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64-0001 宁夏日报报业集团出版






上一篇         下一篇

看看“我”精神抖擞、容光焕发的样子——

西海固,向世界报告

宁夏日报报业集团全媒体记者 毛雪皎 胡 琴

“在西海固,文学是土地上生长得最好的庄稼。”

如果你走过西海固地区的山塬沟岔,就会明白这句话的由来:旱塬,如同一片连绵铺展的思绪;沟岔,是大地自然成形的分段;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就是正在发生的故事。

文化自信是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西海固地区脱贫攻坚的历史进程,是一本跨度漫长的厚重之书。从“三西”(宁夏西海固和甘肃定西、河西)扶贫到“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从整村推进到精准扶贫,贯穿于“书页”之间的,是从浸润到铸魂的文化脉络,在每一个历史的节点,始终汇聚着凝聚人心、团结奋进的精神力量。

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召开的重大历史时刻,西海固容光焕发,以清亮“眼眸”,自信展现从“苦瘠甲天下”到绿水青山新画卷的历史变迁。

在这里,绿水青山,映射在散文、小说的字里行间;漫山遍野的花儿,“开”出了一首首民歌“花儿”。“西海固文学”现象,以灵动的文艺视角,讲好西海固故事、宁夏故事,讲好中国故事,成为西海固巨变的忠实记录、生动呈现和时代见证。

(一)

“问路,说你翻过这条沟,再翻过那道梁就到了。”

——摘自季栋梁《西海固笔记》

曾经,西海固的苦,磨蚀着山塬沟岔。这里土生土长的文艺创作者,与其说未加修饰还原了生活,不如说这种“苦”就在笔端喷薄欲出,流淌在纸上、心上。

西吉县音乐唱作人马希尔,回想起少年时代听到的“花儿”:“流血流汗的整一年,筋骨给日头晒断了……”那些词句横亘在心头,让他仍能感受到穿越时空的苦涩。

出生在泾源县大山深处、在驴背上长大的“拇指作家”马慧娟,回顾生活了20年的黑眼湾村,对曾经的贫穷面貌,仍然记忆犹新。

固原摄影家牛红旗10年间背着相机,走遍西海固100多个缺水的乡村,出版了摄影作品集《疼水,我的西海固》,定格了曾经的乡村对水的深切渴盼。

曾经,贫困如同大地干旱的裂纹,乏力纾解。

所有的一切都在叩问:难道这是西海固无法摆脱的命运?

然而,回望来路,历史作答:贫困,绝不是一种宿命。

(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

(二)

“吧嗒一声,黑眼湾结束了几十年点煤油灯的历程,整个小山村在夜晚明亮了起来。”

——摘自马慧娟《走出黑眼湾》

贫困之冰非一日之寒,破冰之功非一春之暖。

1982年起,中央决定实施“三西”扶贫开发计划,首开有计划、有组织、大规模“开发式”扶贫的先河。

1996年,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实施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的习近平担任福建省对口帮扶宁夏回族自治区领导小组组长。1997年,习近平到宁夏调研对口帮扶工作,作出了影响深远的战略决策——将西海固不适宜生存地区的贫困群众“吊庄”搬迁到银川待开发的地区,建设新家园,并亲自命名为“闽宁村”。

2008年,时任国家副主席习近平来到宁夏考察工作,到西海固百姓家访贫问苦。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两赴宁夏考察,擘画“建设美丽新宁夏 共圆伟大中国梦”蓝图,赋予宁夏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重大使命。

西海固,“脱胎换骨”。

现实是不竭的素材。人的尊严、人的价值、人的精神,始终打动着文学创作者的心,喷涌出奋进的文学力量。

“邵彦宾买回来一头乳牛,用地里种的庄稼秸秆、饲草,饲养母牛再下牛犊,到2020年,牛棚里已有6头品种乳牛,价值十七八万元……”7本驻村日记、多部中短篇小说和报告文学,浓缩了固原作家李方4年的驻村时光。

2020年,李方担任驻村第一书记,亲历了西吉县震湖乡张撇村作为脱贫攻坚最后一批难啃的“硬骨头”,终于成功脱贫摘帽的历史性时刻。

走出黑眼湾的马慧娟,来到了有水、有渠、有平地的吴忠市红寺堡区。和她一样,123万移民搬出大山天地宽——在党中央亲切关怀下,历时30多年,宁夏先后实施6次大规模易地扶贫搬迁。马慧娟在《走出黑眼湾》《出路》等作品中,记录了走出山沟沟的人们,走出贫困、走向未来的故事。

