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在银川,人民安居乐业,凤城的秋日,瓜果飘香;故园里那些泛着微香的杏花,是人们思乡的情由;一把掉落的扇子,折射的是对友情的珍视与呼唤;幸福的“60后”,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在成长过程中,学习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
人民群众,才是文艺创作永远的主题。只有将目光与笔墨聚焦于群众,才能写出真正有深度、有厚度的作品。
我国历史上有很多心系群众的诗人。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
“诗史”是如何炼成的?
杜甫曾经求官而不得,处处悲辛,十余年困苦生活的磨砺,从少年优渥到中年困顿,凝练成流传千古的名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最好的诗歌都是从生活中得来,都是从艰难困苦中领悟、提炼而来的。
深入生活,全身心地理解、感受生活,才能写出接地气的作品。艰苦的生活不是成才的必要条件,但生活的磨砺不可或缺,通过杜甫的经历,不难看出,任何时候,创作者都要深切关注国计民生,都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
他用诗作真实记录安史之乱前后数十年的社会历史状况,与其一生的生活经历相交织,既有对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也有对普通百姓离乱悲苦的写照,使得后人得以从他对个人身世感慨中看到时代的影子。
诗圣在其一生的创作过程中,将笔墨紧紧聚焦于民众;抒发个人感慨的篇章,也有劳苦大众的剪影,作品由此更显深度与厚度,呈现出不一样的开阔意境。
这启发我们,文艺创作者的目光要有大格局,要始终投向广大民众,眼中、心中有群众,作品中才有群众,才有时代折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