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疫情防控最紧张的时候,民政局不仅提前给我们发了低保费,还额外发了一笔生活补助,帮了我家大忙。”11月17日,固原市原州区古雁街道办事处西城路社区居民李青(化名)告诉记者。
李青因股骨头坏死导致肢体残疾,一直没有稳定收入。“家里就我和儿子两人,孩子上学,我常年看病吃药,都是用钱的地方。”这些年,李青家日子过得很紧。
“9·20”疫情发生后,想到像李青这样的困难群众更需要关怀帮扶,原州区民政局根据自治区民政厅相关政策,第一时间落实了疫情期间临时救助的有关政策。“我们把10月发放的低保费和暖气费补贴都提前到9月发放给群众,先后为44785名城乡低保对象、830名高龄老人、686位特困供养人员发放2200万元。还对没有收入来源、基本生活出现困难的群体开展临时救助,9月以来临时救助418人次,支出58万多元。”原州区民政局社会救助办公室主任杨兰秀说。“那段时间算上低保、临时补助、暖气费补贴,我前后收到了3000多元,心里安稳多了。”李青感激地说。
疫情无情,救助暖心。“9·20”疫情以来,自治区民政厅及时出台有关政策,发挥托底应急作用,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针对因受疫情影响的灵活就业、失业人员、农民工等群体和隔离封控、外来务工、暂时滞留宁夏的临时遇困人员,及时跟进服务,上浮20%临时救助标准,加大帮扶力度。疫情防控期间,部分群众购买物资不方便,各级民政部门以政策为引领,以志愿服务队员为先锋,送饮食、送衣物,让群众在面对临时生活困境时暖身又暖心。而一些相关社会救助和保障制度暂时无法覆盖的家庭和个人,不区分宁夏户籍、不限定本地户籍,均由所在地实施临时救助。
像李青这样的困难群众提出救助申请时,疫情防控期间民政部门还简化了申办流程,按照“急难型”救助先行救助、后补材料,提高救助时效。“民政部门的同志这几天在电话里就指导我补齐材料,又帮我申请新的救助项目,为我的后续药费想办法。”李青告诉记者。
针对全区的确诊病例(含无症状感染者)中的民政服务对象,民政部门按照城市不低于3000元、农村不低于2000元标准,给予一次性临时救助。今年前9个月临时救助8.98万人次,发放临时救助资金1.52亿余元。9月,全区临时救助2.78万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256%,支出临时救助资金5184.7万元。
此外,民政部门充分挖掘和链接慈善资源,区、市两级慈善总会筹资115万元,汇集八方爱心,关爱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困难群众。
“民政部门的救助标准年年上涨,补助发放及时,今年家里的暖气也维修得更热了,党和政府很关心我们,日子一定会好起来的。”冬日暖阳照进屋内,李青对未来满怀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