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治区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打造文化兴盛沃土,繁荣城乡文化事业,完善文艺创作引导激励机制。前不久,第十届宁夏文学艺术奖揭晓,作家们在不同的文学领域创作出大量优秀作品,新生作家不断涌现。
评委们坦言:宁夏文学由“高原”迈向“高峰”,并非一蹴而就的飞跃,而是一个需要宁夏文学界为之持续努力的过程。《2022宁夏文化发展报告》,对宁夏文学艺术的创作情况,尤其是2021年的创作情况进行整体审视,对创作主要经验和存在的普遍性问题,进行了总结和研判。
处于文学创作“平静期”的宁夏,如何进一步完善文艺创作引导激励机制,用文学的方式讲好宁夏故事,宁夏未来的文学创作之路当如何举步,怎样前行?
小说:创作题材较以往多了一些宽度和色彩
2021年宁夏小说呈现出相对稳定的态势,60后作家,尤其是70后作家依然是小说创作领域的中流砥柱,其创作份额占比超过八成。80后作家的人数逐渐增多,90后作家亦有不寻常表现。
“从小说创作关注生活的视野来看,2021年作家们试图向更为广阔的生活领域进发,创作题材较以往多了一些宽度和色彩。”宁夏大学教授郎伟认为,城市小说的书写者渐渐增多,动荡的心灵与微妙的情感,成为众多写作者进入“城市迷宫”的最佳通道。历史题材的小说成为2021年宁夏小说创作的新景观,就不多的几篇历史题材的小说来观察,宁夏作家的此类创作水准非比寻常。
近年来,“乡恋”书写和对乡土社会复杂问题的思考,一直是宁夏作家发现生活和描写生活的熟悉路径。“2021年的宁夏乡土小说依然呈现着新旧生活观念碰撞之下的西北乡村的诸多风景。只是,由于创作者的年轻化,小说内蕴的时代情绪表现得更为浓烈了。”郎伟说。
论及2021年宁夏的小说创作发展,一些作家的创作质量不同凡响。马金莲出版长篇小说1部(《孤独树》),中、短篇小说集2部(《白衣秀士》《午后来访的女孩》),并在《人民文学》《民族文学》《大家》等国内文学刊物上发表中、短篇小说13篇。石舒清的小说发表数量不多,但是题材的独特和作品所拥有的艺术魅力却让人格外流连。发表于《大家》第3期的《小说三题》依据历史材料,对3个历史人物的生平行迹进行了文学叙述。计虹几年前进入“城市文学”创作领域,迄今一直保持着比较良好的创作心态和创作质量。2021年她一共发表中、短篇小说6篇,除了《小嫂子》1篇是讲述乡土故事的,其余5篇(《我们的岸》《变脸》《煎炒烹炸》《经过春天的时候》《苏菲的小酒馆》)皆为城市生存状貌的传神写照。90后作家孔繁卿和马一平,是2021年宁夏文坛升起的“新星”,他们的代表作《玫瑰女人》和《洁癖》让人眼前一亮,形成了较为鲜明的个人风格。
在郎伟看来,就作家分布的文学地理空间而言,2021年,由于瑶草、郭乔、马一平等作家的出色“演出”,宁夏文学地理的“吴忠板块”已经悄然成形。“与近年来国内长篇小说创作所呈现的‘井喷’状态相比,宁夏的长篇小说创作一直处于发展不旺盛的状态,2021年出版的长篇小说屈指可数。马金莲的《孤独树》,张学东的《西西弗的石头》,王佐红、樊建民的《上口外》,高丽君的《沉默的黑板》是4部能够经得起谈说的本地长篇小说。”郎伟说。
诗歌:表达对日常生活的深切体验
诗歌是时代的产物,也是时代的心声。
从2021年发表在各类杂志期刊上的宁夏诗歌来看,宁夏诗坛的中坚力量仍然是70后诗人。安奇、杨建虎、马占祥、阿尔、西野、泾河、木耳曹兵、郭静、念小丫等一批70后作家在2021年发表的诗歌作品,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占据了很大分量。而90后诗人如马骥文、许婧、卢三鑫、马海莹、禾必等作为宁夏诗坛的新生力量,虽然不如70后、80后诗人有影响力,但一定程度上表现出后起之秀的潜质。
“这一批90后诗人大多属于业余写作,他们带着干净清新的气息,以细腻多情的口吻诉说着对生活的理解和热爱,虽然还不能形成强势的群体力,但已经能够看到宁夏诗歌的未来。宁夏诗坛在经强劲的70后与80后诗人群体雕琢后,不远的将来,希望所在仍然是90后乃至00后群体,诗人创作与平台构建的努力才能将宁夏诗歌推向更广阔的天地。”北方民族大学文化传媒学院副教授马慧茹说。
2021年,宁夏诗歌创作时刻关注本年度重要的历史文化事件,关注重大社会现实热点,表达对日常生活的深切体验,展现出普通人的情感流动。马慧茹认为,在诗歌创作中,关于生态书写传统与建设绿色家园的理想愿望这一类诗作仍占较大比重。“脱贫攻坚、共建家园中的历史记忆和艰辛历程,也在诗歌中有所体现,因闽宁‘山海情’引发的一系列文化艺术活动和成果继续刊出,既是对宁夏发展历史的艺术再现,又是紧跟脱贫攻坚时代洪流的真实呈现。”马慧茹说。
散文:整体呈现多维度再叙乡愁深情的格局
对于青年作家田鑫来说,2021年是持续丰收的一年,不但在全国一些知名刊物,比如《清明》《雨花》《延河》等发表了作品,还先后在《美文》《散文百家》《散文海外版》《散文》《散文选刊》等全国知名的散文专刊上发表了一系列散文佳作,《散文选刊》还推出了他的“散文特辑”。
盘点2021年宁夏的散文创作,从整体趋向上看,仍然延续着新世纪以来宁夏散文创作的本土化特色和发展脉络。但是,在主题、题材和创作手法上又发生了一些细微变化,呈现出多色调、多声部的散文场景。
