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64-0001 宁夏日报报业集团出版






        

原州区:推进移风易俗为乡村振兴赋能

移风易俗为乡村振兴赋能。

移风易俗“最美家庭”。

让正能量产生大流量。

文明之风吹遍原州大地。

开展丰富多彩的移风易俗宣传活动。

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

“儿女幸福是我最大的心愿,只要女儿女婿日子过得好,我就心满意足了!”

“不能因为一点彩礼,为女儿女婿的家庭幸福留下隐患!”

“我想让女儿过得幸福,不想让她因为彩礼背上外债,增加经济负担!”

“我们只有一个女儿,对彩礼没有要求,唯一的要求就是对我女儿好。”

……

是选择儿女幸福,还是选择金钱?是争一时的“面子”,还是要儿女长久幸福?固原市原州区在推进移风易俗中,群众纷纷吐露心声,自觉抵制高额彩礼,倡导婚嫁新风。

成绩来自砥砺奋进,进步源于勠力同心。近年来,原州区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凝聚群众、引导群众、服务群众,持续推进移风易俗。

如今的原州区,喜事新办、丧事简办、孝老爱亲、厚养薄葬理念深入人心,文明风尚蔚然成风,乡乡有榜样、村村有典型,新理念、新思想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供了精神动力和支撑。

1 文明新风吹进千家万户

原州区深入推进移风易俗过程中,以14个乡镇街道为主阵地,重新修订148个行政村村规民约、41个社区居民公约,实行“1+14+189”工作模式,完善“四会”组织,规范“一约四会”制度台账和红白事宜办事流程,建立区、镇、村三级工作网络,让移风易俗推进有章可循。

“只有党员干部首先做到了,才能起到模范带头作用,要求别人的时候才有底气。”张易镇上马泉村党支部书记樊杰是一名有着20年党龄的老党员,他对推行移风易俗有着契合实际的理解。

近年来,上马泉村经济发展较快,基础设施日益完善,村民都住进了新房。虽然彩礼比周边村子低一些,但娶媳妇还是要花十几万元。

“高价彩礼成了农民的一个负担,辛苦半辈子给儿子娶媳妇,一下子就回到了‘脱贫前’。”樊杰说。

“推进移风易俗必须抑制高价彩礼,只有这样才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加速奔向小康。”樊杰以身作则,他二女儿大学毕业后考上特岗教师,出嫁时男方拿来8万元彩礼,樊杰夫妻原封不动地将彩礼返还给女婿。

“相比高额彩礼,儿女们过得幸福更重要。”樊杰出嫁女儿没要彩礼,亲戚朋友们都认为他白白把一个大学生女儿“送了人”。但他却不这样想,他总是以儿女一辈子的幸福为重,引导村民改变观念。

其实,樊杰“零彩礼”嫁女已不是第一次,他出嫁大女儿时也没要一分钱彩礼。有了樊杰支持,女儿女婿的日子过得红红火火,抽空就来看望他们夫妇,樊杰打心眼里高兴。

在樊杰等党员干部的带动下,上马泉村群众自愿遵守村规民约,每年都会涌现出一批移风易俗先进典型。

今年,原州区针对高额彩礼、高人情、大操大办、铺张浪费、讲排场、比阔气、厚葬薄养等陈规陋习,制定《原州区推动移风易俗抵制高额彩礼助力乡村振兴暂行办法(试行)》,发挥党员干部、公职人员“头雁”作用,以党风政风带动民风,让文明新风吹进千家万户。

2移风易俗成群众自觉行为

为了倡导移风易俗,讲文明、树新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喜事新办、丧事简办,破除陈规陋习,树立文明理念,原州区上下一盘棋,全力开展移风易俗宣传教育活动,树立文明道德新风。

“建立区、镇、村三级志愿服务队1065支,有5.58万余名志愿者活跃在各地,采取线下线上并举的方式,开展理论政策宣讲、文化文艺服务、助学支教、医疗健身、科学普及、法律服务、卫生环保等志愿活动,让移风易俗深入人心。”原州区文明办主任李成褀介绍。

开城镇寇庄村村民李存孝和贾淑琴夫妇生有两女一男,出嫁次女李晓菊时,李存孝夫妇坚持喜事新办,将男方订婚时送的彩礼全部陪嫁给女儿,还鼓励支持女儿女婿创业。

“不能因为一点彩礼,为女儿女婿的家庭幸福留下遗憾。”李存孝说。

“我特别感恩父母当时的决定。”李晓菊在父母的支持下,和丈夫在北京创业并安家,小两口的生活过得幸福美满。

为了做到精准宣传,原州区设计“扶智扶志促脱贫、文明乡风助振兴”“文明健康、有你有我”“倡导移风易俗、助力乡村振兴”等志愿服务项目,累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2万多场次,线上线下群众互动110万余人次,受益群众30余万人。

