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胡羡国、张廷仁、张宏林是“发小”,我们的故事还要从63年前的那趟火车讲起。
1959年12月23日,一列绿皮火车叮叮当当地停靠在刚刚建成的银川火车站。一群特殊的旅客疲惫地走下了火车。他们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大包小裹、手提肩扛、拖家带口。
这支200多人的队伍,来自辽宁省沈阳市橡胶制品行业。他们有工人、技术人员、领导干部及其家属,其中就有我的父母与5个孩子。大人们的任务是支援“三线建设”、平地起家,筹建银川橡胶厂。
我们这些不知愁的孩子们前呼后拥、追逐打闹,穿梭在身负重任、一脸严肃的大人们之间。
来到宁夏的第一顿饭,是在一个叫“大食堂”的地方吃的,食物很丰盛,孩子们吃得很开心。我问大人们:咱们吃的是什么肉?大人回答:驼掌。从此,“宁夏有驼掌”这个印象便刻在我的记忆里,至今难忘。当时住的地方,大家叫它“四趟楼”,孤零零的4栋简易楼,矗立在四野空荡的荒漠之上。
在这个“移民”队伍里,就有我那几位同龄的小伙伴:张宏林、张廷仁、胡羡国。我们的人生轨迹也因跟随家人来到宁夏,成为新一代的“宁夏人”。
岁月匆匆,转眼间,60多年过去了,我们从懵懂少年变成古稀老者。63年前的故事,很少有人问津,来时的路已布满尘埃。如今物是人非,然而,当年的艰辛与执着,却如在眼前,令人挥之不去、永远难忘。
对于我们这一代人而言,父辈的奋斗精神永远激励我们前行,我们的过往也像一面镜子,照映着前进的路。63年前的那趟绿皮火车,也总像电影画面一般,不时在我们脑海中闪现,在我们耳畔隆隆作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