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64-0001 宁夏日报报业集团出版






         下一篇

文化如水 润物无声

位于青铜峡市青铜峡镇余桥村的红柳文化收藏馆,传承红色基因,厚植家国情怀。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又要铸魂,要抓好文化的繁荣和发展,更要提振人民群众的精气神。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把“乡风文明”作为乡村振兴的紧迫任务,强调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滋润人心、德化人心、凝聚人心的工作,要绵绵用力,下足功夫。

党的十八大以来,宁夏各地立足自然特征和文化特色,因势利导,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将乡村的自然生态与现代生活融为一体,留住了“原味”的绿水青山,使自然和人文景观成为寄托乡愁的载体,通过生态为根、文化入魂、旅游为径的模式,探索出了一条实现产业、生态、文化等乡村全方位振兴的有效路径,为文化赋能乡村振兴增添活力,注入动力。

坚定文化自信,留住美丽乡愁

文化为核,产业为媒,“红军村”开启了新征程。

当清晨第一缕阳光照进西吉县将台堡镇毛沟村,现年41岁的谢高昌出了家门,快步向村里“红军寨”赶去。远处梯田环绕,绿意正浓。

毛沟村是远近闻名的“红军村”。1936年9月至10月,红军的一支队伍在此驻扎40多天,指导村民改良农具,改进生产方式。同年10月22日,红军长征三大主力在将台堡胜利会师。

曾经,由于过度开垦、交通闭塞等原因,毛沟村一直很穷。谢高昌一家更是穷得叮当响。

近年,这个庄稼汉生活有了起色,在毛家沟红军寨长征精神体验教育基地打工。一辈子生活在农村的他,突然开始了上班生活,谢高昌直言“好长时间不习惯”。但是,这份家门口的工作也让他家的生活有了很大改善,年收入4万元,建起了新房。

谢高昌从心底里感激谢宏义。

2016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西吉县将台堡镇瞻仰红军长征会师纪念碑,参观红军长征会师纪念园、纪念馆。总书记深情地说,伟大的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革命风范的生动反映,我们要不断结合新的实际传承好、弘扬好。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长征要持续接力、长期进行,我们每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

当时正在浙江省永康市创办公司的谢宏义,是毛沟村走出的大学生,从电视里听了总书记的讲话,他内心的红色情结被激活了,返乡投资,建造毛家沟红军寨长征精神体验教育基地,将红色文化、乡村旅游、文化创意结合起来,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乡村振兴路径。

2020年,西吉县整体脱贫。依托红色资源,毛沟村也迎来了发展新天地。

红色窑洞宾馆、红色主题餐厅、秉慧书院传统国学文化学习区……如今的“红军寨”,每年接待游客近3.5万人次,带动当地群众增收超过80万元。2022年7月,西吉县在“红军寨”挂牌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组建“星火”志愿服务队,致力于传承红色基因,教育引导人们求真求善、乐观向上、积极进步。

移步易景,以“乡贤文化”为品牌的同心县张家塬乡汪家塬村,又是另一派景象。

走进村史馆,映入眼帘的有生动传神的泥塑乡贤孝亲故事,有“家和人圆、孝老爱亲”等弘扬好家风的书法作品,有村民们搜罗来的风车、搭斗、米筛等“活历史”,还有陈列于显眼位置的宁夏第一部村级志书——《汪家塬村志》。

翻开村志,字里行间蕴含着好家风、好乡风。

文化如水,润物无声,它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

“村志是乡民的情感寄托、乡风的积淀传承、乡愁的有形记忆,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汪家塬村党支部书记张树森道出编纂村志的初衷,以乡土情结强化群众对地域文化、民族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和自豪感,切实增强乡村振兴动力。

“村子虽小,却聚集了全国9省36个县49个姓氏‘五湖四海’的人”据张树森介绍,汪家塬村坐落在曾有“苦瘠甲天下”之称的西海固,先辈们在与贫困抗争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崇文重教的传统。村子走出了1名院士、21名博士、33名硕士和1000多名大学生。

村民不比谁家钱款多,只论谁家大学生多。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为将马忠英、杨文智、孙汉成等老师留在村上,村里人自发给他们匀田地,春种秋收全部主动为其代劳。

