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胡静,也是这两年,在一些报刊上频频见到她的名字,知道在宁夏红寺堡有这样一位写小说、散文的作家,散文有灵气,小说也很接地气,是那种功底比较扎实的写作者。读到胡静的长篇报告文学《黄河水浇灌的荒原》,同样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有人说,西海固人能创造奇迹,确实,奇迹就这样发生了。奇迹的见证者,写下了这本厚重的《黄河水浇灌的荒原》。
我能想象到这种坚韧所要付出的代价,我的父老乡亲是第一批拓荒者,我要对他们表达由衷的敬意。冬夜的寒雪、夏日的骄阳,遮天盖地的沙尘暴、凄厉的西北风、“白骨似沙沙似雪”“绿海无毛沙气蒸”的荒凉与凄恻……岁月的洪荒把时光遗忘。
我用心感受着胡静带来的关于红寺堡那片土地上发生的故事,他们是那样地震撼人心,让人难忘。张晓锋的创业之路、徐海霞的幸福生活,马吉元、马三靠、王克银的致富之路,独腿村医陆秉权的医者仁心,轮椅上的“向阳花”何文花,磨坊里实现脱贫梦的马腾俊,养牛出了名的弘德村,开纺织厂的胡英,非遗传承者赵秀兰等等,这些小人物的大故事,在胡静的笔下散发着强劲的艺术感染力,让人难忘。
读胡静的《黄河水浇灌的荒原》,给我突出的印象有三点:一是写作者主体投入的现场感。我以为写纪实文学必须做到四个“亲”字。即:亲历、亲闻、亲见、亲知。在这部作品里,胡静并不是闯入者,而是在场者,亲历者,她很好地践行了报告文学的写实性原则,几乎走遍了红寺堡的所有地方,她在写作中带入了自己的强烈感受,以一位共情者的身份去还原现场,以一位在场者的主体情感去体察和还原那些感动人心的事件,使得这部作品具有很强的现场感与突出的主体性。其次是注重普通人坎坷命运的描写与勾勒、鲜明形象的刻画与塑造。这部作品主要是叙说红寺堡建镇以来的发展与变迁,但实际上的重心是人物。当然,任何历史都是人的历史。人是历史的主体,人是现实的存在。在红寺堡的建设发展史上,特别是创业初期,每一位拓荒者的奋斗史,就是红寺堡发展历史的一个缩影,他们看似并不起眼,但汇聚在一起,则是一股滂沱的力量。再现他们的奋斗历程,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在书写红寺堡拓荒的历史。在这部作品中,让我最感兴趣的,或者说印象更深的,是一个个拓荒者的命运。这里面,既写到了创业之初的艰难困惑,又写到了后来取得成功的欣慰和感慨;既写到了当初走出西海固时的彷徨与无助,又写出了改变带来的喜悦与满足。特别是从女性的视角对普通农村妇女在移民大搬迁中,表现出来的那种与命运抗争的执着与韧性,让人感动。每一个章节,每一个人的经历与命运,都构成了人物小传。使得这部作品与其他写扶贫题材主题的作品有一个很大的不同。即,运用多种表现手法,多角度、多侧面描写人物形象,反映其性格特征。人物群像饱满生动,展现其内在精神世界的丰富多彩。第三点,是作品在以人物为主的同时,注重小中见大,以细节取胜。如在《行走红寺堡》一章中,胡静写到了一家房地产公司董事长吕吉元照顾89岁孤寡老人马菊花的故事,写到他去看望老人时发现炕上摆着一张四四方方的小桌,桌上放着一碟咸菜和几个干馒头,他忽然有想流泪的感觉,他说:“大娘,以后我就是您的儿子。”老人摩挲着手,两行清泪簌簌流下,从此以后,吕吉元包办了老人的一切生活。这看起来是一件小事,但细节很感人。
近年来,党和政府把脱贫攻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这样的奇迹值得大书特书。总的来说,这部作品资料丰盈可信,事件真实生动,它的亮点在于小中见大,以个体的拓荒史映照出中国当代伟大的扶贫史,值得肯定。
作者简介:赵炳鑫,中国作协会员,曾获人民文学评论金奖,宁夏第九届文艺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