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64-0001 宁夏日报报业集团出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沙漠变绿洲

在这里既可以在滚烫的沙漠上行走,又可以在清凉的湖水中畅游;既可登高遥望大漠长河,又可居下与绿洲相牵,尤其是夜晚,坐卧在如茵的草地上,或漫步桥头,看满天的星辰跌落在湖中,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8月11日,“乡村振兴看宁夏”主题采访团的宁夏灵武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之行,让所有记者叹为观止。

宁夏灵武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毛乌素沙地西南边缘,紧靠黄河与银川市,总面积148万亩。“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天上无飞鸟,地上无寸草。”是20世纪80年代以前这里生态环境的真实写照,未治理前的白芨滩不仅影响着黄河的安全,还对当地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的生产生活造成很大危害。

治沙,成了几代白芨滩人的使命和责任。最初为了固沙,白芨滩人将沙漠里原有的沙拐枣、柠条、沙柳压实在沙地上,但效果并不明显。后来,白芨滩人逐渐探索采用了“草方格固沙”技术,他们利用废弃的麦草一束束呈方格状铺在沙上,再用铁锹扎进沙中,留出三分之一左右的麦草竖立在方格四边,然后将方格中心的沙子拨向四周麦草根部,使麦草牢牢地竖立在沙地上。

宁夏灵武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副局长魏蒙向记者介绍,自2008以来,白芨滩林场治沙工作驶上“高速公路”,每年以2万亩的速度治沙播绿,把沙漠推远20公里,构筑起南北长61公里、东西宽20公里至30公里乔灌草相结合的绿色屏障,人工促进自然修复成效显著。“原本沙漠已压到了宁夏平原引黄灌区的边缘,再向前就到了百姓的庄稼地,现在沙都退回来了。亲眼见证了这一壮举,作为创造者之一,我备感骄傲。”魏蒙说。

60多年来,三代白芨滩人、八届领导班子坚持不懈防沙治沙,累计治沙造林63万亩,控制流沙近百万亩,森林覆盖率达41%,有效遏制了毛乌素沙地的南移和西扩,保护了黄河、银川河东地区的生态安全,成为科学治沙的样板区。

通过多年的探索,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构建了前沿沙生灌木林、近生活区乔灌混交林、经果林、养殖业、种植业、生态旅游“六位一体”治沙模式,实现了治沙与致富同步发展,“六位一体”治沙模式被国务院确定为促进宁夏经济发展重点推广模式。通过发展多种经营模式,不断增强自身造血能力,在沙区边缘拓展生存空间,发展果树、育苗、温棚等沙产业。

从防沙治沙到沙里淘金,白芨滩自然保护区走出了一条治好沙、管好沙、用好沙的“沙产业”发展之路,在沙区边缘拓展生存空间,形成了防沙治沙和林下经济的良性循环。

--> 2022-08-13 本报记者 张 瑛 实习生 朱子旭 1 1 宁夏日报 content_31785.html 1 沙漠变绿洲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