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64-0001 宁夏日报报业集团出版






上一篇        

“家访”六次,他终于签字了

本报记者 李云华

“那不行!没有保证,说啥都不行!”11月18日,村民毛建国再次让村干部碰壁。至此,他已连续五次“狠心”拒绝在《土地流转协议》上签字。

毛建国是银川市兴庆区掌政镇五渡桥村村民,他拒绝流转的12亩地正好位于村里规划建设的农业产业示范园。按照村里的计划,这12亩地每年能有1.2万多元的租金,比毛建国自己出租能多得2000多元。这一次,村干部又苦口婆心地做了一晚上的工作,毛建国仍拒绝流转。

集中连片流转土地,五渡桥村要干什么?

五渡桥村党支部书记郭新龙介绍,五渡桥村是自治区乡村旅游示范村,近年来,村民们借助休闲度假游收入有了更大的保障。但是,仍有村民被“拴”在各自的几亩土地上“零敲碎打”,没能形成规模效应,且制约了乡村旅游示范村提档升级。

怎么带领全体村民一起发家致富?村党支部苦苦思索。

今年年初,参加掌政镇有关会议时,郭新龙把这个困惑告诉了毗邻的新创家园社区党支部书记李雪峰,两人越聊越深:新创家园社区是近几年建起的移民小区,因为移民时间较短,群众主要靠打零工、做小生意维持生活。为了改变这一状况,今年,掌政镇为新创家园社区争取到3000万元乡村振兴衔接资金,但新创家园社区有钱没地“英雄无用武之地”。

“你们社区有钱没地?我们村有地没钱,这要是结合起来,不就能让大家都走上产业发展的阳光大道了吗?”郭新龙、李雪峰当场达成初步意向。随后,他们召开联合党支部会议,一致同意合作建设占地400亩的五渡桥农业产业示范园区一、二期项目。

说干就干!郭新龙立刻带领村干部着手集中连片的土地流转事宜,这才有了村干部“五访”毛建国的故事。虽然第五次“家访”仍遭拒绝,但郭新龙对做通毛建国的工作很有信心:“我估计最多再跑两趟,就能说服他。归根结底,他是担心自己的利益没保障。只要我们让群众认识到将来的发展前景并从中得到实惠,再加上干部的真诚劲儿,群众一定会支持村上的工作,我们对办好群众的事满怀信心。”

郭新龙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担任五渡桥村党支部书记以来,村里相继建成了五渡桥蔬菜高标准示范园区、兴庆区掌政镇五渡桥育苗中心园区,建起了兴庆区商品蔬菜、瓜果、绿化种苗繁育基地。 (下转第二版) (紧接第一版)其间,通过“党支部+企业+农户”的发展模式流转土地2000余亩,将原本每亩300元出租的中低产田,打造成了高标准现代化农业示范园区,仅此一项每年可直接增加农民收入100余万元。

“党的二十大明确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为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的主题,让村党支部有了更大的动力带领村民发家致富。”郭新龙说,今年,五渡桥村集体经济收入预计可达50万元。即使如此,村“两委”还是在想办法,谋求更大的发展。站在新的历史节点,村党支部正在谋划新的经济增长点:申请建设五渡桥村原产地蔬菜交易市场项目。这个项目,在方便群众交易蔬菜的同时,可找回中间商赚走的差价,服务于民,提高村民收入、壮大村集体经济;继续推进五渡桥农业产业园三、四期项目建设,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如果该项目能够成功实施,村集体经济收入每年至少可达100万元。

11月20日,五渡桥农业产业示范园区新建设的大棚里,抢种的亚蔬12号樱桃番茄已经1米多高,预计元旦前后就能成熟上市。大棚不远处,村民毛建国家的12亩地,依旧“孤零零”地独立在园区之外。

11月23日晚,郭新龙在电话里告诉记者,毛建国已于21日签订《土地流转协议》,“群众相信我们,我们一定把群众的事办好”!

--> 2022-11-24 本报记者 李云华 1 1 宁夏日报 content_46361.html 1 “家访”六次,他终于签字了 /enpproperty-->