“西海固越来越有文化自信、越来越有发展底气,干部群众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常年参与送戏下乡、公益演出的党的二十大代表、宁夏演艺集团秦腔剧院院长侯艳说,我们深切感受到,当地群众对高品质文艺作品的渴盼和需求。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我们将继续努力奉献更好、更多受群众欢迎的作品,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

(三)

“翻越最后那座大山,就会闻到花香。”

——摘自马希尔《翻越》

“脱胎换骨”的西海固,“苦花儿”在山清水秀的风光里,被唱出了甜味。马希尔再次放开歌喉,美美地唱了一首《翻越》。

马希尔及其他“花儿”传承人紧跟时代,一首首风格清新、充满时代气息的新“花儿”深入人心。

“往深里走,往西海固的皱褶里走,去纯粹的民间。”宁夏作家季栋梁创作的长篇报告文学《西海固笔记》,写出了一部新时代的创业史,以及一批时代新人身上闪耀的精神光芒。

正如电视剧《山海情》所展现的闽宁情深,26年来,4000多个援建项目落地,近6000家福建企业落户,5万多西海固群众在闽稳定就业。西海固撕掉了“苦瘠甲天下”的标签,以“不到长城非好汉”的革命精神,翻越脱贫路上“六盘山”,绽放美丽自信芳华。

西海固之变,是“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脱贫攻坚精神的体现。西海固的深厚文化为西海固之变提供了强大的价值引领力、文化凝聚力、精神推动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固原市成功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获“中国文学之乡”“中国书法之乡”“中国诗歌之乡”荣誉称号,特别是“西海固”文学走出宁夏、走向全国,成为固原的亮丽名片。

党的二十大代表、固原市委书记冼国义说,新时代十年,固原脱胎换骨的巨变,离不开文化自信和精神力量的支撑,既取得了物质基础上的累累硕果,也取得了精神文化上的累累硕果。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我们将立足“红色固原、绿色发展”战略定位,高举旗帜、守正创新,深入开展思想政治引领、文明素养提升、优秀文化传承、文化服务惠农、文化产业富民五项行动,持续擦亮“西海固”文学品牌,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打造生态文旅特色市,以坚定文化自觉、厚植文化自信、推动文化自强、实现文化振兴的实际行动,弘扬践行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发扬“不到长城非好汉”的革命精神、激发“走好新时代长征路”的奋斗精神、弘扬“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实干精神,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中贡献力量。

当前,宁夏加快建设乡村全面振兴样板区。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

党的二十大代表、固原市第二中学教师张小玲,在教研一线坚守33年,深刻感受和见证了文化教育“培根铸魂”的力量。

“有人说,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张小玲说,在西海固地区脱贫攻坚的历史进程中,教育精准扶贫让贫困家庭子女都能接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成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根本之策。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当前,固原市着力发展教育现代化,让更多山区孩子享受教育现代化的阳光。“作为固原市‘六盘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我将继续通过‘传帮带’献力教师队伍培养,用实际行动助力未来更美好”。

六盘山下,写生的青年学子,描绘如黛青山。

一首首流经小流域的歌,一页页记载山河壮阔的文字,一幅幅定格梯田花海的照片,是创作者和西海固“携手”,在时间的长河里共同完成的史诗。

党的十八大以来,固原市26.7万人实现了摆脱贫困的梦想,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3%以上;安全饮水保障率达到100%,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7%,圆了百万群众安全饮水梦想;公路总里程从2012年的6823公里增加到2021年底的1万多公里,十年来公路总里程增加3884公里;森林覆盖率由2012年的17.6%提高到现在的27.28%;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425平方公里,治理程度达到80%,每年减少入黄河泥沙2000万吨以上,“五河”国控断面水质优良率从20%跃升至87.5%。

千年苦瘠,终成过往。

西海固,向世界报告“她”精神抖擞、容光焕发的样子。

--> 2022-10-21 宁夏日报报业集团全媒体记者 毛雪皎 胡 琴 看看“我”精神抖擞、容光焕发的样子—— 1 1 宁夏日报 content_41467.html 1 西海固,向世界报告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