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时代,似乎谁都可能一不小心就成为“网红”。这不,近日,山东济宁81岁的退休教师王广杰,凭借幽默风趣、板书漂亮、讲解易懂的线上直播物理课,引来了数十万网友追捧。人民日报官微发声说,朴实无华的王老师靠实力靠真诚赢得粉丝。
或许看到这条信息,有人已经“麻木”了。因为在流量为王、“网红”铺天盖地的当下,“一夜走红”已成为普遍现象,人们也见识、并习惯了各类“网红”你方唱罢我登场的“热闹”。但是,越是众声喧哗、越是鱼龙混杂,越需要我们冷静思考:什么才是真正的“网红”?时代究竟需要怎样的“网红”?
其实,这个答案并不难寻,看看这些年一些“网红档案”,就能窥见端倪。
比如,同心县消防员何发云,当3岁的孩子掉进15米深的寒冷的污水井,他奋不顾身两次下井成功救援后,满身泥泞、瑟瑟发抖地瘫坐在墙角的样子让诸多网友心疼不已;固原老师李继芹,用给没时间吃饭的走读生买早餐、给离家远的学生缝洗衣物、给调皮的学生做思想工作填满日常生活,感动了无数网友。比如,前两天香港艺人刘德华在短视频平台举行线上演唱会,关闭打赏功能,只用没有门票的歌声与歌迷互动,引来超三亿人次观看,粉丝感言,这就是他能红几十年的原因;演谁像谁的演员李雪健在一次获奖感言中说,“苦和累都让一个好人焦裕禄受了,名和利都让一个傻小子李雪健得了”,网友跟帖点赞,这才是真正的演员。再比如,“布鞋院士”李小文,生活素朴,淡泊名利,课堂上的一副朴素打扮,圈粉无数;钟南山院士……
仔细探究这些“网红”,无论是因一件“小事”让网友牢记的凡人,还是因德艺双馨受粉丝推崇的明星,或是因突出贡献被百姓尊敬的科学家,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用“真善美”触动人、用正能量影响人、用伦理道德底线感化人,这就是他们“走红”,乃至“长红”的原因。
相反,另外一批“网红”却并非如此,比如,炒作无所不用其极的“低俗客”、为假冒伪劣产品带货翻车的艺人、偷税漏税的明星主播……他们之所以由当初的红极一时,变成如今的销声匿迹,甚至成为过街老鼠,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无底线、无节操、无诚信,没能守住伦理道德底线,甚至挑战了法律“红线”。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一个社会的正常运转,在法律道德底线之上,还有公序良俗,两者共同规范着公众的行为,才不至于因为人性中的丑恶,使整个社会乌烟瘴气。网友们最终的选择告诉我们,数字经济时代,“网红”并无原罪,想成为“网红”也无可厚非,但只有与大众的审美趋同、和时代的核心价值相符、跟正确的“三观”导向同行的“网红”,才能真正成为时代弄潮儿,才能真正被公众接受;否则,必定会被“流量大潮”吞噬淹没,也注定会被人们抛弃、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