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何耐江 蒲利宏 张晓慧
连日来,我区相关县区基层医务工作者闻令而动,充分利用专业优势与疫情赛跑、与病毒争速度,他们不分昼夜,争分夺秒,为的就是迅速准确阻断疫情传播链条,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黄涛:高庄村村民的“主心骨”
9月26日6时30分,天蒙蒙亮,中卫市沙坡头区兴仁镇高庄村村医黄涛已经出门来到村部卫生室准备试管、器材。随后,他和同事挨家挨户到居家隔离的群众家里开展核酸采样工作,并询问、观察他们的身体动态,记录台账。
高庄村在香山山脉腹地,这里山大沟深,村民居住较为分散。
取样、掰签、封管,黄涛和同事每天都要在防护服里重复千余次,常常胳膊酸得抬不起来,“一刻也顾不上休息,中午吃口盒饭对付,不过我们累点不打紧,一定要按规定时间完成采样,及时送检。”黄涛说。
村民冯继光今年因伤腿脚不便,黄涛每次采样都会上门服务。对于冯继光的起居,黄涛也给予了帮助。“黄医生认真负责,村里腿脚不方便的村民、老年人,平时有个头疼脑热的,只要跟黄医生联系,他都会及时过来。”冯继光说。
高庄村共有931户3036人,村里每家每户的人员健康情况黄涛心里都有数。这几天,他除了做好疫情防控和核酸采样工作外,村卫生室工作也一点没耽搁,每天给生病的村民配送药物,并向村民普及防疫卫生知识。
“我们基层医务工作者一定要带给老百姓战胜疫情的信心和决心。”黄涛说。(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
杨帆:抗疫一线化身“多面手”
9月26日12时许,刚刚从外面核酸流动采样回来,吴忠市利通区东塔寺乡卫生院外科医生杨帆还没来得及扒拉两口饭,就接到装运防疫和生活物资的任务。他赶紧放下饭碗,把一箱箱口罩、消毒水、防护服、方便面、矿泉水装到车上。“支援抗疫一线的医务人员比我们辛苦,必须优先保障他们。”他说。
还没等歇口气,杨帆又接到单位指令,火速赶往金银滩镇团庄村接送2名密接者到隔离宾馆。他换上N95口罩、戴上防护罩,驾车急驰而去。连日来,杨帆身先士卒化身“采样员”“接送员”“保障员”,全天候满负荷投入疫情防控一线。
这两天,杨帆跑遍了东郊市场、秦宁中学、滨河中学、政府机关等单位,为务工人员、住宿学生、政府工作人员等上门进行核酸采样工作,有时候一忙就是十一二个小时,连饭都顾不上吃。“主要是穿上防护服后,吃饭会造成污染,这身防护服就废了。”杨帆说,9月25日从早上八点忙到晚上八点,才回家吃了口热乎饭。
与此同时,杨帆的妻子——利通区古城镇中心卫生院医务人员马晓慧也忙得“连轴转”。夫妻俩都在抗疫一线默默地付出,到晚上才能见一面。上一年级的儿子两人无暇顾及,只能暂时放在奶奶家。
“疫情面前,每一个卫生院都是抗疫堡垒,每一名医务人员都是抗疫战士,愿用自己的辛苦付出换来岁月静好。”杨帆说,手机24小时开机,随时准备出发。
那一晚,她们迷路了……
9月25日凌晨2时10分,灵武市卫健局雍霄华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儿。
9月24日晚上8时,他派出了3个核酸检测小组奔赴白土岗养殖园区进行核酸检测。然而其中一个小组第二天凌晨2时多还没有返回白土岗乡卫生院。
“小王,你们现在在哪里,怎么还没有回到卫生院?”
“我们迷路了!”当看到医生王娜的回信时,雍霄华的手机差点掉到了地上。
“原地待命,我现在开救护车过去接你们。”雍霄华心里明白,白土岗养殖园区方圆149平方公里,遍布着103个养殖企业,企业和企业之间有的相距几十公里。因为园区在山上,道路都是土路,也没有路灯,路况非常不好。此刻已是凌晨2时多,两名医护人员的安全让他非常担心。
然而,王娜拒绝了雍霄华的好意。路途遥远,她实在不忍心让雍霄华来寻找她们。这些天因统筹调度工作连轴转,雍霄华总是第一个醒最后一个睡,每天睡眠时间只有两三个小时。
雍霄华曾任白土岗乡卫生院副院长,3个月前调到灵武市卫健局工作,近期负责整个白土岗乡的疫情防控工作。
凌晨3时,兜兜转转依然没有找到回去的路,王娜建议司机可否原路返回最后一家核酸检测的企业,然后再寻找出路。就这样,一名司机两名医护人员在漆黑的山路上一路摸索,最终于凌晨4时返回白土岗乡卫生院。
那一晚,历时8个小时,几百公里山路,王娜和她的同事总共为5个企业共40人做了核酸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