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着一条小路的两块田地:一块寸草不生,片片白色的盐渍,如同斑驳的“补丁”;一块绿意盎然,一人高的玉米正拔节抽穗,预示着一年的丰收。这是记者7月28日在石嘴山市惠农区燕子墩乡海燕村看到的一幕。
海燕村是自治区“十二五”生态移民搬迁村,也是惠农区最大的生态移民村。该村5200亩盐碱地亟待开发利用,先后有企业到此流转土地种植枸杞、苜蓿、燕麦草等,但均因土地盐碱化过重无功而返。
2019年,石嘴山市先农养殖有限公司主动承担社会责任,流转海燕村3600亩地,种植青贮玉米和饲草发展奶牛养殖业。
“由于这3600亩地大部分属于盐碱地,部分处于撂荒状态,公司连续两年投入100余万元,所种植青贮玉米亩产最多就1.8吨,盐碱程度过重的地块基本没有收成。”先农公司副总经理吴韶儒向记者介绍,“2021年,宁夏农林科学院专家团队介入,才让这片土地有了生机。”
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盐碱地改良研究团队负责人樊丽琴向记者介绍,课题组与先农公司合作,在海燕村实施“盐碱地水盐调控与生物改良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去年初见成效,轻度盐碱地上种植的青贮玉米,产量提高了30%。
指着眼前的玉米地,樊丽琴说:“今年,这块地的产量最少可提高50%,前面那块重度盐碱撂荒地上的青贮玉米、甜高粱、高丹草等饲草保苗率也达到了60%以上。”下一步课题组将针对顽固性盐碱斑消减、黏土障碍层的机械破除、适生耐盐饲草作物的节水高产栽培等技术展开研究,希望通过5年内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轻简化技术模式。
“这些技术应用后,我们这片盐碱地当年青贮玉米亩产超过2.8吨,今年预计亩产量能达到3.2吨,我们有信心在5年时间内,将这片盐碱地打造成高标准粮食生产示范基地,青贮玉米的亩产达到3.6吨至4吨。”吴韶儒说。
对于科技的神奇“魔力”,平罗县金茂源家庭农场负责人任剑也深有体会。10年前,他在黄渠桥镇通润村流转了1000亩土地,其中700多亩都是盐碱荒滩,为改良盐碱地,他到处寻找“良方”。“直到2016年,我们与樊丽琴老师合作后,情况逐渐趋于好转。目前,农场盐碱地栽培的作物出苗率由过去的40%提升到90%,保苗率由30%上升到80%,产量提高了60%。今年农场全部种了玉米,其中有170亩套种大豆,以目前的长势来看,丰收在望。”任剑说。
近10年来,宁夏农科院资环所盐碱地改良研究团队依托相关科研项目,提出了宁夏龟裂碱土节水抑盐与肥力提升技术以及“滴灌+开沟+原土回填+枸杞限根栽培”的碱化土壤节水生态治理技术,构建起了“节灌+化学降碱+覆盖控盐+有机无机培肥”的银北灌区节灌农艺改良盐碱地技术模式和“灌排协同+调理剂降碱+土壤培肥+养分综合管理”的银南灌区次生盐渍化土壤种稻改良利用技术模式。此外,还制定了宁夏盐碱土壤综合培肥、盐碱土紫花苜蓿种植、枸杞微咸水滴灌、盐碱地玉米高效栽培等技术规程,并形成了地方标准。
在青铜峡市良种繁殖场塘西分场,示范次生盐渍化土壤种稻改良利用技术2500亩,中轻度盐碱地上水稻增产15.6%左右,重度盐碱撂荒地水稻亩产达到450公斤;在平罗县黄渠桥镇、姚伏镇和惠农区辐射推广针对不同作物的节灌农艺改良盐碱地技术10500亩,油葵、玉米、广东菜心、芹菜等作物产量分别提高30%、18%、19%和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