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64-0001 宁夏日报报业集团出版






上一篇        

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半个多月来,宁夏504名医护人员支援海南疫情防控工作的消息,时刻牵动着宁夏人民群众的心。

在抗击病毒的最前线,除了与病毒争分夺秒抢救患者,为海南人民筑牢生命健康安全防线,他们还肩负着一项艰巨的任务:做好院感防控,确保医疗队504人不被感染。

“援海南医疗队员来自全区各地不同医院不同科室,来到海南之前医生护士之间互相不熟悉;众多不同类型的感染者在方舱医院中进行筛查、隔离和接受治疗,院感防控难度大大增加;而当前奥密克戎变异株的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因此要实现‘零感染’目标,任务之艰巨、压力之巨大,难以想象。”宁夏支援海南医疗队联络员郑晓毅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8月16日,宁夏医疗队到达海南,被安排和海南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共同接管海口方舱医院后,医疗队立刻认识到院感防控工作的重要性,并作出了安排部署。

从8月16日下午抵达海南驻地,至8月17日晚上,宁夏支援海南医疗队两天两夜几乎没有休息,一边完善工作流程,一边进行人员的培训。

“战场上没有失误重来的机会,必须熟能生巧,唯一途径就是反复练习。”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院感科副科长寇华伟是宁夏支援海南医疗队院感工作负责人,在正式入舱之前,她紧盯每一位队员的自我防护动作细节,穿脱防护服的顺序、护目镜的使用、手部以及皮肤的消毒等等,一个动作不到位就要重新培训、考核;每天排班,没有轮到的队员必须继续培训,不得放松。

队员王彬曾有援助湖北的工作经验,她主动请缨担任院感防控工作小组的负责人,从医疗队员进入方舱医院开始,她就要从外围区域开始巡查,队员们穿脱防护服是否规范、手消是否做到位、每日健康检测有无异常,在舱内作业时,是否存在职业暴露风险,医疗废物及舱内垃圾如何处置,驻地人员的闭环管理、环境的清洁消毒,包括患者在入舱后是否有其他并发症、有无可能发生的舱内感染隐患和风险等等,每个细节都要多看一眼,力求每日走遍方舱的每一个角落,不落下每一个细微之处。

“压力特别大,真的是时刻都保持紧张。每天晚上,必须要等到凌晨1点再睡,因为要关注我们医疗队的微信群里,有没有人说排班有没有变——如果第二天进舱排班有变化,那说明有队员的健康码变色,出异常状况了。”王彬对记者说。

为了确保院感防控到位,王彬对队员们的要求是,尽量少说话、不能笑、不挤眉弄眼,要将口罩“焊死”在脸上。“说话、做面部表情动作,都有可能让口罩漏气,这在病毒浓度非常高的方舱之内,是非常危险的!”在工作中,如果发现有队员的口罩湿了、面屏松了,她会立即要求队员停止工作、迅速出舱。在出舱的时候,尽管看到大家都累得精疲力尽,但越是在这个时候,王彬越是紧盯队员的每一个动作,手消、脱防护服的步骤,一点都不能乱。

王彬坦言,这样的工作态度很可能让对方不舒服,但为了确保队员们的健康安全,她宁愿自己做“黑脸包公”。

“我常对队员们说,新冠病毒变异株非常狡猾,我们必须提高警惕,把细节要做到极致。要知道意外永远比明天来得早,有什么及时汇报,不要逞强。而每一个人对自己的一言一行高度负责,就是对集体的负责,对大家的健康安全负责。”

记者从宁夏援海南医疗队了解到,为了切实将院感防控要求落实到位,医疗队要求每位队员进舱工作时及时查找问题,每天晚上召开例会进行汇报、讨论,并在第二天工作中及时改进。“在我第一次带班进舱时,发现大家在脱防护服的环节脱鞋套有点困难,存在气溶胶传播的风险,于是建议医疗队在舱内一脱间备上剪刀,让队友们可以用剪刀剪开鞋套、迅速完成一脱动作。第二天,我发现,就有三把剪刀放在了一脱间。”王彬告诉记者,通过不断沟通改进,队员们穿脱防护服等操作越来越熟练,大家在海口方舱医院的工作效率越来越高;大家在压力之下不断优化院感防控措施,积累了不少宝贵的经验,工作也越来越顺畅。截至目前,宁夏医疗队共接管患者2065人,累计救治患者人数约2065人、累计出舱人数约1449人。

--> 2022-09-02 本报记者 尚陵彬 1 1 宁夏日报 content_35353.html 1 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