从发表的数量上看,宁夏作家在散文创作上表现出了应有的热情,收获了一批散文佳作,2021年在公开刊物发表散文作品296篇,比去年增加了90篇,增加幅度较大。马金莲、田鑫、梦也、林混、李方、刘汉斌等11位作者的15篇作品被国内知名文学刊物转载。在散文作者的年龄跨度上,老中青三代都有新作发表,散文主题风貌仍然延续宁夏散文一贯的乡土纪事、人生感悟、写意抒情的传统。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赵炳鑫认为,新世纪以来,宁夏散文写作者尝试用智慧、真情以及思辨的方式,向多变的生活要素材,向主体的心灵深处掘进,通过对本土文化的再审视,对传统乡土的再开掘,对历史文化的再深情回望,对个体心灵的再观照,对人的生命意识和生存状态进行深刻反思,表达了这个时代宁夏文学的精神诉求。
赵炳鑫说,宁夏散文开始自觉告别乡土挽歌,介入现实生活,整体上呈现多维度再叙乡愁深情的格局,一些中老年作家的随笔因其具有思想厚度倍受关注,而一些年轻作者每每有亮点创新,也值得进一步期待。
努力从文学的“高原”迈向“高峰”
中国作协主席铁凝曾评价说:“宁夏是一片神奇的土地,这里是文学宝贵的粮仓,文学是这块贫瘠土地上的最好庄稼。”2016年5月,中国作协举办的“文学照亮生活”全民公益大讲堂的首课,便放在了宁夏。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自治区文联不断完善文艺创作引导激励机制,文学创作进入丰产期,连续获得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鲁迅文学奖、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中国儿童文学奖等重要奖项,呈现出万木同春、千帆竞发的局面。宁夏作家的许多作品被翻译成英、法、俄、日、德、希腊、蒙古等多种文字,在30多个国家出版发行。
谈及对宁夏文学的印象,第十届茅盾文学奖得主李洱认为,宁夏文学是既淳朴又优雅的,其中的抒情颇有中国古典文学的味道,特别坚实,甚至通过一种反抒情来达到抒情,这是宁夏文学的品质。
著名作家邱华栋表示,宁夏作家正站立在历史的重要节点上,见证并参与着时代的巨大变革,作家的创作要深入思考文学与时代的关系,深入思考自我与时代的关系。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围绕国家大局、社会发展、时代重大主题,深入思考时代命题、塑造时代形象、探索时代表达。
在宁夏作协主席郭文斌看来,近年来,宁夏文学创作逐步进入了“平静期”,宁夏的作家群体处于从容创作的状态,但也涌现出一批很有潜质的作家,“平静期”过后必然会迎来“高峰期”。
作为第十届茅盾文学奖评委之一,郭文斌说,作为中国具有最高荣誉、备受关注的全国性文学奖项,长期以来社会各界都比较关注,但宁夏作家至今无缘茅奖。“在第十届茅盾文学奖评选中,宁夏报送的5部长篇小说,评委总体评价不低,但因为实力不够在后几轮投票落选,也是意料之中。”郭文斌说,茅奖获奖和提名的长篇小说都是大体量,如获得提名奖的甘肃作家叶舟的长篇小说《敦煌本纪》,泱泱100多万字,所以体量上宁夏不占优势,在作者的知名度上宁夏作家也不占优势,知晓率不够,综合这些因素,目前我们宁夏作家的优势还是在短篇和诗歌上。
“长篇小说跟一个作家所在的地域的文化积淀有很大关系,宁夏作家在长篇小说的创作上,从体量上,历史厚重感、作者的知名度、规模性等方面,以及在作品的厚度、深度、艺术高度上,还有很远的路要走。”郭文斌说。
郎伟认为,必须下大功夫培养更为年轻的宁夏本土作家,这是一个艰巨的任务,也是宁夏小说重新崛起的保证。宁夏的小说家们必须认识到,智慧小说的写作时代已经到来,要想成为一个优秀的写作家,不仅要在写什么上下功夫,也要在怎么写上下功夫。
宁夏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所副研究员许峰说,宁夏的长篇小说普遍缺乏文化自觉意识,特别是有关现代性的知识话语,宁夏作家长期处于屏蔽状态。如何在一个平凡的故事中开掘出人类共同的生存经验,这是宁夏长篇小说需要解决的艺术难题,也是宁夏文学走向更为阔大高远境界的必经之路。
马慧茹认为,多数宁夏诗歌立足宁夏本土,基本以书写宁夏地方文化为主,创作视野的广度和深度还有许多舒展空间。宁夏诗歌界在全国诗坛的知名诗人还比较缺乏,尤其是来自基层的诗人较多,他们对生活的体验和理解虽敏感深刻,但其诗学理论及创作技巧还需进一步培养和提升,才能有望跻身全国诗坛大家之中。
赵炳鑫说,对于散文创作来说,我们的作者大多还走不出原乡情结,乡土的浪漫叙事已经成为他们的创作惯性和思维定势,无法挣脱乡土的羁绊与粘滞,归根到底,还是我们的作家们缺乏文化现代性观念的洗礼。
“当代散文对创作主体的要求早已经超出了写自我经验,发小我之情的边界,它要求创作者要有现代人本主义思想,要有文化现代性观念,要在更高层次上关注人以及人的精神困境,这无疑对我们的作者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赵炳鑫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