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妮妮好样的,再搭一块可以吗?”近日,石嘴山市残疾人康复中心个训室里,康复教师杨波正在教妮妮(化名)搭积木,旁边几个教室有的孩子在接受逻辑思维训练,有的则在进行看图识物认知训练。
2018年,我区建立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对户籍(居住证)在宁夏的0至6周岁残疾儿童和孤独症儿童提供每人每年2万元的基本康复救助,时长每人每年不少于10个月,每天训练时长不少于3小时。康复中心与宁夏第五人民医院康复科合作实施救助项目,为石嘴山市符合条件的残疾儿童及孤独症儿童提供专业康复治疗和训练。
妮妮正是这一政策的受惠儿童。她是一名发育迟滞儿童,来到康复中心之前不会走路,叫名字也没有反应。“经过3年的个性化康复训练,她对称呼自己的名字有了反应,也会表达便意了,还可以搭4至8块积木。”杨波欣慰地说。
康复中心设置了感觉统合训练室、水疗室、综合功能训练室、引导式教室等功能各异的治疗区,配备精细化医疗仪器,针对孩子们的不同病症,制定个性化训练计划,进行运动、感知、言语、生活自理和社会适应等全方位治疗。
综合功能训练室里,5岁的阿玉(化名)跟随着老师的指令作出不同反应。她是一名唐氏综合症患儿,“1岁时发现病状,感觉天都要塌了。”阿玉的妈妈许女士回忆说,发现病状后她开始带着孩子到处寻医治疗,2020年听说康复中心有康复治疗项目,便来此接受训练。
“在这里治疗减轻了家庭负担,而且治疗方法专业,我们和老师互相配合,效果很明显,现在阿玉会跑会跳还会自己吃饭。”许女士高兴地说,“孩子马上6岁了,希望她在这里能学会说更多的话,与外界进行基本交流。”
“今年上半年我们中心转介0至6岁特殊儿童47名,自2018年实施救助项目至今,共转介孤独症(自闭症)、发育迟缓等残疾儿童183人。目前家长对康复训练满意率达98%。”康复中心相关负责人说。
近年来,石嘴山市严格按照“应救尽救、一个不漏”工作要求,为符合条件的0至6周岁残疾儿童和孤独症儿童提供手术、康复训练等服务,并率先出台《石嘴山市0—6岁残疾儿童居家康复服务内容及标准(试行)》,保证救助服务全覆盖。截至目前,该市共筛查有康复训练需求的儿童224名,转介治疗204名,居家治疗20名,在全区率先实现0至6岁儿童救助服务率达100%,使残疾儿童人人享有康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