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64-0001 宁夏日报报业集团出版






         下一篇

记录新时代 讴歌新奋斗

——写在第二十三个中国记者节到来之际

本报记者 高 菲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

在第23个中国记者节到来之际,让我们一起感知在时代造就的广阔舞台上,宁夏新闻工作者坚守初心本色,勇于担当作为,用生动的笔触、隽永的画面、精彩的镜头,记录伟大时代、推动社会进步,奋力书写新时代的崭新篇章,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美丽新宁夏集聚精神动能。

记录时代节点 见证难忘瞬间

党的二十大,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幸逢盛世节点,屹立时代潮头,宁夏广大新闻工作者以生动视角、扎实报道,广泛传播党的主张,讲好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坚定不移跟党走。

宁夏日报报业集团按照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的安排部署,成立由集团主要领导担任总指挥的全媒体报道团队,周密安排、精心策划、尽锐出战,全力打好这场宣传报道“硬仗”。9月15日至10月23日,集团报、网、端、微、号等25个发布平台,共发布文字、组图、视频、H5、动漫、手绘、VR等全媒体产品2900条。宣传报道主题突出,创新出彩,有声有势:提前策划的《向光而行——新时代十年的“宁夏答卷”》等5组重点报道均采用“特稿+H5”的形式推出,使党的二十大深度报道呈现新意境,5件融媒体产品一经推出,在微信朋友圈形成“刷屏”之势。

宁夏广播电视台集结最强编采团队,推出最接地气报道、呈现最佳宣传效果,统筹电视大屏、融媒小屏和广播音频,放大声量唱响主旋律,强化网上网下宣传,更加突出移动端、用好新媒体、注重可视化,做到了尽职尽责尽心尽力鼓与呼、聚焦聚神用心用情做宣传。在党的二十大期间共刊发(转载)专栏报道和反映宁夏代表团参加会议讨论的各类稿件1900多篇(条),形成了宣传规模和声势。

全身心投入报道,感知新闻事件的深度和温度,是新闻工作者的共同追求。

自治区第十三次党代会期间,宁夏日报报业集团在宣传报道中突出“快”“热”“鲜”“深”,自5月9日“喜迎自治区第十三次党代会”栏目开栏至6月14日,累计刊发与党代会相关的文字稿件、图片、视频、H5、手绘长图等原创新闻产品1500余件。其中“100万+”产品3件,刊发党代会特别报道专刊74块,报道数量、质量均创历届党代会报道新高,有力发挥了主流媒体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

宁夏广播电视台节目生产部门发挥各自特色与优势,精心策划,组织宣传,在《宁夏新闻联播》等主要新闻节目和各新媒体平台上全媒发力、融合传播,浓墨重彩地宣传自治区第十三次党代会。截至6月14日,全台各部门共播发党代会相关报道750多条,新媒体报道和产品1600多条。

“唯有怀着赤子之心,用责任和担当守望新闻理想,用智慧与热血践行‘四力’,才能做好这个伟大的时代的记录者,才能无愧‘记者’二字被赋予的无上荣光!”已成为宁夏新闻工作者的共识。

与时代共进步 讲好宁夏故事

对新闻工作者而言,只有担当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才能与受众一同触摸时代的脉搏。

“感悟黄河安澜讲述银川故事。”银川市新闻传媒中心紧紧围绕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示范市、创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扎实开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主题宣传实践月活动等宏大主题,组织80多名记者深入一线,用心倾听百姓环保心声、用双脚展开生态环境调查、用镜头捕捉生态建设点滴,为受众奉献《一场横跨万里的黄河航拍大接力!看九曲蜿蜒,听涛声震耳!》等千余篇接地气的报道。

通过出镜记者自拍vlog的报道形式,让受众感受黄河生态环境改善带来的变化;通过航拍等,展现党的十八大以来宁夏黄河生态美景;走街串巷看发展,通过城市一角反映经济繁荣;通过百姓自拍的方式,展现建设先行区过程中身边的变化。

石嘴山市新闻传媒中心的新闻工作者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深入群众,用手中的笔和心中的情讲好石嘴山故事:在《石嘴山日报》、石嘴山新闻网、今日石嘴山App和电视节目《石嘴山新闻》《县区新闻播报》等平台开设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主题栏目。《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排行榜出炉》等一批深入火热生活、贴近干部群众、与党心民心同频共振的新闻佳作,提升了新闻工作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

新闻工作者,常常寻找平凡人身上的闪光点,使之成为照亮大众前行的灯火。

吴忠市新闻传媒中心创新策划的“先行区建设 大美罗山”栏目,派记者兵分三路:一路上山、一路奔赴红寺堡区、一路来到同心县,共同挖掘罗山故事。

罗山,被誉为中部干旱带上的“母亲山”。在这里,记者采访了护林员郑罗红祖孙三代守护罗山的故事,采访了夫妻护林员熊泽钦、蒋琴对这里的一草一木的眷恋。“我出生在罗山、长在罗山。我对罗山的感情不亚于对母亲的感情,我们当地人都把罗山称作‘母亲山’,守护好母亲,儿子的心里才能踏实,日子才能过好。”守护山林20年,熊泽钦对罗山有一种特殊的感情。

今年1月10日至6月中旬,“先行区建设大美罗山”栏目共刊发35期,《一家三代罗山情》《守护绿色》等系列报道全面展示罗山的今昔变化。

中卫市新闻传媒中心采写、拍摄、制作了一大批有关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稿件、图片、视频。其中,《中卫:生态文明绘新景 绿水青山入画来》《喜看南华山下沧桑巨变》等作品受到广大读者的好评。《努力书写好绿色发展新答卷——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中卫实践》《“绿色”“智能”双翼齐振 传统产业“涅槃重生”》等稿件,充分展现新闻工作者的扎实工作作风和业务素质,以及党媒人的政治站位、大局意识、服务意识。

固原市新闻传媒中心坚持守正创新,精心打造特色栏目、融媒体品牌,新闻工作者将脚下的泥土变成笔尖的芬芳,把心中的感动化为鼓舞人心的力量。

记者郭佳表示:“我进入新闻行业多年,深切地感受到,记者的价值观决定了其价值取向,价值取向决定了其思考方向及文章导向。裤腿带泥巴,才能挖掘出新鲜接地气的好素材。”今年的6篇录音报道《粮归仓廪农人喜》《联产单干火集村》等反映了固原市农民“耕耘乡土挥洒汗水、振兴路上寻金追梦”,此番成功实践,让郭佳对自己未来的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更加敏锐地捕捉新闻背后有温度有深度的故事,折射社会变迁,展现生活厚度与命运张力。

纸上波澜,记录历史精彩;笔底春秋,助推时代进程。展望未来,宁夏新闻工作者一致表示,新闻人永远在路上,将坚守初心使命,不断推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新闻作品,满怀激情记录新时代讴歌新奋斗,做党和人民信赖的新闻工作者。

--> 2022-11-08 本报记者 高 菲 ——写在第二十三个中国记者节到来之际 1 1 宁夏日报 content_43676.html 1 记录新时代 讴歌新奋斗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