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市兴庆区掌政镇掌政村村民马兴,70多岁了,还像个年轻人一样,穿着红马甲不知疲倦地奔走于小区各个地方。
“现在村里变化大得很。”说着他拿出一本泛黄的相册,翻出一张从前的照片。“那时我家还是自己砌的砖瓦房,一家5口人,盖了6间房,院子也是土路,一下雨周围都往进渗水,天一热就成臭水坑。”家里还是旱厕,夏天蚊虫满天飞,冬天冷,上个厕所都困难。马兴回忆起从前的日子,历历在目。
地没被征前,马兴家里种着15亩地,除了种植小麦、水稻等粮食作物,还种了2亩大棚蔬菜。但粮价低、蔬菜市场不稳定,有时赚,有时倒贴钱,一年忙到头也就挣3万多元,一家人勉强维持温饱。
转机发生在2012年。政府出资征地给掌政村建设安置房,每家1亩地补贴1.6万元至1.8万元,人均还能分40平方米的住房。为了保障大家的生活,村上统一办理了“失地农民养老保险”。村民按照不同年龄段一次性缴纳5年到15年的保险费用,每月能领800元至1500元的养老金。
就这样,掌政村建设了7个安置小区,占地2810亩,建成安置房屋2096套。马兴家里一共分了3套房,自己和老伴住在110平方米的楼房里,电视机、洗衣机、电冰箱各种家电一应俱全,儿子女儿就住在隔壁楼上。
同年,村里还建设创业园,吸引了133家大大小小的企业投资建厂。有做火锅底料的,有做专职客服的,还有包装企业。马兴的小女儿就在一家包装企业做枸杞包装,一月能挣3500多元。附近还有所学校,涵盖了九年义务教育。家里有孩子的,既能照看孩子,又能就近务工。
位于掌政村的银川鸣翠湖国家湿地公园,2005年对外开放,是西部地区第一家国家湿地公园,带动全村70%的人就业。在这里,年纪大一点的村民大多从事一线工作,比如保安、保洁,年轻一点的从事接待、讲解员等工作。最开始,这里只有几棵老柳树和几个鱼塘,到处都是白色垃圾。后来交由企业接管,通过带领周边村民退耕还湖,重新进行湿地生态保护。如今这里湖水清澈见底、百鸟翔集,前来游玩的游客络绎不绝,已成为掌政村的旅游支柱产业。
“下雨柏油路,脚上不沾泥。”马兴打趣地说道,现在他和老伴没事就在村子里的文化活动室下棋打牌,接送孙子上下学。兴庆区体育场就建在掌政村,里面有篮球、羽毛球等体育设施。村里不管老的小的,大家结束一天的工作后,都去体育场舒展筋骨,“日子一点不比城里人差。”马兴笑呵呵地说。
村里发展越来越好了,吸引不少年轻人返乡创业。康旭大学主修法律事务专业,去年他报考了村里的公益性岗位,觉得乡村也大有可为。除了做村里的行政事务,他还是志愿者团队的一员。掌政村志愿者团队有20多个人,年龄从18岁到70岁不等,谁家遇到急事、难事,大家积极出力帮忙。去年以来,掌政村先后获得“自治区文明乡村”“自治区移风易俗先进红白理事会”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