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64-0001 宁夏日报报业集团出版






        

骑行“翻红”,会成为下一个新风口吗

外地游客在“I Love Yinchuan”灯牌前拍照留念。

贺兰山下健身步道成为市民“健身+微旅游”的好去处。

银川市兴庆区典农河滨水景观公园内,市民在健身步道散步、骑行、慢跑。

骑行爱好者穿行银川市兴庆区兴仁巷。本版图片均本报记者 王鼎 摄

↓银川市西夏区镇北堡林草试验场中,“彩虹色”道路两旁葡萄生长茂盛,景色宜人,成为人们户外运动打卡的好去处。

立秋以来,银川的傍晚愈加凉爽,城市中骑行运动的热度在不断增加。

清晨傍晚,在十字路口,在小微公园,总能看到装备齐全的骑行爱好者,在运动中为城市增添了活力。

伴随着绿色环保理念深入人心,常态化疫情防控背景下,露营、飞盘、骑行等户外活动成为城市休闲新热点。特别是今年春夏以来,骑行“翻红”。与以往“便捷且环保的交通”出行方式不同,这一次,“骑自行车”转型升级为骑行运动,并成为当下最受年轻人喜爱的生活方式之一。那么,我们生活的城市,是骑行友好型城市吗?叠加了健身、休闲、社交、竞赛等多种属性的骑行运动会成为下一个新风口吗?

骑行在银川是怎样的体验?

戴上头盔、手套、护目镜,穿好专业骑行服,骑上一辆国产“入门级”公路车,在立秋后一个工作日的傍晚,记者开始了在银川骑行的体验。

体验第一站,记者来到兴庆区典农河滨水景观公园,开始了一场“迷你环湖骑行”。夕阳余晖下,典农河波光粼粼,河两岸草木葱茏,阵阵小风把晚霞与草木清香和水汽揉匀了,吹进心里。

蝉鸣鸟叫声、散步谈笑声、慢跑脚步声、孩童嬉闹声以及单车花鼓声交织成一首民谣小调。

置身大自然的怀抱,可以让人卸下一天的疲惫,让心清零。

典农河滨水景观公园是不少资深骑行爱好者推荐的“打卡地”。问及他们喜欢在银川骑行的原因,回答几乎都是,始于“运动”,忠于“环境”。

作为一项户外运动,骑行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比较高。近年来,宁夏在环境治理与生态保护上下的功夫,正一点一点反映在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中。以银川市为例,近年来,共建设综合性公园21个、广场11个、小微公园113个,建成406公里绿道和427公里道路绿化,“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目标基本实现。数据显示,银川市建成区绿地率和人均公园面积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天色渐暗,记者结束“迷你环湖骑行”,从典农河滨水景观公园,骑向兴庆区兴仁巷——“老银川”味道浓郁的街坊巷道。

一路上,途经亲水大街与黄河路。记者的码表显示,平均移动速度为19.3公里/小时,身旁共享单车和电动车呼啸而过,外卖骑手“风驰电掣”。

“这种情况在上下班高峰的时候更明显。”银川市民李女士是一位“新近入圈”的骑行爱好者,她告诉记者,自己家住西夏区,单位在兴庆区文化街,以往每天乘坐公交车通勤。入夏后,她花了5000元左右购置了一辆公路车,减脂通勤两不误。闲暇之余探索城市意趣,“走路太慢,开车太快,骑行刚好”。

大约花费26分钟,记者骑行至兴仁巷,修整一新的道路两旁张灯结彩。滋滋烤肉声、划拳行令声、店家招呼声此起彼伏,“唐徕老街坊”像是一张熟悉而舒服的旧沙发,让人们卸下一身疲惫。

兴仁巷的骑行道被涂成明亮的蓝色设置在路台上,夹在一排餐厅和一排夜市摊位之间。此时,有生意火爆的烧烤店把桌椅摆放在店门口的骑行道上,满足顾客户外乘凉的需求。

此时,问题来了。如果记者骑上骑行道,要完成从占道摊位、熙熙攘攘的撸串顾客中巧妙穿行的“技术考验”,同时还要谨防与突然夺门而出的醉酒顾客撞个满怀的风险。如果不骑上骑行道,马路一旁划定的停车位已经占据了紧靠路边的路面,马路中间骑行不仅不符合规定而且也危险。

城市规划并非一成不变,或许由点及面,在思考城市生活新时尚与原有城市交通格局、公共设施配套之间的“互动”中,为新的可能性预留一些发展空间,会让城市建设得更妥帖。

离开兴仁巷,记者向北骑行,途经北京路、正源街、贺兰山路,直至位于宁安北街的金水桥。眼前是万家灯火,身边是水上公园,骑行速度达到30公里/小时,随着踏频带来从心所欲的自由感,耳旁的风声就仿佛城市在运动时的呼吸声,这样的瞬间让我感到,“我与我的城市同频呼吸着”。近22时,同样装备齐全的骑行者多了起来,擦身而过时,大家互行注目礼,又在下一个路口各奔东西。

伴随着团结路中的“I Love Yinchuan”灯牌的闪烁,记者此次骑行初体验结束。

当换一个方式与城市互动时,会发现一座骑行友好型城市的建成以及骑行运动的高度普及,是基于环境优美、城市设计先进建设合理,甚至是体育相关赛事、活动的定期举办等因素合力达成,由此也会反映出人民物质生活水平达到一定水平,对精神层面以及绿色生活方式有着更高的要求。

“骑”乐无穷带火了什么?

