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64-0001 宁夏日报报业集团出版






上一篇         下一篇

从3亿元皮毛产业到3亿元肉牛产业

这里为何频频书写产业传奇

本报记者 王文革

报告这么说

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

我们这么做

海原县曾是六盘山集中连片深度贫困地区国定贫困县之一,2020年整体退出贫困县序列。

在海原有这样一个地方,脱贫前皮毛产业年收入达3亿元,脱贫后发展肉牛产业,产值也达3亿元。这个频频书写产业传奇的地方,就是高崖乡。

高崖乡是“宁夏五宝”之一滩羊皮(二毛皮)的产地之一。高崖乡香水村党支部委员、村监委会主任杨有廷说,二毛皮是出生40天左右的小羊羔毛皮,经过多道工序制成的皮子,它可以制成皮大衣、马甲、褥子、被子、围脖等产品。

香水村把一张张二毛皮发展成为品类丰富的皮毛产业,有700余户村民的香水村曾经拥有600多家皮毛生产企业和加工作坊。2010年之后年产销皮毛40万张,年销售额达到3亿元。然而,由于缺乏污水处理设施,香水村皮毛生产逐渐被叫停。此后,高崖乡积极引导香水村产业转型。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高崖乡党委书记田璟介绍,“我们依靠交通优势,鼓励群众大力发展交通运输业和劳务输出。同时大力调整产业结构,打造硒甜瓜、枸杞、苹果等特色产业。凭借全乡扬黄灌区饲草丰富的优势,带领群众大力发展肉牛产业。”

“上个月刚卖掉20多头牛,收入40多万元。”香水村养殖户马海宽说,下一步准备扩大到100头牛以上。香水村党支部书记马海付带领村民联合办养牛场,养殖肉牛100多头,一年挣了30万元。

高崖乡武装部部长田原说:“党的二十大报告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我们乡把肉牛产业振兴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突破口,成立肉牛发展工作专班、实行包干推进、挂图作战,助推肉牛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该乡引导年轻人加入养殖队伍,为产业发展注入新鲜血液。红古村大学生马晓福在政策扶持下,3年养牛达到260头。他养牛跟老一辈不同,首先把圈养改成散养,使肉牛的品质更好。实行全机械化养殖,一个牛场只需一个工人。购进优质公牛冻精进行品种改良,使品种更优收益更高。

高崖乡将产业扶持政策不漏一人落实到位,指导乡畜牧站做到防疫、冻精冷配等服务全覆盖。

今年5月,新民村肉牛养殖园区落成投用,群众纷纷赶着牛儿进园区,目前园区有396头牛。“牛‘出户入园’后,我们鼓励培训农户利用家里的闲置牛棚种植蘑菇,又多了一份收入。”新民村村主任杨国福说。

2021年高崖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030元,同比增长10.4%,位列全县各乡镇第二。田璟说,截至今年10月底,全乡肉牛存栏2万头,产值达3亿元,存栏量位列各乡镇首位,达到人均一头牛的目标。

从3亿元皮毛产业到3亿元肉牛产业,高崖乡在实干奋进中实现成功转型。群众幸福指数持续提升,属于高崖的传奇仍在延续。

--> 2022-11-03 本报记者 王文革 从3亿元皮毛产业到3亿元肉牛产业 1 1 宁夏日报 content_42962.html 1 这里为何频频书写产业传奇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