(下转第四版) (上接第一版)

比之钱财村民更重情分。前有不顾个人安危救回3位村民的艾仁,为5位老人送终的王生强、王俊凤夫妇;后有伺候病重的老公公、悉心照料两名侄子(父母离异无人照看)的范玉花。

乡贤回归延续村庄文脉。汪家塬村从最能形成共识的“爱、敬、诚、善”入手,推动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从而转化为农民群众的自觉追求和行动,也为好家风、好乡风的传承注入了新能量——被命名为全国文明村镇、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等;市级“乡村好人家”12户,县级“乡村好人家”达到95%,十星级民风建设模范户达到80%。2021年,吴忠市“三同”社会实践基地落户村里,截至目前,共有200多名干部来到这里与当地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汲取拼搏向上的精神力量。

文化不兴,“魂”系何处?文化既兴,“根”在家园。近年来,我区培“根”铸“魂”,在推进乡村文化振兴进程中,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厚植文化根脉,坚定文化自信,传承红色基因,大力弘扬耕读传家、邻里守望、诚信重礼的农耕文化,实现乡村优秀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群众守得住“根”,记得住“乡愁”,看得见“远方”。

播撒文明新风,助力乡村振兴

中宁县大战场镇红宝村农民合唱团成立于2019年,团员大多年龄在40岁以上,其中10多人不识字。

张红莲是不识字的团员之一,她甚至不会写自己的名字。

为了学好每一首歌曲,张红莲让儿子把歌词里每句话的意思“翻译”一遍,用语音的形式保留在手机里,帮助自己逐字逐句背歌词。

“以前肚子都吃不饱,哪里敢想学唱歌?”张红莲说,如今日子过好了,对文化、精神的需求越来越强烈,音乐这种内心情感最直观的表达方式成为首选。

建团初期,团员文化水平普遍较低,无法理解、消化专业音乐培训所带来的知识,怎么办?

从识字、发音到口形规范,红宝村农民合唱团创始人、毕业于上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的李震宏摸索出一套通俗易懂的教学方法。“很多人唱歌完全找不着调,我就让他们学猫叫、学鸟叫、学婴儿哭鼻子来找感觉。”这些年,李震宏没有放弃过任何团员,只要能出声、愿意学,他就教。为了让合唱团成员牢记所学的技巧,李震宏每天从县城自驾20多公里赶到红宝村为大家上课。

“哎哎哟……挣断了老井绳,咱牵着牛羊下山岗。告别了西海固苦水泉呀,奔向黄河金岸大战场……”现在农民合唱团的原创《逐梦大战场》唱到了更大的舞台上,以合唱团真实故事为素材、全体合唱团成员共同出演的电影《六谷儿》于今年开拍。

啥是“六谷儿”?“西海固有句话叫‘吃饱五谷儿还想六谷儿’,如果说‘五谷儿’是物质生活,那么‘六谷儿’就是精神生活。电影《六谷儿》也正是由此取意。”《六谷儿》总导演刘苗苗说。

又上舞台,又上银幕,张红莲自己唱美了,叫上身边的姐妹王秉梅等人,一起唱。

把文化“种”下去,送到农民的心坎里。在推进乡村文化建设中,通过红宝村农民合唱团带动辐射全县,中宁县在充分挖掘地域特色的基础上,在12个乡镇组建了农民合唱团,用文化力量不断助推乡村振兴。

文化惠民、文化育民,石嘴山市惠农区礼和乡银河村同样不遗余力。

金秋时节,银河村万亩黄河湿地,夕阳掩映芦苇荡,一片金色在随风摆动的植物中忽隐忽现。

黄昏时分,银河村党支部书记王学锋带着银河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爱鸟护鸟志愿服务队巡河,往河滩更深处行进时,成群的鸟突然腾空而起,鸣叫着在低空盘旋,朝远处飞去。

“在我们这,‘鸥鸣鹭舞’已是一景。无论任何时节在湿地里走一走,都能与栖息或暂居在这里的鸟不期而遇。”王学锋自豪地说,银河村前的万亩黄河湿地是东亚—澳大利亚迁徙线及在宁夏繁殖的夏候鸟重要的停歇地和繁育场所,这两年在银河村党支部和群众的共同努力下,有76种鸟在这里落脚,2020年可观测到的灰鹤近5000只。

