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坚定地沿着“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道路走下去,足够努力、足够坚持,就一定能够拥有“绿水青山”!
“雨水总是绕着银川走”,这是过去人们戏谑银川一年四季少雨的玩笑话,可今年,这句话变成“又要下雨了”。简单一个“又”字,既是对银川近期多雨天气的真实反应,也是对银川气候环境悄然变化的由衷感叹。
其实,仔细观察可以发现,近年来,我们身边的“又”字何其多:首府又现“七十二连湖”盛景;固原市漫山遍野的山花又开了;浑浊的黄河水又清澈了许多;伤痕累累的贺兰山又披上了绿装;又一家企业转型升级成功;又一个人工湿地投入使用……一个个“又”字,说明宁夏的“绿色”元素正在逐渐增多,也证明了,只要坚定地沿着“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道路走下去,足够努力、足够坚持,就一定能够拥有“绿水青山”!
来之不易的“又”字让人欣慰,然而,挥之不去的“还”字更让人忧心。比如,还有雾霾天出现;还有水体水质不达标;还有个别企业违规排放不落实减排主体责任;还有单位消极应付环境整改;还有地区认为环境治理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便产生了“歇一歇”“放一放”的思想;甚至还有人在遭遇经济发展的压力时,打起了重走老路的歪主意……在生态文明建设被提到前所未有高度的当下,竟然还有人对其重要性思之不深、悟之不透、行之不力,着实让人痛心。反观现实中不断出现的惨痛案例,我们更应警惕,生态文明建设虽成效显现,但困难和问题依然不少、形势依然严峻,任何思想动摇、行动松劲、妄图“开个口子”的行为都会付出惨重代价,甚至前功尽弃,必须坚决摒弃、坚决禁止。
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自治区第十三次党代会将生态环境建设列入“三区建设”“四新任务”“五大战略”“九大支撑重点任务”,及至目前,自治区领导带队暗访检查生态环保问题,派出督查组督导推动全区生态环保问题排查整治工作……一系列政策行动,表明了我区维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的坚定意志,也再一次释放出强烈信号:生态文明建设是“国之大者”,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决落实党和国家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部署,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是发展的必然选择。保持战略定力,坚持方向不变、力度不减、标准不降,绘就环境优美新画卷,更是加快推进先行区建设、努力建设美丽新宁夏的不二选择。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对于地区发展而言,做好环境治理工作,不仅能提升群众居住的舒适感和幸福感,凝聚起民心,还能成为地区形象的天然广告,吸引更多的项目和资金推动本地区发展。更何况,生态环境修复和改善,是一个需要付出长期艰苦努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坚持不懈、奋发有为。因此,不管什么时候,各地各部门都要提高政治站位、自我加压,从根子上解决思想认识问题,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拿出高度负责的精神、壮士断腕的决心、破釜沉舟的勇气,下大气力解决好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拿出真功夫推动产业绿色发展,确保把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各领域。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破坏生态环境留下的伤痕还未愈合,保护生态环境带来的美好才刚刚开始。未来,把绿水青山建得更美,把金山银山做得更大;还是心存侥幸,墨守成规,在牺牲环境换发展的老路上坐等淘汰?怎么选,答案不言而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