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一贯不麻烦人又怕去医院的老妈主动打电话给我说想去医院看腿,看来情况严重。
“80后”的老妈每遇关节不适,就拍打捶敲自我诊疗,游泳时不慎跌倒伤了右踝,不得已中断了持续多年的游泳爱好。现在右踝关节疼痛肿胀,想到得去医院,老妈直发怵,她忽然记起以前有个学生是骨科专家,说过有事尽管去找他。不想麻烦人的老妈,这回下决心要去看她的学生牛医生了。
这天下午,避开门诊高峰期,我和老爸陪老妈到医院,挂了牛医生的号。看到步履蹒跚的老妈,牛医生忙起身,一边热情地喊“姜老师好”,一边引老妈里间坐等。安顿好其他患者,牛医生请老妈躺上检查床,弯腰捧着她的病腿边问边找痛点,反复按压确认后,确诊是骨刺,要打“封闭”。牛医生开好药,请老妈到住院部等他下门诊后打针。
随后,牛医生带着实习大夫和护士来到医疗室,我扶老妈躺下,牛医生再次按压确认疼痛部位,戴上医用手套,抹碘伏,熟练地在老妈踝关节疼痛处下针、运针、注射、取针、按压针眼,贴好医用贴片 ,嘱咐一天不沾水,老妈乖乖答应着,我握着老妈的手,感觉她虽然略带紧张,但心里怀着笃定的信任。
坐在床边休息,老妈说还想继续游泳呢,牛医生连声赞叹:游泳好啊,对恢复很有好处。听他这样说,老妈信心倍增,马上下地站立片刻,感觉已经好了大半,高兴地说谢谢。牛医生连连后退摆手,大声说:姜老师您千万不要这么说,没有您哪有我今天啊!老妈试着慢慢走到门口,欣喜地一转身,向牛医生张开双臂,说:抱抱吧。年近六旬的牛主任赶忙迎上前,俯身和头发花白的八旬老妈头挨头拥抱,病房的人都笑了。
走出医院大楼,已能“金鸡独立”的老妈,连说好了好了,甩开我的胳膊,昂首阔步向前走。老爸坦言,牛大夫说那番话的时候,就是让当老师的老妈感觉最有成就感的时候,老妈若有所思,我们看得出来,她陷入了回忆。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老爸老妈“支宁”来到西北煤城,老妈在矿务局子弟中学任教,牛医生只是“80级”高中毕业生,当时高考虽已恢复,但高中毕业尽快工作赚钱补贴家用,是绝大部分矿工家庭的选择,考大学对许多矿工家庭来说想都不敢想。
在肚子吃不饱、很多父母没有教育观念的年代,为保证班里的学生都参加高考,老妈挨家挨户走访,说服家长一定要让孩子报名。那年,被外界认定会“剃光头”的子弟中学,老妈带的毕业班一枝独秀,取得60%—70%的升学率,老妈成为很多矿工子女改变命运的“福星”。有些家长领着考上大学的孩子或登门致谢、或邀请吃饭,老妈一一谢绝。有家长带孩子到家里,诚恳地对老妈说:姜老师,孩子交给您,怎么安排,全听您的!总有学生来家里,和我们姊妹挤在当时家里唯一的饭桌兼书桌上补习,老妈耐心地辅导他们,不少学生经过老妈的精心补习,如愿考上大学。
老妈辅导功课分文不取,家长们过意不去又无以为报,看我们姊妹还小,暑假让自家孩子过来帮忙拓煤饼,有了小伙伴的参与,我们很兴奋,但这种欢乐的画面也仅有一两次,因为老妈坚持认为教学生是老师的责任和义务,不能换取酬劳。
每年暑假是家里最热闹的时候,外地大学生与新晋大学生一拨拨上门,或站或坐,把我家小屋挤得满满当当,大家七嘴八舌谈校园趣事,欢声笑语直到夜半。我们姊妹把西瓜从床下一个个滚出来切开招待大伙,搬出小板凳坐边上旁听,其乐融融。
那是老妈最幸福的时候,成为“天之骄子”的学生们,弥补了老妈年轻时受“出身”影响、虽然成绩优异却没能上心仪学校与专业的遗憾。看到同学们实现了自己当初的青春梦想,她的脸上总挂着满足的笑容。
后来,老妈到银川重点中学任教,在那个重构价值观的年代,人们的内心深处感受着强烈冲击,以教育为毕生追求的老妈,视学生成长为第一要务,谨守教育理念,放弃了很多原本属于她的荣誉,每天正能量满满。
如今,帮病人驱除病痛且铭记师恩的牛医生,就是老妈当年青春梦想的实现者之一。身为师者,得英才育之谓之幸;身为弟子,得恩师成才谓之大幸。身为医者,化病无虞,亦谓之幸;身为患者,得名医治愈,幸甚至焉。
自从看了牛医生,老妈很快从寸步难行到日行数千步,脸上的笑容更灿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