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城市最美的风景是人,市民素质是城市文明之本,是城市软实力的重要体现。
贺兰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以实施文明素养提升九大工程为载体,深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管理规范,全面提高群众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法治观念、科学素质、文化涵养,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为全面建设经济繁荣、民族团结、环境优美、人民富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美丽新宁夏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力量。
文明之花盛开城市每个角落
贺兰县将文明城市创建与经济发展、城市建设和社会治理统筹推进,着力完善城市管理、培育文明风尚、提升民生幸福指数,在更高起点上向着文明城市目标迈进。
如果说城区各大主要街道、广场是城市的“面子”,那么农贸市场、背街小巷、老旧小区就是城市的“里子”。
走进海亮便民市场,只见市场内光线明亮、菜品分类明确、摆放整齐划一,购物通道宽敞洁净,各项配套设施完善,公平秤、价格公示牌、各项证照一应俱全。
“这个便民市场太方便了,在这里可以就近买到品类齐全新鲜蔬菜水果。”居住在附近的张红梅说,她和老伴从石嘴山市来银川帮女儿带孩子,每天都在海亮便民市场买菜,市场干净卫生,购物体验很好。
“以前这片地闲置,5年前建成了市场。”海亮便民市场负责人王晨宇说,目前市场有120家商户,惠及周边近10万名群众。
农贸市场建设是创建文明城市的重要环节。在文明城市创建中,贺兰县针对基础设施落后、商贩占道经营、经营证照不齐、场所环境脏乱差等突出问题,组织相关部门强力推进农贸市场改造提升工作。如今,无论是外在颜值还是内在管理机制,以海亮便民市场为缩影,贺兰县的农贸市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我在等待办理业务,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出现‘扫黄打非’等宣传片,看了学到不少知识。”富兴街街道如意湖社区居民刘佳琪说。
为创新“扫黄打非”学习平台和载体,提升“扫黄打非”成效,如意湖社区推出“扫黄打非‘码’上学”专题二维码。居民走进社区、如意湖小公园,用手机扫一扫二维码,在家门口就能学习相关知识。
“二维码内容涵盖‘扫黄打非’常识、相关法律法规、基层‘扫黄打非’应知应会内容等,涉及知识面广、趣味性强,让‘扫黄打非’在无形中入脑入心,增强居民对‘扫黄打非’的广泛关注。”如意湖社区党委书记耿倩如表示。
今年以来,如意湖社区积极创建全国“扫黄打非”进基层示范点,将“扫黄打非”专项行动与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文明创建、春泥计划等深度融合,面向群众开展普法课堂、知识竞赛、广场宣传倡议、“护苗·网络安全进课堂”等宣传活动,进一步强化社区群众“扫黄打非”意识,营造积极健康、向善向上的文化环境。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不仅仅是为了争荣誉、拿牌子,我们要让群众生活品质高起来、幸福笑脸多起来、精气神立起来。”贺兰县文明办专职副主任朱雪艳说,文明是一种力量,它支撑着城市的脊梁;是一把火炬,它映照着贺兰的民心。未来的贺兰县,将用文明立起“城市精神”新高度。
贺兰县不断完善“1+N”创城工作体系,建立部门联席现场会调度机制和暗访检查督导机制,配套制定《贺兰县2022年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实施方案》《2022年贺兰县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八项提升行动方案》等措施,实施园林绿化、老旧小区改造、道路提升等基础设施改善提升项目,大力开展卫生死角清理、楼道庭院卫生整治等专项整治活动。对环境脏乱差、车辆违停等一系列不文明行为进行公开曝光,不断抓细抓实,实现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常态化长效化。
文明乡风扑面而来
立秋以来,92岁的郑安义最享受的事情就是坐在养老院的摇椅上晒太阳。
郑安义是立岗镇民乐村人,老伴去世多年,他已经在通义村敬老院住了5年。
“一个月500元管吃管住,还经常有志愿者来为我们表演节目、和我聊天,住在这里舒心得很。”9月20日中午,郑安义吃完饭在院子里溜达。
“通义村有713户村民,土地流转后,村里年轻人大都外出打工,留守老人逐渐多了起来。我就琢磨着怎么能为这些老人消除后顾之忧。”通义村党支部书记马瑞宁说,2014年,由村党支部牵头、村集体投资,建成全县第一家村办养老院,不仅满足了本村老人养老需求,还吸引多名外县老人前来养老。
目前,通义村打造了文明家庭、道德模范、关爱“三留守”、学雷锋树新风、知法懂法行万里等精品服务项目,编织出一张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网”。“以前村里开党员大会、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找人难,现在只要一通知,大家都积极赶过来。”驻村第一书记剡霄表示,自从有了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村里人心齐了,凝聚力也更强了。
走进金贵镇银光村,一栋栋楼房鳞次栉比,一条条柏油路干净整洁。来老年大学上课的村民络绎不绝,村部积分超市不时有村民拿着积分来兑换商品,整个村子洋溢着幸福。