走进银川市一家自行车车行,不少顾客在挑选心仪的车型与配件。更引人注目的是店内一整面“荣誉墙”,墙上悬挂、摆放着各类奖牌以及荣誉证书、奖杯。

“其实有些奖还没全摆出来。把它们放这里就是想鼓励大家一起把骑行队伍不断壮大起来。”宁夏自行车协会会长王海利言语中难掩对骑行的喜爱。

王海利是一位有着24年骑行经验的“行家”,从省队退役后,一直致力于推广骑行运动。如今经营几家自行车车行,常组织协会会员一起承办或参与相关赛事活动,是骑行圈中的“大咖”。

“疫情以来,特别是去年到今年,骑行在群众运动中的热度更高了。光是我们掌握的数据,去年一年银川市公路车、山地车销售大约2万辆。”王海利说,这其中包含了学生群体购买的基础代步自行车,不少是做了功课有备而来的“入圈”爱好者,进店会直接咨询中高端进口品牌的车架、变速器等配置情况,价位也是从1.5万元起步,且不能“随时取车”。

亲民的自行车为何一下成了“轻奢品”?

王海利告诉记者,随着国内骑行运动热度的飙升以及对相关配件的品质需求,使得进口品牌配件的紧缺成为当前常态。“这与国内自行车品牌发展有关。”王海利坦言,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国产自行车品牌以生产性价比高、附加值低的通勤车为主,涉及到高端自行车,车架、变速器、零配件仍以进口为主。

“会骑自行车的人很多,但骑行运动在国内却是正在兴起的小众运动,面对这样的市场热度,或许国内品牌正在抓紧调整,加强技术来应对。”铁骑体育负责人朱涛认为,运动自行车市场配件难求的情况,取决于这一运动的普及程度与市场反应之间的矛盾。

出于对骑行运动的热爱,也是看准了当前的“体育经济”机会,朱涛辞去工作开始创业。

“政府对体育产业是很支持的,就拿骑行来说,我们身边的骑行道、慢行道越来越多,相关的赛事也在举办,骑友组织的发展也很活跃。”朱涛说。

与王海利从运动员“转型”为骑行运动推广并开展综合性经营之路不同,朱涛的创业之路瞄准了“一步到位”,成立中高端自行车专业定制化工作室,满足一部分骑行爱好者的个性需求。

当有顾客想要选择一辆中高端运动自行车,就需要请专业人士进行一系列数据评估,结合顾客喜好定制而成。比如,朱涛会对骑行者的身高体重体能等参数以及对骑行舒适度、踏频的诉求等,帮助骑行者找到最合适的车辆设定,大到车架、变速器、尾灯、码表选择,小到骑行习惯姿势和调整把立角度都要全程服务。

此外,锁鞋、骑行服、眼镜、手套、头盔、水壶、运动手表、运动相机等一系列的骑行附件都要与之相配,而这些每一个种类价格都不同。

“也有顾客带着‘拼装备’的心态来选择,但是我还是会建议顾客选配专业装备做好保护就好,更多注重运动带来的健康和快乐。比如我自己,从练习骑行恢复健康,到参加铁人三项比赛,不断挑战自己的体能或者技能的上限,而不是装备的上限,这才是体育的魅力。”朱涛说。

“玩车”的投入是没有上限的。比如高端自行车最显著的优势是“轻”,在朱涛的工作室,记者见到一辆2万元的国产碳纤维及其特殊的排叠工艺塑造的公路车,两指轻轻一捏,就可以整车拎起。近一段时间,前来向他咨询3万元、5万元乃至10万元以上运动自行车的顾客不少,买了公路车再买山地车的顾客也很多,“有点像一种潮流单品,反映着人们的个性、品味,甚至社交圈”。

潮流一过是否会市场遇冷?

“我对骑行的发展很有信心。”朱涛认为,当前,宁夏疫情防控工作做得很好,这是发展的“安全感”。同时环境优美,相关的骑行赛事活动也在举办,人们生活水平逐步提高,骑行文化的高度普及只是时间问题。

与运动自行车市场的火热略成正比的,还有对骑行运动场所以及路线设计的需求。

王海利回忆起多年前的骑行活动,贺兰山滚钟口、苏峪口是大家常去的路线。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体育+文旅”的双向促进效果正在凸显。

“在贺兰山下有很多酒庄和葡萄园,骑行过去就像是一场度假。”对此,朱涛表示赞同,他在给一些骑行爱好者当教练时,也会组织大家参加在景区举办的骑行活动,薰衣草庄园、滨河黄河大桥、贺兰山运动休闲公园……每到一处,“银川还有这么美的地方!”成为大家的共同感叹。

骑行的益处诸多,比如户外有氧运动,不易产生运动损伤,对人的心肺功能也有好处。同时,有利于节能减排,以及减轻交通压力,那么如何让它的益处产生叠加效应?