2021年1月,银河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爱鸟护鸟志愿服务队正式成立。王学锋担任队长,32位村干部、老党员、人大代表等加入其中。志愿服务队聘请石嘴山市野生鸟类保护协会会长芦有碳和民间护鹤队的陈小组作为技术顾问,组织开展日常巡护、定期投喂、伤残救助、科普宣传、栖息地保护等活动。

“我们主要对湿地中红柳林、黄河岸边以及滨河大道两侧湖泊等重点区域进行巡逻。一旦发现野外生火、乱丢垃圾、偷猎、非法捕捞鱼类资源等行为,大家会第一时间制止。”银河村党支部副书记马学仁说,每年秋冬季节,灰鹤、白天鹅、苍鹭、灰雁、豆雁等野生鸟类会来黄河湿地过冬,为保证鸟类食物充足,志愿服务队购买玉米、小麦等食物进行投喂。

志愿服务队还在银河湾黄河湿地生态文化馆内设置野生鸟类临时收容救护点,专门救助受伤的野生鸟类,民众在巡护、游玩中发现的受伤野生鸟类活体,都可以在救护点得到临时救助,绘就了一幅幅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动画卷,也吸引了大量的摄影爱好者和游客前来观赏,带动了乡村生态文化旅游发展。据不完全统计,2021年银河湾累计接待游客20余万人次。

“鼓口袋”也“富脑袋”,“送文化”更“种文化”。被誉为指导农民开拓进取的精神之源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其建设在我区取得新突破,截至2021年已扩展至224个乡镇、2157个村(社区),培育特色志愿服务项目1111个,组建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伍9458支,开展志愿服务活动172590场,受益群众达246.4万人次,涌现出“兰花芬芳巾帼红”等一批文明实践品牌项目。

文化产业赋能,描绘塞上“富春山居图”

古秦渠穿过村庄,将青铜峡市青铜峡镇余桥村,分为南北两部分。余桥横跨秦渠,连接南北。

“桥身如横跨在秦渠上的乌篷船,彰显着余桥村风调雨顺的好日子。”青铜峡镇副镇长、余桥村党支部书记魏巍介绍道,桥基立柱以传统汉阙建筑风格屹立于两岸南北,如同敞开的大门迎接五湖四海的来宾,南北两端的桥基座,以山水瀑布小涌泉的灵动意境勾勒出美丽乡村的画面。

余桥村现有村民946户3624人,耕地面积1425亩,属于典型的“人多地少”村。乡村文化振兴充分发挥“文化生产力”的物质力量,通过繁荣发展乡村特色文化产业,提升乡村文化对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带动作用,以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这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魏巍说,2021年以来,青铜峡镇镇政府争取项目资金1030万元,在余桥村打造了游客接待中心、红酒评鉴苑、非遗民间艺术馆、连环画收藏馆等旅游设施,盘活了闲置房屋,建成“蔷薇旁”“秦之宴”等民宿(餐饮)22家,配套景观吊桥、“白马拉渠”等景观小品47处,发展乡村旅游业态。“在政府扶持下,开办民宿,旅游旺季时,一天能收入五六百元。”村民丁秀兰说起投身乡村旅游带来的美好生活,乐得合不拢嘴。

从过去的一个小村庄,变身为乡村旅游网红打卡地,余桥村在丰富旅游业态、提升文化内涵、拓宽增收渠道上奋力前行……先后荣获“全国首批民族特色村寨”“全国美丽乡村”“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村”“自治区特色旅游村”称号。2021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8万元,接待游客近5万人次,实现运营收入16.8万元。

