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取之不尽的思想宝库,是我们赏析、阅读的一大源泉,《论语》是其中的优秀代表。
《论语》语句生动,孔子形象饱满、立体,个性气质刻画传神。《文心雕龙·征圣》记载,“夫子风采,溢于格言”。宋朝宰相赵普推崇“半部论语治天下”,《论语》是古代知识分子的必读必考书目,其中蕴含的精华思想,对当代人来说也是极具借鉴意义的。
古代孩童开蒙后,就要学习《论语》。古人遇到困难,会向经典学习,向历史要答案,总能得到答案。很多时候,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那些过去没有解决的问题会重复出现,直到解决;如同我们每个人曾经回避过的很多问题,总会以不同形式出现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等待你的“终极解决”。
读《论语》,读什么?
今天,读《论语》,就是要品读这部著作展现的价值。翻开《论语》任何一页都可开始阅读。
《论语》言少意多,空间无限,承载的思想很深厚。这启发我们,看问题、写文章,要由表及里,呈现出最深刻、最本质、最体现“灵魂”的东西。
阅读经典要结合生活,启迪当下,每进一步就有一寸的欢喜,争取每天创造价值。
今天,读《论语》,就是要把这部著作读“薄”,也要读“厚”。
薄,就是把握精髓;厚,就是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领悟,从过去延伸到未来。
比如写作,我手写我心,此乃心灵之学。怎么写?要写厚,也要写薄。写薄,力争呈现事物的灵魂;写厚,由此及彼,从当下至“无穷”。
今天,读《论语》,就是要品读这部著作展现的境界。
比如,“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通俗地说,就是求人不如求己。这告诉我们,要敢于思考领悟、挖掘自我、不断提高。子曰:“君子不器”,出自《论语·为政》,《易经·系辞》中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就是说,不要把自己当作器物,不要自我设限,要从身边小事做起,践行君子不器。
今天,读《论语》,就是要品读这部著作展现的微言大义。
孔子曾经周游列国,待价而沽,也曾“累累若丧家之犬”,《史记·孔子世家》中有这样的记载。当时是很狼狈的,虽然实现理想的路途充满艰辛,但他一直在坚持,努力引领后人做君子,他所倡导的儒家学说绵延数千年,至今影响深远。
孔子也曾“厄于陈蔡”,“弟子问:‘仁人廉士,穷改节乎?’子曰:‘改节,即何称于仁廉哉?’”可见,君子不会轻易改变志向,认为是正确的事,就去排除万难,就去做。同时,无论遇到什么境遇,都要做一个快乐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