“希望能够进一步挖掘‘体育+’的潜力。”王海利表示,加大体育与文旅、康养、教育等领域融合,会释放更多的创业就业机会。他希望有关部门多组织专业性的骑行赛事,从而带动群众性赛事活动发展,让更多人感受竞技体育的魅力,并通过联赛形式,长期发展下去,形成宁夏独特的“骑行运动文化”。

部门回应:

让群众的生活更有活力

骑行运动爱好者的诉求,市民对城市发展的思考,如何促进户外运动发展……带着问题,记者走访相关部门。

“当前,参加全民健身活动成为广大群众实现美好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居家健身,户外骑行成为新时尚,骑行运动爱好者越来越多,不仅提升了城市活力,还呈现了健康宁夏之美,我们也建议更多群众加入到骑行中来。”自治区体育局群众体育处副处长雍志存也关注到了骑行运动的“热度升级”。

体育是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和促进人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近年来,自治区体育局大力建设群众身边的体育设施,来满足广大群众的健身需求,推动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发挥体育力量,助力健康宁夏建设。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区骑行爱好者达10万人,今后我们要加强公共体育设施建设,为广大骑行爱好者提供更加便利的骑行条件。”雍志存表示,将通过支持体育社会组织,加大对骑行运动的推广和普及力度;采取举办骑行赛事活动和科学健身指导服务等措施,带动更多的群众参与到骑行队伍中来,使骑行运动项目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体育产业发展。

而对于市民对户外运动环境的期待,银川市绿化养护管理站工程管理室主管金树森表示,在2015年以前,进行道路景观设计时,更多地会考虑是否与其他景观设计景色和谐,而现在设计时,会根据道路所处位置,将群众通勤、运动等方面因素综合考虑。比如,在银川市的百余处小微公园中,跑步、羽毛球、篮球、骑行等运动需要的基础设施,甚至孩子们游戏娱乐的地方都有体现。

“推荐大家到西郊森林公园去看看,那里很适合户外运动。”金树森介绍,西郊森林公园位于西夏区新干公路以西,北京西路以北,绕城高速以东,贺兰山路以南,是银川市规划建设的四大郊野公园之一。在规划建设之初维持了这片林地的原生态,目前有200多个种类,上百万株树木,几乎囊括了所有的本土树种,公园里的温度和湿度和市区里相差很多,将成为银川市西郊的又一处“避暑胜地”和“天然氧吧”。

“十四五”期间,银川市将把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示范市建设机遇,聚焦建成国家生态园林城市这一目标,到2025年底,力争城市建成区绿地面积达到9401.83公顷、公园绿地达到3492.44公顷,建成区绿地率、绿化覆盖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分别达到41.5%、42.35%、17.25平方米/人。其中,将建设一批郊野公园、综合性公园、湿地公园、小微公园,完善城市绿道建设,形成“十分钟、半小时、一小时”绿色休憩圈。

据相关报道显示,北京、无锡、天津、南京、成都等城市相继编制出台了有助于发展骑行的建设规划。如无锡市于今年6月启动了《无锡自行车友好城市近期建设规划》的编制,为市民营造更加安全、舒适、自由的骑行环境,助力无锡朝着自行车友好城市迈进。

对此,银川市体育局副局长孙宏刚认为,银川市也具备成为自行车友好城市的条件。

“银川非常适宜骑行运动发展。这里地势平坦,城边有山有河湖,环境质量、道路质量都很好。”孙宏刚介绍,目前银川市常规骑行运动的人数在2万人左右。

近年来,银川市体育局积极参与或组织在黄河岸边、贺兰山下等地开展专业性及群众性赛事活动,促进群众体育发展。特别是2020年“首届市民运动会自行车比赛”、2021-2022年连续举办“沿黄城市自行车挑战赛”等已产生良好社会效应。

孙宏刚介绍,目前,银川市主城区健身步道建设近300公里,其中,骑行道长106.07公里,“随着群众对绿色出行的需求更丰富,我们也会在硬件、软件,以及政策上继续发力,比如在市政建设中,也会专门建设慢骑道等,来推广更多类型的户外健身运动。”

孙宏刚认为,市区内的出行,一般对速度、距离等有所限制,主要是满足大家的“微骑行”和日常出行需求。在城郊更为广阔的风景中,将会骑得更自由畅快,安全度也会更高,能体会到更多的骑行运动乐趣。

由自治区体育局主办的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自行车邀请赛暨美丽新宁夏自行车联赛正在筹备中,将于9月3日正式举行,这是否会成为一次助推体育旅游深度融合、推动自行车项目多元发展、打造体育竞赛表演品牌的赛事?让我们翘首以待。

--> 2022-08-24 本报记者 王 溦 1 1 宁夏日报 content_33730.html 1 骑行“翻红”,会成为下一个新风口吗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