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核心在于不断增强“五个认同”。“五个认同”是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思想基础,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的源泉。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切实增强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既是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思想基础,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基石和底线。
增强对伟大祖国的认同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为基础性事业抓紧抓好。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支持民族地区特别是发展难度大的地区加快发展的力度前所未有,民族地区步入经济增长动能更足、发展质量效益更高、群众得到实惠更多的时期,各族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提升。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要坚持把发展作为解决民族地区各种问题的总钥匙,不断满足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夯实民族团结的物质基础,推动各民族坚定对伟大祖国的认同,不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
在中华民族融合进程中,各民族共同开拓了辽阔的疆域,共同书写了悠久的历史,共同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共同培育了伟大的精神。正确认识和处理民族关系,最根本的是要坚持民族平等,加强民族团结,推动民族互助,促进民族和谐。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是中华民族的生命所在、力量所在、希望所在,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一个民族都不能少,各族人民要心手相牵、团结奋进,共创中华民族的美好未来,共享民族复兴的伟大荣光。要坚持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深入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牢固树立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思想观念,打牢民族团结的思想基础。
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是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同的基础性工程。国家的发展和强盛,民族的独立和振兴,人民的尊严和幸福都离不开强大文化的支撑。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需要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鼓舞全国人民朝气蓬勃迈向未来。
增强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
坚持党的领导,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基础和前提。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少数民族群众和民族地区特别关心,推动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各族人民只有一心向党,与中国共产党相依相随,共同团结奋斗,才能凝聚起实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磅礴力量。当前,我们正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开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增强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就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切实加强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把各族干部群众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把党的领导贯彻落实到加强民族团结的全过程和各方面,确保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始终沿着正确轨道向前推进。
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举什么旗、走什么路”,这是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实践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凝聚各民族、发展各民族、繁荣各民族。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就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信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处的历史方位和国内外形势,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守正创新、接续奋斗,从世界历史的高度,毫不动摇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续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辉煌的篇章。
(执笔:马晓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