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家门天地宽,我外出务工3年多,不仅富了口袋学了技术,还富了脑袋开了眼界。”近日,在福建省务工的苏鹏贵和记者电话聊天时笑声不断。
今年37岁的苏鹏贵是吴忠市红寺堡区新庄集乡南角湾村村民,2019年,搭乘闽宁协作“致富快车”,他和其他28名乡亲结伴赴福建省泉州市德化县一陶瓷企业务工,成了一名有工作有工资的“上班族”。
闽宁劳务协作26年,两省区各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通过建立长效对接工作机制,创新劳务协作模式,接续发力、久久为功,不断拓宽劳务协作领域、丰富劳务协作内容、提升劳务协作水平,持续加大劳务协作“联姻”广度深度,促进农村劳动力精准转移、稳定就业,走出了一条东西部劳务协作新路子。
2016年以来,宁夏累计组织输送农村转移劳动力、中高职院校和技校顶岗实习生26.4万人次赴闽就业,实现工资总收入30亿元以上。
西吉县与福建省莆田市、福清市“联姻”26年,远赴福建务工人员累计达5万余人次,经济收入高达10余亿元,有效解决了西吉农村劳动力就业难题,缓解了福建企业用工困境,实现了协作共赢。
“外出务工改变了我的生活和命运。”谢红是西吉县第一批走出大山远赴福建“闯荡”的打工妹。如今,她在福建一快递公司分拨区担任运力采购专员,年收入10万元,且在当地成了家,有了归宿。
作为福建省福州市重点用工企业,飞毛腿(福建)电子有限公司在固原市原州区建立宁夏飞毛腿技工学校,开设电子技术应用、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和电子商务3个专业,实行“零学费、零生活费就学、零距离就业”培养模式,累计招生1200余人,学生毕业后可在飞毛腿公司或其推荐的工厂实现就业。目前,2018级74名毕业生已全部拿到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全部安置就业,母得余、海鹏等优秀毕业生已在基层管理岗位任职,成为技术能手,月平均工资8000元以上。
“现在工作稳定,收入高,生活有奔头!”从固原市原州区远赴飞毛腿(福建)电子有限公司务工,毕文博已成为车间生产线上的熟练工,被晋升为技术员,月收入达7000元。
稳定就业有政策,外出打工有门路。闽宁劳务协作让宁夏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发家致富更加有“底气”。
在闽宁劳务协作政策的帮扶下,赵慧霞和丈夫赴福建省闽侯县企业务工,两人每月工资最高达2万元。作为闽侯县企业引工代表,2021年在隆德老家过完春节返岗时,赵慧霞现身说法宣传闽宁劳务协作好政策,最终动员20余名乡邻们一同乘坐飞机到福建务工,为两地对口帮扶发挥了桥梁纽带作用。
(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
为吸引和鼓励更多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闽宁两省区人社部门不断完善推出针对性强、含金量高的就业创业扶持政策,最大限度释放政策红利。2018年以来,福建省对赴闽就业满3个月的劳动力给予每人1500元的交通补贴,就业满6个月的给予不超过6个月、每月2000元的跨省就业奖励补助,对用工企业和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给予每人1000元和每人4000元的补助。宁夏出台硬核扶持补贴衔接政策,对组织输送就业的劳务经纪人及中介机构给予就业服务补贴,对闽籍在宁中小微企业、就业扶贫车间、产业扶贫基地、农产品加工基地等就业帮扶载体吸纳符合条件的就业人员给予社会保险补贴和2万元至10万元资金补贴,将闽籍在宁高校毕业生和在宁夏就业创业人员纳入各项就业创业扶持政策范围。
今年,宁夏各级人社部门通过互访、“点对点、一站式”组织输送,主动加强与福建省及各对口帮扶县(区)的用工对接,充分发挥驻外劳务工作站和劳务经纪人、中介组织桥梁纽带作用,加强两地用工信息交流,畅通劳动力资源供需渠道,联合开展形式多样的劳务协作推介会和招聘会,推动农村劳动力赴闽转移就业、牵线搭桥到第三地就业、就地就近就业。上半年,双方开展劳务对接38次,举办闽宁劳务协作座谈会31场,签订闽宁劳务合作协议16份,在福建建立劳务工作站达到13个,福建在宁夏建立劳务基地7个;组织包车、包机“点对点”向福建输送农村劳动力1958人。通过闽宁劳务协作带动就业6686人,其中赴闽就业4191人。
“十四五”以来,闽宁劳务协作持续发力,“山海情”更加美好的新篇章正在续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