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见习记者 张敏)“10月18日,回访某小区一名封控人员,干预对象已经了解疫情防控相关政策及知识,目前情绪稳定,积极配合疫情防控工作。”“10月19日,针对重点人群提供心理危机干预2例,其中一名干预对象为封控人员,因被公司辞退产生焦虑紧张情绪。心理专家通过线上干预(电话),帮助其释放情绪。”……
这是银川市心理健康服务专班的工作日志。本轮突发疫情以来,银川市整合妇联、工会、教育及银川市心理咨询师协会、银川市心理卫生协会等组织专、兼职心理咨询师资源,成立心理健康服务专班,组成心理咨询团队。通过媒体公示疫情防控24小时心理援助热线电话8个、心理咨询服务热线电话243个、微信号243个、微信公众号7个,科学划分服务区域,重点对新冠肺炎患者及家属、重点人群、高中风险地区和集中隔离点人员、一线工作人员、特殊人群、广大群众等七类人群开展心理健康服务。
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精神心理科主任周保就是专班的一员。10月19日,他接到该市卫健委转接过来的一位在校学生的电话,对方表示最近一段时间恶心、易怒,还产生了幻听和睡眠障碍。经过进一步了解,周保劝导该学生首先要认识到传染病的性质,封闭管控的目标就是要切断传染源和传播途径,保护自己的同时也保护别人,同时引导他听音乐,做适宜的运动等。
“在封控管理期间,一些人员会产生生理问题,比如恶心、呕吐,我们称之为躯体形式障碍,典型的症状就是身体不舒服,表现为一个或多个躯体不适症状,常伴随明显的抑郁和焦虑情绪,这种情况就要及时干预。”周保介绍。
宁夏宁安医院精神科主任、心理危机干预专家组成员李赓的一名干预对象经营着一家小店,因疫情被封控管理,生意难做,产生轻生念头。李赓每天给他打电话,倾听其想法,耐心开导,最近这名干预对象情绪稳定。
目前,银川市已对特殊群体进行摸排,紧盯老、弱、病、残、孕等特殊人群,列出清单,建立台账,畅通救助渠道。同时,加强对患者及其家属的心理疏导,通过倾听、共情、放松训练等方式提供“一对一”心理疏导服务。针对重点人群,建立心理健康监测日报告制度,组织心理咨询师开展个案疏导。截至目前,该市共提供云上心理援助和情绪疏导服务20余万人次,提供线上个案疏导128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