“我从来没学过跳舞,现在老年大学开到村里,我报了4个班,没想到老了还能当上‘大学生’。”自从村里引进老年大学,村民路金伟便跟着老师学习民族舞,音乐一响翩翩起舞,每天都有好心情。
随着美丽乡村建设不断推进,银光村建设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并引入贺兰县老年大学,通过共搭教学平台、共享人才资源等形式,探索老年人养老、教育新模式,真正实现老有所学、老有所乐。
“农村环境整治千头万绪,最要紧的是帮助村民转变思想,让他们从以前脏乱差的生活环境和不良习俗中走出来。”关渠村党支部书记赵学明表示,该村“两委”班子和工作队通过召开村民会议、入户走访、开展美丽庭院评选活动等方式,增强村民参与人居环境改善工作的自觉性。
关渠村创新“党员一带五”帮扶机制,充分挖掘网格化管理潜力,实行门前“保卫生、保秩序、保绿化”和“你不整,我不走,不保持,天天访”工作机制。通过“考评+奖惩+整治”,结合积分超市、美丽庭院、红黑榜等措施,激发群众内生动力。
今年以来,贺兰县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开展形式多、内容实、接地气的特色亮点工作,实现“一镇(街)一品牌,一村(居)一特色”。推行“文明实践+”模式,加大结对共建力度,丰富“讲、帮、乐、树、行”文明实践形式。始终把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工作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和载体,主动对标新标准、新办法、新体系,全面抓好“五个文明”创建工作,增强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实效。截至目前,贺兰县有全国文明村镇2个、全国文明单位2个,自治区级文明村镇7个、文明单位15个、文明校园5个。
用好本土资源做好文化大餐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认同是民族团结的根脉。
每天下午3时许,马家寨社区居民李红路准时去贺兰县文化馆弹琴。“年轻时喜欢弹弹唱唱,现在终于有地方让我实现自己的梦想。”李红路说,他最拿手的曲目是《谁不说俺家乡好》,这两天他正在学习弹奏《我的祖国》,曲子有些难,但用心练应该能学会。
贺兰县文化馆以创建为路、以文化为魂,完善服务阵地,提升文化辐射力。积极构建“1+7+N”公共文化设施体系,为各族群众提供身边的公共文化服务。“1”即打造1个国家一级文化馆,设置多功能演播厅、录音室、培训室等13个厅室,集成资源采集、复制、输出等基本数字化加工能力,提供展览、演出、培训等综合服务,每天免费开放8小时以上;“7”即建成常信、立岗等7个标准化乡镇文化站,探索创新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有效载体;“N”即若干个文化活动平台,现有7个乡镇文化广场、23个村级文化广场、63个基层综合文化活动中心,并按需配发电脑、投影仪、音箱、民乐乐器、广场舞服装等文化设备器材,完善公共文化设施,提升惠民服务水平。
“我们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新时代文化艺术的鲜明导向,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各类文艺活动的基础底色,提高文艺演出的精神高度、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贺兰县文化馆副馆长焦娜表示,文化馆每年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月专场晚会及文艺巡演10余场次,“同心共筑中国梦”民间文艺社团精品剧目展演14场次,实现主题活动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覆盖。
贺兰县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化建设,推进县级公共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制,实现文化馆、图书馆和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全达标,因地制宜定制化打造一批城市阅读岛、城市书房、文化驿站等新型文化空间,常态化开展全民阅读活动,擦亮“书香贺兰”品牌。同时,健全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常态化机制,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完善“文化大篷车”“文艺轻骑兵”下基层巡演机制,创新“群众点单、政府送戏、社会参与”的组织模式。推进全民阅读、农家书屋、农村公益电影放映工作,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实施文化数字化战略,推动文化与旅游、科技等深度融合,培育发展新型文化企业、文化业态、文化消费模式。
目前,贺兰县整合文化馆、图书馆、文化广场、老年大学、乡村振兴车间、职工之家、农家书屋、民生服务中心和雷锋纪念馆等阵地资源,打造30余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阵地,培育新时代文明实践建设示范点13个,学雷锋志愿服务点110余处,着力打造15分钟文化生活圈,设立文化艺术免费辅导培训、公益性群众文化活动、公益性展览展示、送戏下乡、广场文艺演出等基本公共文化服务项目,每年开展文化活动600场次以上,受众人数36万余人次,切实满足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