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64-0001 宁夏日报报业集团出版






上一篇        

守护好黄土高原“天然水塔”

初秋,六盘山国家森林公园青山连绵、云雾缭绕,仿若烟雨江南。8月25日,回到单位休息一晚的六盘山森林资源综合监测第一组组长王喜宏和队员,在完成红峡国有林场辖区头道沟和二道沟沟掌之间的新设25596号样地调查后,再次向西峡国有林场样地调查点出发。

今年,六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通过开展森林碳汇调查、森林覆盖率调查、森林资源综合监测调查、人工针叶林普查、外来入侵物种监测等多项调查,排摸森林资源底数,为六盘山地区林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六盘山是全国“两屏三带”生态安全战略格局中“黄土高原—川滇生态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黄土高原上的“一颗璀璨明珠”。在宁夏境内长约110公里,宽5公里至12公里,重点生态功能区总面积135.7万亩,是宁夏面积最大的天然次生林区、动植物和水资源最富集的区域。

“早期,由于管理机制不畅、当地群众保护意识不强等多种因素,人为破坏严重加之自然灾害,六盘山林区多为残败的天然次生林。”六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1958年以来,在国家生态保护政策支持下,通过一代又一代造林人接续努力,六盘山地区的生态逐年改善。

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六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坚持生态保护与修复,在“植绿”“增绿”“护绿”三个方面持续发力,实施水源涵养林、三北防护林、六盘山生态保护长廊建设、400毫米降水线造林绿化等重点工程,六盘山生态发生翻天覆地变化,森林覆盖率从64年前的27%增加到现在的64.5%;森林面积从36万亩增加到135.7万亩;活立木蓄积量达270万立方米,占宁夏活立木蓄积量50%以上。

统筹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封山育林、封山禁牧、“绿盾行动”、资源管理、资源监测等政策措施,采取“传统+创新”“人防+技防”相结合,杜绝牲畜入山入林,促进自然恢复,增强植被天然更新能力,植物群落良性发展,生物多样性逐渐显现,实现林区健康长远发展。

(下转第三版)

(上接第一版)

六盘山孕育大小河流60余条,水资源总量5.82亿立方米,占全区水资源总量的一半;每年有2.9亿立方米的径流注入泾河、渭河和清水河,自主调节水量1.4亿立方米。六盘山水质优良,是宁夏唯一水源可外调地区,是宁夏中南部引水工程水源地,每年创造的服务价值达到51.07亿元至78.17亿元,滋养着陕甘宁3省区18县800多万百姓,是黄土高原名副其实的“天然水塔”。

据六盘山森林生态定位站长期连续观测研究,六盘山水源涵养林在进行呼吸作用的生理过程中,每年可吸收固定二氧化碳55万吨,释放新鲜氧气147万吨,每年可吸收二氧化硫1.19万吨,吸收氟化物538吨,吸收氮氧化物408吨,吸收粉尘100万吨,为固原市及周边地区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

如今,六盘山里繁衍生息着金钱豹、林麝、黑鹳、胡兀鹫、金雕、中华鬣羚、红腹锦鸡、马鹿、勺鸡等陆生脊椎野生动物363种;无脊椎动物3554种,高等植物1224种,动物资源占全区动物资源总数85%以上,是构筑西北乃至全国生态屏障的重要生态廊道,被冠以“天然氧吧”“高原绿岛”“天然水塔”“西北种质资源基因库”“野生动植物王国”等美称。

--> 2022-08-28 1 1 宁夏日报 content_34181.html 1 守护好黄土高原“天然水塔”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