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64-0001 宁夏日报报业集团出版






上一篇        

降低财产损失,减少人员伤亡,以最低的成本终止危险——

加强新时期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管理能力

应急管理,是指政府和公共管理机构在应对城市突发事件的过程中,通过必要的反应机制,采取的一系列必要措施。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具有不确定性、复杂性、连发性、紧迫性等特点,会给城市居民的生产生活、经济社会的运行秩序、国家安全的保障带来巨大的破坏。

宁夏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进行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主要经验

果断响应党中央决策,准确落实党中央通盘谋划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整体部署,为夺取抗疫斗争胜利争取了最佳时间。我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过程,是在党的领导部署下进行的,从发现疫情的最初苗头始起,党中央就始终发挥着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在第一时间实施集中领导、统一指挥,在第一时间成立领导小组、建立联防联控机制、派出中央指导组指导地方疫情防控。在此大前提下,宁夏各地区各族群众也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领导下迅速开展行动,围绕“防、控、治”三个环节,全面落实疫情联防联控措施,先后召开常委会、调度会、专题会等会议,研究部署疫情防控工作,在第一时间统筹协调疫情防控工作,通过完善机制,实行无缝隙、闭环式、全链条管理,对疫情防控工作进行统一调度,研究解决疫情防控工作的难题、堵点,最终确保了每一轮疫情防控工作的阶段性胜利。

依靠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和科学决策,发挥了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我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能够取得成功,和各级党组织、全体中共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密不可分。疫情出现以来,宁夏及时成立了由政府分管主席任组长、30多个部门参与的防控工作领导小组;财政部门给予大力支持,卫健部门及时制定防控方案,首府银川制定了《银川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设卡堵疫专项防控工作方案》,在思想和行动上,迅速与党中央决策部署做到一致。各级基层党组织、党员、社区工作者,闻令而动、迅速投身抗疫一线,冲锋陷阵、以身作则、拼搏奋战,充分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在宁夏各个城乡社区日夜值守,使党旗始终高高飘扬在防控斗争的第一线,为保障群众生活、稳定社会秩序、维护社会安定,作出了重要贡献。

能够修复经济发展肌体,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工作进入到常态化防控阶段后,党中央适时做出了全面恢复生产生活秩序的决策,历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配套实施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特别国债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具体措施的实施,对冲了疫情影响,释放了国内市场需求、有效地把疫情造成的损失降到了最低限度。具体到宁夏,在疫情出现后,中国人民银行银川中心支行等金融机构主动对接医药、民生物资生产、流通企业,支持企业复工复产,缓解物资紧张局面;开通绿色支付通道,按照特事特办的原则,严格落实“收支两条线”,及时满足资金汇划和百姓日常支付需求;开辟国库资金拨付绿色通道,确保防控资金拨付及时有效;建立外汇政策绿色通道,为进口防控物资提供便利等,这些举措都为宁夏经济社会步入正常轨道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的稳妥举措,来自我国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过程中在制度设计、体制机制上的优势,但是纵观整个事件的管理过程,还存在诸多问题。首先,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前期的预警不足,存在“重补救、轻预防”的弊端。从处理突发事件的出发点看,很多工作主要是放在了救灾、救人等事后的处置与救治、救援上,而前期的预防基本上被忽略,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对自然灾害的预报能力不足、对社会安全事件的预测能力不足;从自助意识看,缺乏公众自救互救的行动。我国历来有“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传统和制度优势,但也恰恰是这种优势使很多人将政府作用的发挥曲解为“政府大包大揽”,继而造成了公众对政府的过度依赖;从应急管理的合力看,协同应对能力有待加强。因为事件突然,出现政府部门与志愿者之间的协作配合不协调的现象,各个部门要么重复征集数据,要么对数据的搜集缺乏统一标准,造成各部门工作重叠。其次,突发公共事件的事中应急管理机制不完善。在物资投入方面,人员、救济物资的调配,很多都是在事件发生以后才临时调动,直接造成应急管理工作分工不明确、整体质量不高的情况;在资源整合能力方面,缺乏联动机制,“碎片化”的管理不能有效整合不同部门的公共资源,各部门各自为政,存在资源浪费和重复建设,资源配置的成本高的问题;在应急知识应用方面,存在专业度不高的现象。现有的应急管理教育中,尚无完备的培训教育制度与体系,使许多社区组织、居民群众没有养成忧患意识,灾害防范的意识薄弱,应急管理知识与常识的缺乏、自救互救方法和技能的缺乏,都会导致应急处理的综合能力不足。第三,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的事后处理有待完善。现行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应对手段都是行政手段,管理者的主观作用大,又缺少法律制约,容易使公权力缺乏监督,对公权的范围职能、财政经费支出、事后评价问责都存在考验。

提升城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能力的路径

推动应急工作从“被动应对型”向“主动保障型”转变。传统的应急管理是一种回应性的被动行为,主要表现为介入救灾,这种前提下人们往往只重视抢险救灾的过程,而预防工作变得关注较少。依法行政,在国家的宪法和法律框架下进行应急管理,运用科技革命的成果,提升应急管理能力,是现代化治理的必然方向。加强应急管理,保证高效应急响应,是防灾减灾的关键。

进行城市应急管理体系的整体性治理。整体性治理的城市应急管理体系框架,强调突发事件的预防、应对、恢复的全部流程,主张城市应急管理资源的整合与协调,倡导建立多主体、开放、互补的治理结构,进行整体性的优化、连续性的改进、系统性的升级,从协调治理层面,减少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减少突发公共事件的灾害损失。

发挥政府、社区、个人、社会组织等多方治理作用。重大的突发事件发生时,单靠政府部门的力量进行救援是不够的,社区、公众、社会组织的参与,可以使应急管理在第一时间内,对突发公共事件做出反应,同时还可以与政府救援形成配合,为政府应急管理提供支持,既可以避免单一政府应急管理造成的管理效率低下的缺点,也可以避免社区在应急资源、资金筹措等方面产生能力不足的问题。

(执笔:王志岚)

--> 2022-09-06 □ 中共银川市委党校课题组 降低财产损失,减少人员伤亡,以最低的成本终止危险—— 1 1 宁夏日报 content_35661.html 1 加强新时期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管理能力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