蟹立体种养蟹的产量,效益就会成倍增长。”吴英平表示,去年他与宁夏五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签订利用微生物提高稻谷品质产量的种植成果示范推广协议,每亩可减少使用化肥10公斤、除草剂20升,达到农药零污染。节水减排绿色优质的发展模式,为加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促进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保障黄河长治久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截至目前,合作社在本村及邻近的永华村、通义村、星光村、京星农场共流转土地3846亩,发展稻田养蟹项目。
眼下,洪广镇金鑫村3000亩西瓜种植基地迎来成熟采摘季。放眼望去,成片的瓜地里,浑圆饱满的西瓜躺在枝蔓间,长势喜人。“我今年种了金花和康乐两个品种,都是红瓤,汁水多、特别甜,单个瓜平均重量在9公斤左右。”金鑫村西瓜种植户张鹏介绍,去年他种了200亩西瓜,收入80万元,今年种植面积扩大到400亩。用有机肥种植出来的西瓜绿色无公害,深受消费者青睐。
“金鑫村土壤肥沃、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适合西瓜种植。我们积极引导农民种植优质西瓜发展‘甜蜜产业’,不仅鼓起了农民的‘钱袋子’,还让大伙看到了乡村振兴的希望。”金鑫村党支部副书记付新介绍,去年村里50余户西瓜种植大户收入都在50万元以上,还有五六户收入超过百万元。在西瓜种植大户的带动下,今年又有60余户村民加入种植西瓜的队伍。
西瓜产业是金鑫村村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村党支部积极培育致富带头人,通过流转土地集约种植,农户不仅有了稳定的土地流转费收入,同时还能在西瓜种植基地务工增加工资性收入。
近年来,贺兰县坚持党建引领,以乡村振兴为统领,“以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为目标,全面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不断致力发展西瓜种植等特色产业,打造“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布局,推动集体经济提质增效,助力乡村振兴行稳致远。
贺兰县高标准规划建设德胜新食品产业园,打造绿色食品加工优势区。推进枸杞、葡萄酒、乳制品、牛羊肉、水产品、果蔬等农产品初加工、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提档升级,加快绿色食品产业向价值链高端迈进。目前,枸杞、航空食品加工等9个重点项目建设如火如荼,打造兴耘田农产品标准化示范园、广银米业二期农产品深加工等7个田间地头农产品加工项目。同时,以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为核心,建设农业公园、蔬菜公园、渔业公园,打造枸杞小镇、稻渔小镇、花卉小镇、康养小镇、葡萄酒小镇,改造提升50个标准化产业示范基地,初步形成“一区两带三园六镇多点”的产业发展格局。
■ “石榴籽”家园盛开民族团结花
自治区第十三次党代会召开后,贺兰县第一时间学习宣传贯彻党代会精神,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坚持站位全局、多元宣传、示范引领、多点开花,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推动民族工作质量和民族地区发展质量实现“双提升”。
为增进各民族的团结和友谊,7月22日晚,在立岗镇农业产业园工作的彝族、白族、布依族等200余名各族群众共同欢庆“火把节”。
“我来贺兰工作已经8年了,贺兰人对我们特别好。”来自云南省楚雄市禄丰县的彝族打工者田丽说,当晚她与远在家乡的亲人视频通话,互相问候和介绍两地“火把节”活动。思念的线一头连着亲人、一头连着游子,两地群众同享节日欢愉,共度温情时光,实现“异乡过节,云上团圆”。
位于立岗镇的宁夏安品绿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宁夏全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宁夏自然之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是外来少数民族务工者聚集的企业,通过发展辣椒、菜心、西红柿、西兰花等蔬菜种植产业,既引进南方先进技术、促进经济快速发展,又接纳带动少数民族群众就业增收。
面对城镇化进程中,部分少数民族村民变居民后“技不如人”的不利局面,富兴街街道金河社区积极对接就业局、职业技能培训学校,组织开设技能培训班。
“我丈夫在外工作比较忙,我原来是一名幼儿园老师,但工作地方离家远,照顾不上孩子,我打算在家门口找个工作。”碧水云天小区居民马翠香参加社区举办的技能培训班后,在家门口的宁夏安欣物业服务有限公司祥和家苑服务中心客服部就业,月薪3000元。
贺兰县凝聚“石榴籽”合力,坚持宣传教育、实践养成、示范引领相结合,深入打造海亮、欣荣村、南梁台子“石榴籽”警务室、调解室,在企业打造“石榴籽”车间,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社会各领域。深入发掘各民族“一起走过、一起生活、一起实现”的贺兰故事,培育“结对认亲”“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家庭”等实践品牌,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全面激发各族群众、各行各业“百籽同心,紧抱相依”的正能量。提质扩面培新育优,耕耘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百花园”,坚持“经济社会发展到哪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覆盖到哪里”的工作理念,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创建工作的“纲”和“魂”,实施扩面提质、雁阵领航、品牌培优“三大行动”,着力构建以点串线、以线连片、以片带面的示范创建格局。
“我们在全市建设首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石榴云’传播中心,推进‘互联网+民族团结’行动,构筑各民族网上交往交流新平台。在银川电商物流园建立服务圈、朋友圈、爱心圈、成长圈四位一体的‘小蜜蜂社区’,3000余名快递小哥成为民族团结进步的宣传员、实践者,在大街小巷、千家万户间传播民族团结好声音。”贺兰县委统战部相关负责人表示,贺兰县把推动各民族群众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作为重要任务,大力弘扬“不到长城非好汉”的革命精神、“走好新时代长征路”的奋斗精神、“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实干精神,凝心聚力抓发展、携手奋进向未来,让共同富裕成为贺兰县现代化建设的鲜明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