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64-0001 宁夏日报报业集团出版






上一篇        

新闻故事里的那些“高光”时刻①:

全球单套规模最大煤制油项目达到设计产能

开栏语

党的二十大召开在即,这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对未来充满信心、满怀期待。即日起,本报开设“喜迎二十大”专栏,通过一篇篇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报道,集中展现党的十八大以来宁夏大地上发生的巨变,展现我区各族人民群众爱党护党跟党走的坚定信心和对国家繁荣稳定发展的满满信心。

新闻回放

2021年12月20日,《宁夏日报》一版头条刊发稿件《今年截至12月19日9时17分已产出油化品405万吨 全球单套规模最大煤制油项目达到设计产能》,报道了这一世界石油化工及煤制油化工行业一次性投资建设规模最大的化工项目建成投产以来首次达到设计产能。

2013年9月28日,400万吨/年煤炭间接液化示范项目在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开工建设,2016年12月28日,项目A线建成投产并产出合格油品,2018年项目转入商业化运营。截至2021年12月19日9时17分,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煤制油分公司已产出油化品405万吨。至此,这个全球单套规模最大煤制油项目,建成投产以来首次达到设计产能。

发展成就

在多个领域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2022年7月28日,由国家能源集团联合20余家单位协同攻关完成的400万吨/年煤炭间接液化示范项目通过竣工验收,这是全球单套规模最大煤炭间接液化项目。

(下转第三版)

(上接第一版)

近10年来,400万吨/年煤炭间接液化示范项目在多个领域实现了国际领先:

首创高温浆态床费托合成工艺,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实现百万吨级煤间接液化重大装备及材料国产化,填补了多项国内空白,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在3000吨级单喷嘴加压气化技术领域处于同行业领先水平。

开发了大型煤间接液化系统集成及清洁运行成套技术,实现了世界单体规模最大400万吨/年煤间接液化装置安全稳定清洁运行。与国外同类技术对比,在各类消耗、能效和产油能力上具有明显优势。

2021年11月3日,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成套技术总体处于国际领先水平的“400万吨/年煤间接液化成套技术创新开发及产业化”项目,被授予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项目采用许多超大型的设备、器材,技术标准要求高,超出现有标准、规范,创造了一批工业化先进指标,成为行业标杆,代表我国煤制油化工技术先进水平。”项目相关技术负责人介绍,项目承担着国家37项重大技术、装备及材料自主国产化任务,均属首次工业化应用或国内第一次制造与应用,对提升煤化工产业链技术水平有着巨大的带动和示范作用。

随着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煤制油及煤制烯烃、宝丰能源煤基烯烃、中石化长城能化煤基多联产等项目达产达效,现代煤化工已经发展成为我区化工行业的支柱产业。宁东基地国家级现代煤化工产业示范区是全国最大的煤制烯烃生产基地之一,产业集聚和招商引资示范效应显著。

“我区现代煤化工将重点发展多牌号煤制烯烃及下游产品、煤制油下游产品、现代纺织材料,推动产业向差异化、高端化、专用化方向发展,推动现代煤化工与现代纺织融合发展。”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相关负责人介绍。

“高光”有我

这一刻,我倍感骄傲与自豪

“这一刻,我倍感骄傲与自豪!”日前,记者采访几名400万吨/年煤间接液化项目建设亲历者时,这是他们共同的感受。

多少个日日夜夜,多少个方案反反复复,多少次查找问题不留隐患,又是多少个废寝忘食的不眠之夜,为了煤制油项目,他们每个人的肩膀上扛着重重的担子,一路呵护保障设备安全稳定运行。

“我全程参与国产化空分项目建设,空分装置在照片的中间部分。2017年8月,国产化大型空分建设开车成功,标志着国产大型空分跻身世界大型空分生产前三名,打破了国外垄断。”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煤制油空分厂二车间党支部书记、主任杜长银告诉记者,这是国产大型空分在我国的首次投运,并迫使国外大型空分生产厂家降价三分之一。

“2016年7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到宁东能源化工基地视察,发出了‘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伟大号召。我们将总书记的讲话化为‘不达目的不罢休’的信念和动力,越是艰难越向前。全体党员亮身份、作表率,团结和带领广大员工‘吃三睡五干十六’,掀起生产试车决战热潮。”杜长银回忆,国产空分设备于2017年6月20日产出合格氧氮并入产品管网,历时6个月,一次性试车成功,试车成功那一刻,我如释重负,倍感骄傲与自豪。

2018年8月,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与中国通用机械工业协会评审认为:10万标方/时空分成套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在400万吨/年煤间接液化项目首次商业化成功应用,标志着我国国产化大型空分设备正式进入10万等级时代。

“我负责的区域在照片的最后一排,28台气化炉。”气化二厂一车间主任王国梁介绍,当时我负责气化七区的试车重任,装置管网复杂,设备特别多,为了确保安全运营,我们一个区就编制了近100个方案,老员工带新员工,一边干一边学习,从第一台到最后一台气化炉试车成功用了13个月。

“刚开始的时候办公条件不好,晚上加班加点,没有床,凳子拼起来睡,辗转反侧睡不着,脑海里一直想着还有哪些预案需要完善,还有哪些问题需要解决。”王国梁说,直到28台气化炉全部试车成功,我们才松了一口气。

“我的工作轨迹,遍布这张照片的每一个区域。”负责仪表运行的王宗宁回忆,“当时的许多仪表都用的是国外厂家的技术,来进行安装维护的国外厂商技术人员对我们进行技术封锁,技术维护时总是回避我们。”

当时这些国外厂家的设备依然存在缺陷,机组频繁跳车。

“我们当时想,一定要吃透这些大型仪表技术,实现国产化,让我们自己也扬眉吐气。”王宗宁介绍,包括他在内的煤制油项目仪表技术人员对这些大型仪表大胆地进行了研究、改造,解决了一系列难题。

“现在我们再也不看别人的脸色了,技术难题都是自己解决,400万吨煤制油项目中国产化仪表性能优于进口产品,以前每月跳车两到三次,现在几乎一年都不跳车。”王宗宁说,这也是他的高光时刻。

“近10年来,变化的是不断改进的工艺和技术创新带来的效率、质量的提升,不变的是持之以恒追求最好、最安全的高质量发展的信心与决心。”宁夏煤业煤制油公司员工表示。

--> 2022-09-07 本报记者 丁建峰 新闻故事里的那些“高光”时刻①: 1 1 宁夏日报 content_36049.html 1 全球单套规模最大煤制油项目达到设计产能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