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64-0001 宁夏日报报业集团出版






上一篇         下一篇

王海琳:让科创成为“关键变量”

“应聘者须先到项目一线锻炼,至少完成2到3个项目,或在项目一线锻炼2到3年。”这是宁夏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在招聘施工技术岗位时,附加的一项条款。9月5日,宁夏建投副总工程师、工程管理部副部长王海琳表示,让刚走出大学校门的学生到一线锻炼,是宁夏建投及权属公司多年的传统。

26年来,从最初的工程项目部技术负责人到分公司技术员、技术科科长、技术处副处长、科技处处长,再到宁夏建投科技创新部副部长,王海琳始终在技术岗位深耕。她越发认识到,科技创新才是建筑行业的“关键变量”,也是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

有这样的体会,还要从2008年宁夏博物馆项目说起。

当时,作为自治区重大献礼工程,宁夏博物馆设计要求楼顶建造必须为大跨度无梁楼盖,这给王海琳及团队提出了很高要求。无数次设计、无数次试验,她们最终找到破解之法:在空心芯盒上开孔、特制软管振捣棒、改良混凝土配比等,此举不仅解决了空心芯盒在施工过程中浮起来的难题,同时保证了空心芯盒施工时的密度。

“没想到,这项技术不仅荣获了‘国家级施工工法’荣誉,还荣获了国家优质工程奖——鲁班奖。”王海琳感慨:现代科学技术与工程技术深度融合,才会极大提高传统建筑产业的科技创新水平,同时也才能为企业在市场中获取份额拔得头筹。

因科技创新专业技能优异,王海琳和团队先后为企业争取1049万元科技创新奖补资金,并争得2项“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5项“国家级施工工法”荣誉、134项“自治区级施工工法”奖等;到宁夏建投集团公司后,帮集团所属3家子公司通过“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个“自治区工程技术创新中心”、3个“国家级科技型中心企业”、9个“自治区级科技型中小企业”等的验收。

一项项核心技术的卓越表现,展示了宁夏建筑科技实力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迈向系统能力的提升。

从传统变成传承,为不断创新技术人才培养与梯队建设,王海琳创新推出企业级工法评审专家组“1+2+2”方法;而制定的集团《科技创新管理办法》等7项管理办法与考核细则,进一步规范和完善了企业科技创新工作制度化建设。

2022年是国有企业改革“三年行动计划”决战决胜之年,王海琳表示,自己将通过不断将科技创新要素融入宁夏建投发展的各领域,尽显大力推动科技创新发展的“建投雄心”。

--> 2022-09-09 本报记者 李 峰 1 1 宁夏日报 content_36377.html 1 王海琳:让科创成为“关键变量”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