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初到这个陌生的世界,拳头攥得紧紧的。我们紧张害怕的时候也会不由自主地握紧拳头。很多人一辈子在担心失去,一辈子在抓取、囤积,缺乏满足感,犹如挂钩之鱼,不得解脱。如果有一天你身心俱疲,不妨静下来,读一读苏东坡的《记游松风亭》。
苏东坡被贬惠州时,曾去松风亭游玩。他走了很久,特别累,感到腿酸疲乏,抬头一看,松风亭还在高处,心想:这么高,我什么时候才能爬上去休息呢?想了一会儿,对自己说:“这里为什么就不能休息呢?”,心情瞬间放松了。他说,这就像已经挂在钩上的鱼儿突然得到了解脱。如果能悟到这一点,即使在危机四伏的战场,鼓声如雷,冲上去可能会死于敌人之手,退回去可能会死于军法,这样迫在眉睫的时刻,更需要从容、理性地面对。
回来之后,苏东坡写下了名篇《记游松风亭》。此时的东坡,即将步入花甲之年。豁达的苏东坡,也曾意气风发,有兼济天下的大志,此时,离他初次被贬黄州过去了十几年,这期间,他经历了被高太后赏识起用、与旧党的不睦,高太后去世后,他又一次被贬谪。
以他的才华,仍然屡次被贬,内心的苦闷可想而知,此次再次被贬,不知路在何方,命运如何,有“心如挂钩之鱼”般的痛苦与焦灼,也在所难免。东坡先生的理想抱负,犹如远在山巅的松风亭遥不可及,似乎自己再疲惫,也无法到达。在进无法进、退无路退的时刻,他突然悟得:“此间有什么歇不得处?”有此一悟,思想立刻转变,放过了自己。
“人生最大的智慧,是放过自己”,这句话也告诉我们,放过自己的确很难。
工作时,我们担心自己做不好,达不到预期目标;生活中,担心家庭没经营好,孩子没教育好;面对世俗,深陷其中;面对失败,心有不甘;面对未来,思虑过多;面对过往,心存遗憾;面对感情,患得患失……我们想要的太多。
我们无法放过自己,实质上是因为我们不能接受自己有做不到、无法控制的地方。很多时候,当我们实事求是,承认自己可能做不好、做不到时,会在很大程度上缓解内心的负面情绪,从而让自己活得更轻松、愉快一些。
放过自己,不是不作为,更不是“躺平”,而是给自己以领悟与提升的空间,客观地看待自己,以更脚踏实地的心态去做事。
当我们接纳真实的自己,放过自己,不让自己内耗,这样才能获得内心的安宁和自在,从而成为更好的自己。
放过自己的苏东坡,不再因境遇的穷达而心神不宁,在人生的最后七年,他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62岁时,苏东坡再次被贬谪至“无复生还之望”的儋州。他怀着“此间有什么歇不得处”的旷达,在“食无肉,病无药,居无室,出无友,冬无炭,夏无寒泉”的艰难困境中,随时随地去发现乐趣,并排除万难为海南培养了有史以来的第一名进士。在人生的最后阶段,他还原谅了所有的“仇敌”。东坡长逝,山河同悲,世间再无苏东坡;然而,日升月落,东坡永在。
人生缘何不快乐,只因未读苏东坡。当那些如“挂钩之鱼”的焦灼与痛苦时不时困扰我们、让我们不得自在时,想想千年前,那个遥望松风亭的老人微笑着说:“此间有什么歇不得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