原州区依托148个行政村、41个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通过开设“道德讲堂”、设立“善行义举四德榜”,宣传引导群众弘扬文明新风,抵制高价彩礼,反对薄养厚葬、铺张浪费、大操大办、相互攀比,让移风易俗变成群众的自觉行为。

3现代婚俗新风深入人心

“嫁女不是为了彩礼,是为娃娃们今后的幸福生活。”原州区黄铎堡镇和润村党支部书记苗永俊在宣传推进移风易俗中率先垂范,“零彩礼”出嫁女儿,让村民心服口服。

“财从细处来,谁家都有婚丧嫁娶的事,不能只考虑表面风光,在摆排场时一定要考虑以后日子怎么过,幸福感重在内心,不是让别人看。”在苗永俊的带动下,和润村村民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参与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文明风尚蔚然成风。

为了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原州区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和村民代表大会、党员大会,宣传引导村民抵制大操大办、高额彩礼等陋习,推动移风易俗深入人心。

彭堡镇闫堡村村民安玉龙户籍在外地,但在村上常住多年,深受闫堡村村情影响。2021年11月,安玉龙出嫁女儿,没有要一分钱彩礼。

“婚姻不是买卖,只要子女幸福就行。”安玉龙拒绝将彩礼作为婚姻筹码,经常教育子女勤俭持家。他把大操大办的资金节省下来帮助子女发展产业、经营家庭。

闫堡村村民高军家有3个女儿,之前他认为拉扯女儿长大不容易,要高额彩礼一方面有面子,另一方面也为了养老。在闫堡村红白理事会的宣传下,加上他听到很多因高额彩礼导致新婚夫妻产生家庭矛盾的例子,高军思想发生了转变。

为了女儿的幸福,高军“零彩礼”嫁女。“对我来说,女婿和女儿日子过得好是最大的安慰,他们都是至亲之人,要彩礼没有必要。”高军说。

“这几年村民们转变了思想观念,改掉了高额彩礼的旧观念旧习俗,日子越来越好,腰包越来越鼓。”闫堡村党支部书记杨海霞说。

随着移风易俗的开展,文明氛围越来越浓,邻里关系和睦了,家庭矛盾减少了,小夫妻更恩爱了,处处洋溢着文明之风。

4 见贤思齐共倡新理念

今年,开城镇大马庄村村民马俊亮和董秀琴夫妇出嫁女儿时,只收了2万元彩礼。在女儿谈婚论嫁时,他们召开家庭成员会议,大家一致同意少要彩礼或不要彩礼。

“小两口成家不易,我想让女儿过得幸福,不想让她因为彩礼钱背上外债,增加经济负担。”马俊亮在女儿的订婚仪式上,说出了一个父亲的心声,他的做法也为当地开展移风易俗带了好头。

近年来,原州区通过发挥党建引领、党员干部带头、典型选树等方式,营造文明婚嫁新风尚。

发挥农村老党员、离任村干部、老教师、“两代表一委员”在治理高价彩礼、倡导移风易俗中的示范带动作用,号召广大青年争做新时代新风尚的倡导者、传播者和实践者,带动更多青年自觉抵制高价彩礼、倡导婚嫁新风。

张易镇田堡村村民田军科和妻子白小琴育有一儿一女。女儿田秀秀大专毕业后,与男朋友经过相识、相知、相爱,到了谈婚论嫁的阶段。在促成一段婚姻的过程中,彩礼、嫁妆是很多家庭绕不开的问题,但在田军科家,彩礼这件事变得很简单。

“我们只有一个女儿,对彩礼没有要求,唯一的要求就是你要对我女儿好。”当男方提亲并询问彩礼时,田军科夫妇拒收彩礼,“钱总有花完的时候,现在政策这么好,我们夫妻只有两个孩子,没有什么压力。再说我们还能搞种植养殖产业,不愁吃、不愁穿。”

原州区通过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积极倡导“婚事新办、白事简办、小事不办”的新理念。截至目前,创建各级文明单位、文明村镇、文明家庭等137个,评选各级道德模范、身边好人和“最美家庭”103个,选树移风易俗示范村、示范户43个。三营镇孙家河村被评为全国文明村镇,黄铎堡镇和润村被评为自治区文明村镇。

原州区把移风易俗作为“道德讲堂”的重要内容,点面结合、逐步推进,以文明家庭的“小气象”温润和谐社会的“大气候”;广泛开展“百孝之星”、道德模范、“最美家庭”等先进人物选树活动,通过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形成崇尚先进、见贤思齐的良好社会氛围,让正能量产生大流量,让文明乡风、淳朴民风、良好家风在原州大地盛行。

--> 2022-08-11 本报记者 剡文鑫 文/图 1 1 宁夏日报 content_31460.html 1 原州区:推进移风易俗为乡村振兴赋能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