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走近你,就走进了一段辽远的岁月。
五百多年的光阴,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大明王朝的背影,早已模糊不清。
野草和荒凉,在贺兰山东麓的古战场恣意疯长,生生不息。
漫山遍野的坟茔,无言地诉说着这片土地千百年来一再上演的悲欢离合。
二
这是怎样的“长城”啊!
黄土夯筑,或以麻灰、青绿、黑褐色大小不一的石块间杂垒砌,从黄河西岸一直向西,绵延二十余里,在贺兰山脚下一座隆起的山头戛然而止。
仿佛一条疲惫的巨龙,匍匐在山河之间,沉重地喘息着。
远远望去,山头之上,傲然耸立的烽火台,像是高高昂起的龙头,饱经岁月的磨洗,已经成为贺兰山的一部分。
走近一点,再近一点。闯入眼眸的,是遍布沧桑的残垣断壁。斑驳的墙体,衰朽的根基,像极了风烛残年、举步维艰的老人,随时都有倒下去的可能。
难以想象,在遥远的冷兵器时代,一条绵延两万余里的长城,曾经庇护过帝国的万里河山。而眼前这些粗粝的砂石筑成的“土墙”,竟是万里长城的一部分。它曾经凭借贺兰山的威名雄踞一方,与贺兰山一起护佑一方子民,让征夫的思念有了凭依,让边地的凶险不再令人胆寒。
三
也许,五百多年前,在这段并不起眼的“长城”脚下,曾经伫立过一位威武雄壮的将军,他跃马扬鞭,统领万千雄兵,守护着帝国的疆域。
时光湮没了岁月,湮没了金戈铁马,湮没了烽火狼烟,也湮没了白发征夫的思念,湮没了戍边将军的万丈豪情。
五百多年后,杀声震天的古战场已然归于沉寂,旧北长城在薄凉的秋风中一遍遍咀嚼寂寞。
贺兰山下,黄河之滨,已然是万里河山一统,“长城”无分内外,边地不再苦寒。无数黄河儿女在这片热土上播种希望,耕耘理想,收获幸福。
秋日的阳光含蓄而热烈,给微微泛黄的野草涂抹上一层明亮的金黄,像是历史的注脚,飘忽不定,却又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