乡村是农耕文化勃兴的沃土,承载着中华文明的基因密码,彰显着中华民族的思想智慧。红色遗址、绿水青山等,是丰富多彩的文旅资源。

“党建+农家乐”让吴忠市利通区上桥镇牛家坊村开启乡村振兴幸福门。

“微信朋友圈里满屏都是这里的美景,我特意带家人过来打卡。逛逛传统村落,品品农家小菜,找寻记忆中的乡愁。”今年中秋节,吴忠市民林芳专程驱车赶来。

牛家坊村南接巴浪湖,北靠金积大道,城南生态文化公园穿村而过,自然风光秀美,是一个典型的城郊村落。尽管有地理优势,但村子曾经一穷二白。村民们曾认为,要想奔小康只有离村外出闯荡。随着乡村经济日渐兴盛,村民们改变了这一想法。

为摘掉“软弱涣散”的帽子,牛家坊村党支部选举4名“能人型”“示范型”人才进入村“两委”,夯实党组织力量,带动村民将原始的农家乐升级为精致的民宿。同时升级的,还有村里整体环境。

2013年以来,牛家坊村利用紧靠吴忠都市圈的优势,按照“党支部+集体经济组织+企业+农户”发展模式,大力发展旅游业。党支部牵头、村集体注资,成立了宁夏吴忠市聚发生态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形成了以餐饮服务、休闲采摘、乡村旅游为主的生态观光特色产业,融汇田园之景,彰显人文之韵,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现代都市旅游圈”初具规模,成为远近闻名的“网红村”。

春天,桃花盛开,绵延百亩;夏天,荷叶摇曳,荷花绽放;秋天,硕果盈枝,一派丰收之景。一幅幅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美丽乡村、农耕文化为主题,富有乡村气息的手绘墙画,让村庄愈加富有诗情画意。慕名而来的游客,开启田园休闲之旅。

从事运输业的何涛,将自家住宅改造成了农家乐和民宿,年收入130多万元。“村里像我这样,从事家访式接待的农户有20多户。这几年村里发展得好,我们也跟着沾了光。由于生意红火,家里的亲戚也过来帮忙。”谈起近年的发展变化,何涛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因地制宜发展餐饮服务、生态观光等特色产业,年接待游客120万人次,休闲农业产值达1亿元以上,村集体收入142万元,带动农村劳动力就业1200余人,辖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3600元。”牛家坊村党支部书记张少云介绍,产业兴旺、人民富裕的牛家坊村,先后荣获“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全国生态文化村”“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全国乡村旅游模范村”“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亿元村”等称号。

农民是乡土文化的守望者,也是传承、光大乡土文化的践行者。群众汲取文化的力量,需要用好平台和抓手;推动乡村文化振兴,让群众生活更上一层楼,也需要用好平台和抓手。

“奔着‘美丽经济’,我们越干越有劲儿!”贺兰山下昊苑村小葡萄“串”起大产业,对此银川市西夏区镇北堡镇昊苑村村民王振军颇感自豪。

2011年,自治区大力发展葡萄酒产业,昊苑村紧抓处于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区的核心位置优势,不断扩大葡萄酒产业规模,并创新产业融合模式,打造集葡萄酒品鉴、民俗文化、农事体验、特色民宿等“六位一体”的“望山民宿村”休闲度假集群,激发乡村振兴动能:拥有19座葡萄酒庄,产葡萄6000吨,产值近4亿元,年收益4800万元,占全村经济总收入的75%,从事葡萄种植及葡萄酒加工生产的村民,约占全村总人口的66%;发展红柳湾山庄、西村海棠等民宿10余家,年接待游客50万人次,旅游收入500多万元。2021年村集体收入25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1.98万元。

“产业发展起来了,日子一天天变好了,百姓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身为昊苑村驻村第一书记的者秀军告诉记者,全村实现了水冲式厕所全覆盖,垃圾不落地分类处理,大部分村民用上了天然气。

山美水美,人的心情也越来越美。昊苑村里的文化节目越来越多,连续四年承办西夏区“中国农民丰收节”庆祝活动,特色葡萄酒展销、庆丰收节目、百家宴、铁锅炖羊肉,群众沉浸在丰收的喜悦之中。该村荣获“全国美丽乡村示范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亿元村”等称号。

文旅融合创新,为共同富裕塑形铸魂。2021年宁夏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接待人数达165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1.3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1%和18%。宁夏乡村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连续12年保持两位数增长。

--> 2022-10-03 1 1 宁夏日报 content_39682.html 1 文化如水 润物无声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